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金台觀晉 | 數量全國第一!華北豹為何“愛”山西?

人民日報客戶端 付明麗
2024年08月08日18:04 |
小字號

夜色下,一隻成年華北豹行走在山林中,兩眼如炬,探頭探腦,處處透出機警。

今年4月,山西五台山地區近10年來首次拍下華北豹夜間活動影像。這兩年,華北豹在山西分布版圖持續擴增 ,多地首次記錄。

華北豹,我國特有的金錢豹亞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一個地方有華北豹說明什麼?“華北豹是華北地區生態系統裡的頂級捕食者,扮演著調節獵物種群、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裔飛解釋,“它的存在標志著一個地方的生態系統是完整、健康、穩定的。”

華北豹,紅外線相機拍攝於晉中市壽陽縣。圖片由晉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供

華北豹,紅外線相機拍攝於晉中市壽陽縣。圖片由晉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供

華北豹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北、內蒙古等8個省份,其中山西是核心分布區。山西省林草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山西華北豹種群數量穩步增長,位居全國首位。

華北豹為何“愛”山西?盛夏時節,記者實地探訪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山西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年專項調查,摸清華北豹家底

2021年,山西啟動華北豹種群和棲息地資源專項調查,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這次調查抽樣強度達到21.7%,一般隻需要10%。”王裔飛介紹,全省抽取了35個關鍵分布區域,抽樣區域達到5704平方公裡,布設自動相機2413台,有效監測點位1820個。

“華北豹活動范圍可達上百平方公裡,在野外布設紅外相機絕不是賭運氣。”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楊向明參與了此次調查,在保護區工作34年,他有一套自己的經驗,“豹子一般沿著山脊線活動,走大路不走小路,去過的山頭短時間內不會再去。”

楊向明在走樣線過程中拍攝照片。董童攝

楊向明在走樣線過程中拍攝照片。董童攝

傳統的監測方式有兩種,一是布設紅外相機,二是走樣線人工記錄足跡等觀測信息。

“紅外相機拍到的只是靜態的點,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們不知道。”王裔飛介紹,此次這次新增基因監測和衛星跟蹤兩種方法。一方面,分析糞便、毛發基因,跟花紋比對,共同建立一個檔案。另一方面,通過衛星跟蹤數據分析華北豹的活動軌跡,精准識別其遷徙通道和穿行障礙,為修建生態廊道提供決策依據。

調查收集影像數據46T,形成155萬多條文件。如此龐大的數據如何處理?

“華北豹的斑紋和人的指紋一樣終身不變,比對斑紋可以確定個體身份。以前是人工篩選比對,工作量巨大,這次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提供算力支持。”王裔飛介紹。

“有了人工智能,效率大大提升。”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姜廣順和團隊標注了上百萬張圖片作為訓練數據,識別准確率達到90%以上后,開始運算統計。

山西省華北豹分布圖。圖片由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山西省華北豹分布圖。圖片由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三年調查監測分析,華北豹在山西有了更加清晰的“畫像”。

據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測算分析,山西華北豹種群數量超680隻,位居全國第一﹔可識別個體從2019年的132隻增加到222隻,雌雄比例大於1。“雌豹多於雄豹說明數量呈增長趨勢,種群比較健康。”姜廣順解釋。

分布“版圖”一路北擴,從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呂梁山中部,省內11個地級市中,9市均有華北豹分布。

持續優化棲息地,規劃建設生態廊道

華北落葉鬆和雲杉遮天蔽日,林中溪水潺潺。這裡是龐泉溝,山西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龐泉溝森林覆蓋率高達86%,在黃土高原地區,保存這樣完好的天然林實屬罕見,林中有很多野生動物,是華北豹的理想之家。”楊向明介紹。

西塔溝,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日常由黃塔雞保護站管護。雨后清晨,黃塔雞保護站站長高岱和同事上山巡護。“雨雪天氣后,華北豹容易留下爪痕,是監測的好時候。”

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西塔溝。張超寧攝

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西塔溝。張超寧攝

巡山無小事。豹子留下的足跡、糞便,樹木病虫害,野外用火、盜伐樹木、偷獵動物,都要一一記錄。“守護好這片森林,就是守護好華北豹的家。”25年如一日,大部分時間是枯燥的,但也有驚喜,“我們小組拍到的華北豹最多,最近兩年拍到12次!”高岱頗為得意。

華北豹對棲息地十分挑剔,在許多歷史分布區已經絕跡,但在山西卻持續增長。

原因何在?一方面,山西東倚太行、西跨呂梁、中條山橫臥,表裡山河的地理環境為華北豹提供了天然藏身之所。另一方面得益於山西的林場管理體制。

從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山西陸續組建了9大林局,由省林草局垂直管理。省直林區地跨全省11個市62個縣市區,轄108個國有林場,形成了“林局、林場、保護站、管護員”的四級管護模式,每片山林責任到人,山西最精華的森林資源、最有價值的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久久為功,綠色已成為山西的生態底色。1949年全省僅殘存森林551萬畝,森林覆蓋率2.4%。幾十年植樹造林,如今森林覆蓋率已超過20%。

在山西,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成效被納入林長制考核,全省護林員兼職野生動物保護巡護員。目前,全省46個保護區,12個是華北豹的重要棲息地。

山西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張超寧攝

山西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張超寧攝

為確保華北豹種群數量持續增長,2020年起,山西實施華北豹保護工程。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森林裡要有路,荊棘叢生的地方華北豹過不去。要有水源,在林中建設飲水點,存儲雨水,天旱的時候也有水喝。要有食物,比如狍子、野豬、野兔等,都是它的獵物。這些獵物要活下來就得吃草,需要栽種針闊混交林和喬灌混交林,提供葉子和果實。

雖然華北豹棲息地持續改善,仍有一些潛在威脅。今年6月,在山西340省道孝義段,一隻華北豹在橫穿馬路時被車撞傷,再次引起人們對生態廊道的關注。

“由於村鎮發展,工程建設等原因,部分林區變成較為孤立和分散的空間,華北豹的棲息地變得破碎化,不利於其擴散、遷徙,導致近親繁殖、種群退化。”王裔飛坦言。

生態廊道建設提上日程。經過三年調查監測,基本摸清了在哪兒建、怎麼建,是穿隧道、還是修高架。目前,山西正在規劃華北豹生態廊道建設,讓華北豹早日自由穿行。

多方發力,織密保護網絡

林海茫茫,山勢陡峭,灌木密布。這裡是位於和順縣的山西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是華北豹的關鍵種源地。

一大早,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石鳳兵上山更換紅外相機存儲卡,“拍到華北豹的次數越來越多、場景越來越豐富,每次都有驚喜。”

拍攝於和順境內的華北豹。圖片由貓盟提供。

拍攝於和順境內的華北豹。圖片由貓盟提供。

與石鳳兵相反,豹子增多,附近村民一度很煩惱。

為何?原來野豬破壞庄稼,村民捕殺野豬。但野豬又是華北豹的主要食物。野豬少了,豹子找不到吃的,便對養殖戶的牛羊下口。並且隨著豹子增多,傷牛事件頻繁。

怎麼打破這個“怪圈”?

2022年,山西在和順縣等18個縣域推行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對承保區域內因野生動物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按照保險合同約定進行救助補償。

以和順縣為例,縣林業局與保險公司簽訂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合同,總保額120萬元,其中,省級獎勵補助40萬。2023年,和順縣野生動物致害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共受理各類報案112件,已實現賠款67.75萬元。

“一頭小牛賠了800元。”馬坊鄉小南溝村村民朱愛雲圈養的兩頭小牛被豹子吃了。權益得到了保護,朱愛雲對野生動物保護也多了一份“理解”。

下班后,53歲的楊曉東又忙碌起來,他開上車,向和順縣城30多公裡外的鐵橋山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出發。一路上,“野生動物出沒請慢行”的警示路牌不時出現。

楊曉東是和順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也是和順縣生態保護協會負責人。前些年,他聯合有關方面共同組建了一支“老豹子”巡護隊,一有時間就鑽進山裡,拆除捕獵電網和鐵絲套,將盜獵線索提供給公安部門。他還常到村裡做反盜獵宣傳,發展了很多村民志願者。

“老豹子”巡護隊成員。受訪者提供

“老豹子”巡護隊成員。受訪者提供

57歲的馬坊鄉城家庄村村民魏栓兵是其中之一。“我從20歲就養牛,之前也痛恨華北豹,多年前還打過獵。”魏栓兵面露羞愧,“當了志願者后,每天照料受傷的野生動物,對它們越來越有感情。現在我打心眼裡認可這件事,村裡出現可疑車輛都要盯半天,就怕是來打獵的。”

目前,和順縣已構建起“政府+科研機構+公益組織”的生態保護模式,華北豹種群不斷擴大,種群密度從2015年的1.2隻/百平方公裡升至2023年的1.6隻/百平方公裡。

不過,就算是在種群密度較大的和順縣,也很少有人親眼見過華北豹——不打擾就是最好的保護,已成為共識。

“金台觀晉”是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著力打造的新媒體品牌專欄。我們努力以人民日報的大格局觀察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現一個真實客觀的山西。

統籌:何勇

本期策劃:何勇

文字:人民日報 記者付明麗

視頻:董童、張超寧

出品: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

投稿郵箱:rmrbsxfs@163.com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