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高質量發展縣域行】和順:努力描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4年07月01日09:14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和順縣鬆煙鎮南天池村依托牛郎織女傳說文化資源致力於文旅康養融合發展。通訊員王永貴攝

和順縣昔日荒山變成綠色致富山,向陽而立的光伏板將源源不斷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祁峰攝

盛夏時節,萬物並秀。走進晉中市和順縣,更見山川疊翠,草木爭榮:田野上,千畝良田機械化耕作﹔地頭間,瓜果採摘人來人往﹔村庄裡,道路整潔屋舍儼然……處處皆是一幅幅“業興、村美、人和、共富”的新時代美好圖景。  

全省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以來,和順縣堅持一張藍圖、分步實施,迅速開展規劃編制、村庄分類、資金統籌、項目匹配,全力推進“百鄉示范、千村治理”行動。全縣干部群眾同心協力,積極響應,一場以“產業美、家園美、生活美、生態美、風貌美、和諧美”為目標,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和美鄉村的戰役性工程全面推進,“千萬工程”經驗正在和順大地開花結果。

從美麗風景到鄉村旅游

高顏值升級為高產值

仲夏時節,坐落於太行山中段、群山懷抱中的和順縣鬆煙鎮南天池村被雲霧籠罩,美麗的農家小院與遠山青黛相映成畫,宛如仙境。  

南天池村位於和順縣城東部,與河北省邢台市相鄰,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6.5攝氏度,是相鄰省市休閑避暑的好去處。近幾年來,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牛郎織女愛情傳說這一傳統文化資源,南天池村建起農家樂,打造“喜”文化,探索出了農村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咱這燒烤營地去年5月20日正式營業,夏季客流量大,一個月純收入能上2萬元,游客一般都選擇在這裡避暑康養。”南天池村燒烤營地管理員王江萍對未來信心滿滿。

在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推動全縣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和順縣依托紅色基因、綠色生態、藍色晴空、黑色礦藏、黃色和牛“五彩優勢”謀篇布局,按照“產業集聚、中心輻射,多元投資、一體共建,以線串點、分類建設”的總體思路,實施“六美四宜、城鄉共建”行動,在全縣域內規劃布局了“兩區兩線一中心”。

“兩區”,就是圍繞全國重點林業縣、中國優秀生態縣優勢,規劃布局“西部綠色生態區”,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依托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優勢,規劃布局“東部文旅示范區”,變“品牌效益”為“經濟效益”。“兩線”,即打造9個精品示范村,形成國道207城鄉共建線﹔串聯產業特色鮮明、文旅優勢突出的11個村,打造省道318產村融合線。“一中心”,以牛郎織女文化園為中心,輻射周邊11個村,持續打好“太行山水”“夏養和順”“牛郎織女”三張牌,打響“生態牌、鄉愁牌、田園牌、民俗牌”,推動“好顏值”向“好產值”升級,推動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蝶變。到2026年,全縣176個行政村按照“22個精品示范村、88個提檔升級村、66個環境整治村”分類梯次推進。

鬆煙鎮正是“東部文旅示范區”中心。為提升接待能力,自今年3月起,南天池村開始了全面升級改造,村裡的村容村貌、民宿、展覽館以及牛郎織女舞台的改造與建設即將全面完工。在推進產業富民、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南天池村大力發展燒烤營地、特色民宿,並引入雲端之上森林康養基地,積極借助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這個平台,開展以民俗婚禮為主題的體驗式鄉村旅游,吸引了八方賓朋。

從美麗生態到綠色產業

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在和順縣黃嶺村一帶,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向陽而立,將源源不斷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一路輸送到電網系統,輸送到千家萬戶。這個建於呂鑫露採礦復墾土地之上的工程,將光伏發電與生態恢復、保護相結合,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綠色致富山,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  

和順呂鑫露採礦復墾土地綠色生態治理農光互補項目主要利用露天礦區排土場區域生態恢復土地建設發展光伏發電,充分發揮“農光互補”“板上發電,板下種植”“一種資源,兩個產業”的集約發展優勢,利用土地的豎向空間,創造合理的經營模式,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隨著光伏電站的開發,除了提供大量的綠色電能外,還將對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這個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的發電量大約為1.5億度,年產值約4500萬元,可給當地政府增加稅收約300萬元。”呂鑫露採礦100MW光伏項目經理蔡凱杰介紹。

呂鑫露採礦復墾土地綠色生態治理農光互補項目位於和順縣規劃布局中的“西部綠色生態區”。近年來,和順縣採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高質量、高標准推進國土綠化工作,依靠良好生態積極發展鄉村綠色產業,走生態立村、生態致富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來,和順縣更是邀請浙江大學生態設計院的規劃設計團隊,深入重點村進行了初步調研,以“一村一案”深化“微改造、精提升”,謀劃實施總投資38.6億元的170個項目,持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廊帶。今年重點突出5個精品示范村、25個提檔升級村,村均投資1000萬元以上,實行示范引領,凝聚起全面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的整體合力。

與此同時,和順縣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以典型引領、示范帶動,在尊重農民意願、遵從現實基礎、遵循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創新建立了城鄉融合型、龍頭牽引型、文旅康養型、能人帶動型、工業反哺型“五型模式”,指導全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從美麗鄉村到合作經濟

單打獨斗發展為抱團取暖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六美四宜、城鄉共建”行動開展以來,和順縣持續推廣“1+N+5”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做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不斷壯大經營主體,探索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發展矩陣,持續提升經營主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在青城鎮柳科村,村民們積極發展玉露香梨種植產業,推動集體經濟穩步增長,鄉村產業提檔升級,村民收入不斷攀升。  

為提高村民收入,柳科村“兩委”班子積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蹚路子”“想點子”,針對該村晝夜溫差大、海拔高等地域特點,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最終確定了發展有“中國梨王”之稱的玉露香梨種植產業目標。同時積極整合分散資源,規模化流轉土地,成立了“集體+公司+農戶”的合作社,以統一種植、管理、運營、銷售的模式發展玉露香梨,帶動全村106戶脫貧戶人均增收3000余元,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我們村一直以種植業為主,自從村裡成立了合作社,引進種植了300余畝玉露香梨樹后,我就常年在這干活,年收入達到6萬余元。”看著果實累累的玉露香梨樹,柳科村村民劉海斌開心地說。

“小梨果”撐起“大產業”,柳科村家家戶戶種植玉露香梨,全村共念一本產業經,以集採摘、品賞、休閑、避暑、旅游、銷售配套為一體的一條龍發展為目標,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闊步前行。

不同村庄有不同的資源稟賦。和順縣做強10個名特優新品牌,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以全縣8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牽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覆蓋5.9萬農村人口,形成共建共富的模式,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人人有技能”,筑牢“康庄健美”的產業基礎。(白續宏 鄭靜)

記者手記

從實際出發 以群眾為本

如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和順縣的做法是,因地制宜謀篇布局,立足優勢發展產業,和美鄉村群眾共享。從和順縣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和思考。

首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應該重在學習運用蘊含其中的理念方法,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善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運用,而不是脫離實際做簡單的照抄照搬。全省各地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自然條件、產業水平、群眾基礎各不相同,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中,要立足把握鄉村發展實際,通過實地調研、科學規劃,建成萬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鄉村。和順縣正是立足當地“五彩優勢”,規劃布局了“兩區兩線一中心”的發展思路。

其次,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要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一個地域內,隻有產業發展,才能激發出強大活力,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各地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找准適合當地特色的、有發展前景的“特色產業”,而不是簡單地“復制加粘貼”。當然,發展產業,還要培養起農業現代化思維,培育好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帶動作用﹔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在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中源源不斷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能量和動力。和順縣就是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積極探索城鄉融合型、龍頭牽引型、文旅康養型、能人帶動型、工業反哺型的“五型模式”,以全縣29家龍頭企業為引擎,8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牽引,切實把“千萬工程”經驗轉化為全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群眾的意願就是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的“根”和“源”。所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放在首要位置,把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堅持“群眾要什麼、我們干什麼,干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是“千萬工程”的精髓要義。否則,再好的藍圖,都是水中月、鏡中花,落不到實處。我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必須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循序漸進,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不斷取得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果,讓農民群眾看到希望、有所指望,進而凝聚起造就萬千美麗鄉村的強大合力,齊心協力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白續宏)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