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衛生健康

改變生活方式 提升預防能力

2024年09月19日09:07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在我國,慢性病已成為影響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慢性病防控與健康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省城醫院專家倡導進行常見慢性病自我管理,助力公眾健康水平提升。

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生活方式

“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體重都超標,現在不僅‘五高’,而且大腦動脈、心臟動脈都有粥樣斑塊,微量白蛋白尿持續陽性,這是早期腎損害的表現,必須住院治療。”前些天,小張因突感劇烈頭暈、頭蒙,到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給了正籌備婚禮的他一個晴天霹靂。 31歲的小張經常加班熬夜,生活不規律,平時喜歡抽煙,偶爾喝點小酒。自以為身體壯實的他,近期一次體檢提示血壓高,空腹血糖超出正常值。但他無暇顧及,尤其最近准備結婚,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疾病不是無緣無故的。”“三高”變“五高”,這些曾經的“老年病”,越來越頻繁地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罪魁禍首正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每遇到這些患者,全科醫學科主任茹晉麗總是扼腕嘆息。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行為方式。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在當前以慢性病為主的疾病譜背景下,影響健康的各類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的影響最大,其貢獻率佔60%。

自2007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啟動以來,國家行動辦對不同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給出了相應指導,引導各類人群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落實。

“踐行‘三減三健’,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茹晉麗介紹,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包括合理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積極社交、主動學習等,關鍵做到“吃動兩平衡”。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茹晉麗呼吁,公眾不僅要了解健康知識,建立健康理念,提高健康素養,更要將知識轉化為行為,維護自身健康。

生活方式醫學為慢病開“新處方”

68歲的姜爺爺因持續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就診,被確診為冠心病。經治療,症狀緩解,可不久后,再次出現上述症狀並逐漸加重,遂到山西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 “冠心病通常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而心理因素,如焦慮和抑郁,也可引起類似冠心病的症狀。”經仔細檢查,特需/國際醫療部主任柏雪給出了全新診斷。通過藥物治療、情緒疏導、壓力管理、改善睡眠等生活方式醫學干預,姜爺爺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沒想到改變生活方式,比吃藥更有效。”出院時,家屬給柏雪團隊豎起大拇指。

“生活方式醫學融合了營養科學、運動生理學、心理及行為科學、社會學、睡眠科學和臨床醫學等,針對慢病病因給予個體化的生活方式醫學處方。”柏雪說,“健康生活方式是現代醫學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體現,幫助患者改善健康狀況,減少對藥物和醫療干預的依賴。”

9月18日下午,特需/國際醫療部會議室,患教會如期舉行,醫務人員、患者以及志願者們齊聚一堂,在“明星患者”宋先輝帶領下,大家練習可站可坐的瑜伽,提升身體協調能力。患教會從2017開展至今,上萬人獲益。

打羽毛球、練瑜伽及八段錦,63歲的宋先輝,與20年前患病時判若兩人。“柏主任為我制定個性化科學治療方案,結合生活方式醫學尤其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整體治療,讓我重拾生活自信,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如今的她,不僅隨柏雪出門診現身說法,還一起上節目做宣傳,用親身經歷鼓勵患者,“我能做到的,你們也一定行。”

“生活方式醫學已為慢病管理開出‘新處方’”。柏雪表示,作為致力於生活方式醫學管理慢病的科室,通過營養、運動、睡眠、壓力管理、戒煙限酒、人際關系等六大方面綜合干預,幫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康復。

多措並舉推動防病保健模式

隨著慢性病發病率日益上升,慢病管理已成為我國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今年7月,首屆生活方式醫學與慢病管理大會在上海召開,生活方式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醫學專科,以其針對慢性疾病生活方式病因的綜合干預手段,為慢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活方式醫學可預防90%的心臟病、50%的中風、93%的糖尿病和36%的癌症,並降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死亡率。”柏雪說,生活方式醫學在預防和逆轉慢性病方面,比單獨用傳統醫學的療法更有效、更省錢。

一個全新的學科除了科普知識之外,還需要專業人員提供專業服務。“生活方式醫學的實踐者包括醫生、護士、營養師、運動生理學家和健康管理從業人員,他們與患者合作,制定和實施個性化的健康計劃,以實現最佳健康結果。”柏雪信心滿滿,她帶領科室致力於通過綜合治療和生活方式醫學的干預,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推動生活方式醫學發展。

“慢性病消耗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嚴重影響了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通過家醫簽約、線上問診、群組分病種管理等方式將‘得病就醫’繼續前移。”茹晉麗攜手全科醫學科全體醫生定期在鼓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踐行“健康維護、未病先防、慢病防治、康復護理、老年頤養”的防病保健模式。線上一對一指導,全方位服務患者,用微信群組將不同疾病患者分類管理,答疑解惑,定期發布科普知識,為慢性病患者與醫師建立溝通平台。

“開展多項線上、線下活動,為國家及社會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加強社區居民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預、早期治療、早期管理,不斷提高居民生存率,減少就醫負擔。”茹晉麗帶領科室從科普宣傳、慢病管理、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發力。目前,科室已與杏花嶺區中心醫院簽約,與七家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開展“普及理想心血管健康,助力基層5高共管”項目,進一步提高全科醫生及社區居民的慢病管理和預防能力。(記者周慧芳 通訊員王曉艷)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