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一刻鐘能搞定多少事

——山西省“城市便民生活圈”持續提檔升級

2024年08月28日07:05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一刻鐘能去哪裡,完成哪些事情?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隨著城市化持續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居民帶來了越來越多家門口的“小確幸”。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服務半徑在步行15分鐘左右范圍內,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近年來,我省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堅持認真做好“頂層設計”,扎實做到“引領示范”,認真做足“資金保障”,以“生活圈”引領帶動區域流通消費“品質線”,以“星級評選”示范著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工作面”,推動我省商業經濟體系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11個市已全部納入試點建設,其中,國家級試點城市6個,省級試點城市5個。納入試點計劃的生活圈數量達到157個,實際已完成建設的生活圈數量105個。

一刻鐘如何“圈”出觸手可及的便捷

在長治市潞州區史家庄社區,家住世紀花園小區的徐阿姨每天早上送孫女到樓下的幼兒園上學,接著到附近的公園與老朋友聊聊天、打打太極,到點兒去超市買菜……徐阿姨說:“在這住了大半輩子,我親眼看著社區環境一步步變化。現在,小區周邊買菜、吃飯、購物、看病等都很方便,我們住得越來越舒心。” “在世紀花園小區,理發店、大小型超市、餐廳、藥店和購物中心等應有盡有。”史家庄社區網格長趙曉紅說,“在提升轄區便民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突出便利化,完善社區商業設施布局,科學引導菜市場、藥店、家政服務網點等業態發展,支持‘小商戶’參與保障‘大民生’。”

今年以來,潞州區商務局採取試點推進、分類實施、示范帶動的方法,聚焦民生服務需求,精准規范提升,因地制宜補齊短板,精細化打造提升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居民日常消費需求多種多樣,在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過程中,很多社區空間不足,如何破題?省城迎澤區並州路裕民龍城苑小區樓下的“鄰裡公坊”給出了答案。

8月20日,記者來到這家“鄰裡公坊”。公坊門口,棋牌桌前的兩位大爺正在對弈,圍觀居民看得十分入神。室內,裁縫師傅正忙著給客人的衣服裁邊。

“有‘鄰裡公坊’太方便了。以前理發得走好一陣,現在下樓就解決了。”正在理發的王守元說,“別看這兒不大,不僅能理發,還有改衣服、家政、配鑰匙、修家電等多種服務,滿足日常生活需求足夠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公坊內各類微服務,蔬果店、便利店、藥店、社區食堂等在周圍一應俱全。在公坊牆上張貼的《並州路二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地圖上,這些地點被標注得清清楚楚。

“這是公司打造的太原首家‘鄰裡公坊’,採用的是‘一鋪集合’的方式。”社區商業公司恆創城聯產品發展部經理賀國軒介紹,在商戶引進上,對居民剛需業態資金補貼或合作引入,切實滿足“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的便民生活圈“六個一”,缺什麼補什麼。目前商家入駐率達100%,連鎖品牌佔有率超過70%,經營業態得到了居民廣泛認可。

一刻鐘如何“圈”出近在咫尺的品質

一刻鐘,不僅是衡量時間的刻度,也體現著城市發展的溫度。不同社區運營環境不同,居民的人口結構有所差異,如何有的放矢地提升社區內居民生活品質? 省城萬柏林區的東風社區,人口年齡近三成在60歲以上,因此該社區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側重於優化養老服務,讓老人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臨近中午,在東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層社區食堂配餐區,新鮮出爐的飯菜香氣扑鼻。74歲的老人韓拴枝說:“我每次來就是點8元的愛心套餐,裡面有葷有素,有米有湯,搭配得齊全,吃得飽也吃得好。”下午,韓拴枝來到了中心三層的活動室,與老朋友練起了舞蹈。韓拴枝告訴記者:“除了跳舞,這裡還有棋牌、書法、電影等娛樂設施,我來得勤,周圍的老人也愛往這跑。”

“既要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讓他們享受高品質的精神體驗。”東風社區黨支部書記岳柱清介紹,近年來,社區引進養老護理機構,已入住了30多位80歲以上失能失智老人,有專業人員全天候輪流護理。同時,還在居民中大力推廣智能音箱、智能藥箱、智能手環等適老化和信息化改造項目中的產品。

在長治市潞州區太西街道潞才社區,家住聖鑫園A區的李女士說:“孩子放學時間比較早,我們忙工作經常來不及接。現在有了社區志願者,不僅幫忙接孩子放學,還免費輔導作業,讓我們既省心又放心。”

李女士的煩心事不是個例。為解決轄區內家長共同的煩惱,潞才社區啟動“童享陽光”公益課堂志願服務項目,安排志願者將需要看管的孩子接往社區,免費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社區還開設了繪畫、書法、手工制作、各項體育運動等多樣化趣味課程,極大地豐富孩子們課余生活的同時,也解決了社區兒童放學后無人看管的難題。

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彰顯了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人為本的原則,而因地制宜、精准服務不同群體需求,城市治理的智慧在“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刻鐘如何“圈”出星級精品

“以前買菜得坐公交車去集貿市場,現在步行5分鐘,在小區門口的華龍之星超市就能買到。”78歲的馮廣恩說,他住在陽泉市城區南山路街道陽坡垴社區的佳禾小區,這裡開了超市之后,每天都能吃到新鮮蔬菜。

陽坡垴社區的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有綜合超市、菜市場、早餐店、再生資源回收等基本保障類業態,還有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社區食堂、洗車行、電影院、寵物服務店等品質提升類業態。在省商務廳等6部門公布的我省第一批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名單中,被認定為五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作為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制度化、常態化,健全激勵機制的重要舉措,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星級評選創建工作有力推動了非星社區商業業態、社區規劃、社區服務等多種要素的有序重組和有效融通,截至目前,我省評選出第一批星級一刻鐘生活圈包含五星級8家、四星級18家、三星級30家。

“目前,第二批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認定工作正在開展,通過落實激勵機制和利用星級評價創建的契機,不斷推進便民生活圈的提檔升級。”省商務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打造“星級一刻鐘”生活圈品牌,提升社區商業服務能力。

便民生活圈一端連著社區千家萬戶居民,一端連著成千上萬商貿企業,是連通經濟社會微循環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也是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的民生工程。總體來看,我省生活圈中社區便利店、綜合超市、菜市場、生鮮超市(菜店)、早餐店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已初步建設完成,品質提升類業態正在不斷豐富,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得到了有效滿足。7月29日,商務部公示全國第四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評審結果,我省晉中市、陽泉市、長治市入選。此前,運城市、太原市、晉城市已入選前三批全國試點地區。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雖然我省各地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也有“成長中的煩惱”。例如,一些社區品質提升類業態較少、不同社區區域差異明顯,尤其是老舊住宅社區內部基礎設施發展滯后、閑置資源盤活不夠、社會力量參與不充分、智能化應用水平有待提升、居民需求反饋機制不完善等。

“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要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強化政策保障,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聚合完善各類便民服務功能,在充分考慮周邊商業發展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豐富、多元、有特色的消費場景,促進不同區域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山西省零售商行業協會會長王仂表示,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區域配套規劃,探索構建便民智慧服務平台、鼓勵數字化賦能開店布局等,將數字紅利轉化為民生福祉。(記者高瑋)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