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聞工作者鄉村振興系列採風活動
六月鄉村·介休行 | 小村南庄慢慢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出張壁古堡,北行3公裡,就是南庄村。
說它小,是因為村裡僅有146戶310人,在山西省介休市的眾多村落裡它並不起眼。
可村小,名氣不小。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這裡挂著3塊“國字號”招牌。
6月29日,山西省新聞工作者鄉村振興系列採風活動“六月鄉村·介休行”在晉中市介休市啟動,記者走進南庄村、張壁村、中街村進行了採訪。
南庄村一角。人民網記者 焦搏文攝
腳下是石板路,兩側是青磚屋,一進村,古風古韻扑面而來。
“就拿這路來說,污水改造前,它是石板路,管網入地后,還是石板路,古村落就要有古村落的樣貌。”介休市龍鳳鎮副鎮長、南庄村黨總支書記張爾鋒說。
介休歷史文化悠久,2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承載著三賢故裡獨特的風土人情。“古建筑,需保護﹔未許可,不亂拆﹔需改造,要申請。”南庄村很早就定下這樣的村規民約。
“今年,我們修復了村內玄帝廟、龍王廟的兩個古戲台,施工時嚴格按照傳統比例復建,盡可能讓戲台保持原有風貌和韻味。”張爾鋒說。
村裡環境好,老百姓家裡怎麼樣?
走進邊如意的家,小院寬敞明亮,抬頭,一隻小燕正飛進來。
“燕子筑巢,這是喜兆,今年南北房檐下各有一窩。”邊如意拉來小凳坐下,“現在自來水入了戶,水沖廁所也用上了,生活方便多了。”
聊天間隙,邊如意打開雞窩撿出兩枚雞蛋,“這籠雞不為賣錢,雞蛋自己吃,富余的還能給孩子們拿點。近年日子越過越好,老漢我心滿意足。”
邊如意撿出兩枚雞蛋。人民網記者 焦搏文攝
古村保護與村民生活相得益彰。張爾鋒接過話茬自豪地說,“環境好、生活便利,這幾年村裡的人口不僅沒有外流,還回流了,在村裡生活越來越舒服。”
2018年以來,南庄村改建污水管網2000余米,85處院落完成取暖空氣能改造,修建了4個無害化公廁,建起了垃圾中轉站,村內水、電、暖等基礎設施逐步迭代升級。
在村東口的宣傳欄上,張貼著南庄村的總體規劃,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農耕文化展示牆、電線入地及回填工程……20個項目一目了然,勾勒出南庄村未來的模樣。
2023年,村裡引進餐飲住宿綜合體森肴·野宿,負責人高永文告訴記者,“一開始我們很擔心村裡的水電問題,沒想來了之后三五天就全部接好了,看得出是真心歡迎我們。”
“一年規劃、三年規劃、總體規劃,我們寧可慢點走,也要想好了再走,把每個腳印踩實,把南庄村的歷史文化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出來。”張爾鋒說。
南庄村的核桃林。人民網記者 焦搏文攝
2023年,介休市印發《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工作方案》,對南部山水堡寨集群進行綜合保護利用。集群內的村落協同發展特色產業,南庄村作為集群的一部分,將共享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
守護好古村落,留住村裡的生活氣息,就是擦亮引客的金名片,南庄村深知這個道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