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以花生“花”綻放美麗經濟
“你們知道中國的母親花是哪一個嗎?對啦!就是同學們身邊的這些黃花。黃花,又叫金針菜、忘憂草、萱草,被稱為‘中華母親花’。”
在大同市雲州區忘憂農場,來自雲岡區新勝三小的343名師生正在開啟一場以黃花為主題的研學之旅。“古書裡寫道:‘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古時游子遠行前,常在北堂種下萱草,希望黃花能減輕母親對自己的思念。”忘憂農場研學部總監魏艷娓娓講述。
學生們穿梭在忘憂花海間,了解黃花的“前世今生”,動手做一件與黃花有關的產品,扎染、潤唇膏、古法造紙、萱草種植……在這裡,農場變身學校,變成自然天地間的課堂。
忘憂農場。雲州區新聞中心供圖
在研學課堂兩公裡外的黃花地旁,幾頂白色的帳篷錯落分布,走近細看,戶外露營裝備一應俱全。“戶外露營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出游方式,在這裡可以回歸田野、回歸自然,15頂帳篷每天都預約爆滿。”忘憂農場負責人段亞萍介紹,今年上半年,忘憂農場接待游客人數2萬余人次。
然而,這只是佔地1500畝忘憂農場的“冰山一角”。
“除了露營,我們還和市裡的幾個小區達成合作,業主認領一塊黃花地,可以自己管護,也可以請人代管,每年可以能收獲最新鮮的黃花菜。”段亞萍介紹,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實現了黃花種植的精細增值,已有300多個“小地塊”被“家庭農場主”認領。
以黃花為媒,以忘憂為名,忘憂農場成為精品種植、科技研發、產品銷售、研學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初步形成集“產、扶、研、游、創、育、健、貿”為一體的創意文化產業鏈。
忘憂農場黃花種苗基地。雲州區新聞中心供圖
駛入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振興鄉村新賽道,2023年,忘憂農場散客接待量5萬余人,營業額超340萬。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開放……”下午七時,一條鄉間小路上,記者驅車以40公裡的時速駛過,隨著輪胎與地面的“親密”接觸,由8600道溝槽組成的公路琴鍵奏響。
走“音樂路”,賞“黃花美”。伴著夏日的風,歌曲《萱草花》的旋律在耳邊響起,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黃花地裡飄來陣陣清香。
作為大同市特有的花卉,這條萱草花音樂公路不僅是大同市黃花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當地文化的象征。
黃花公園裡一朵朵黃花綻放。雲州區新聞中心供圖
不遠處的西坪鎮唐家堡村黃花公園裡,一朵朵初綻的黃花在微風暖陽下輕輕晃動,前來休閑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
暑期旅游季到來,一條“忘憂大道”活躍在了不少來同游客的朋友圈。大道全長14公裡,沿途有黃花主題公園、黃花觀景平台、眺望台、黃花主題廣場、黃花交易市場和驛站以及黃花棧道等,是一條高標准的集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於一體的鄉村旅游道路,賞花觀景的游客紛紛拍照打卡。
農文旅聯動的“黃花+”模式,讓大同滿地是“金”。當地持續投入近1億元打造火山黃花田園綜合體,建成火山天路、忘憂大道、忘憂農場、旅游小鎮等精品旅游點23個。
不隻聚焦當下,也在關注長遠。在山西農業大學高寒區作物研究所的小南頭科研基地,黃花不再是單一的黃色,而是色彩多樣、爭奇斗艷﹔黃花也不僅僅是一種食材,更是一種觀賞花卉,還兼具藥用價值。
村民夜採黃花。雲州區新聞中心供圖
2023年,大同黃花產業中,一、二、三產融合的文旅產值2億多元,佔比6.6%。“眼下產值佔比雖然不高,但成長性很好。”大同市品牌農業與科技信息發展中心主任梁全表示,小黃花、大產業,這是一篇永遠寫不完、書不盡的大文章。
暮色漸起,夜空繁星璀璨,田間燈光星海,霧氣朦朧之中,墨綠色的黃花成片成片的佇立。夜採黃花的村民又走進了地裡,寂靜的夜裡,隻聽得黃花離開根莖時的“唦唦”聲漸次響起,一個個勞作的身影,如繁星般閃耀在田間……又是追趕日出的一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