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完善管網設施

人民日報看山西 | 精准計量,用水更明白

本報記者 鄭洋洋
2024年10月13日06: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3日 04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3日 04 版)

  數據來源:水利部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實施節水行動,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

  水利部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的10年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倍,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萬元GDP用水量下降超四成,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效果明顯。

  成效背后是一些重點領域用水效率的大幅提升。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日前,記者分赴多地採訪節水實踐。

  ——編  者

  農業是用水大戶,我國農業用水量佔總用水量的60%以上,是節水潛力所在。據統計,2014年以來,我國在糧食連年豐收的情況下,全國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實現了零增長。多地探索農業節水增效方法,積累了有益經驗。  

        完善管網設施

精准計量,用水更明白

  挪開分往地頭的水渠擋板,估摸著差不多時,周偉龍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

  “來了!”隻聽見嘩啦啦的響聲越來越近,黃河水准時從上游水渠分流下來,漫向周偉龍腳下的黃土地,向前沖去。

  “瞧這水的速度,多快啊!”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大禹渡灌區,周青村村民周偉龍種著6畝地。一股股黃河水經過六級揚水工程,通過密布的渠網,流入田間地頭。

  周偉龍的地,正處於灌區南干站第十七斗渠的灌溉范圍。前一天,他就打電話給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水管員,報上用水時間與需求。水管員統一代買水后,由大禹渡揚水工程服務中心調度放水。

  以前,周偉龍給自家地澆水,雖然上游水量不小,可等到了自家地頭,水量常常大為減少。村裡的斗渠都是簡陋的土渠,容易跑冒滴漏。

  大禹渡揚水工程服務中心主任董曾武介紹,近年來,大禹渡灌區作為水利部第一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以農業水價改革為突破口,完善輸水管網與計量設施,建設設施完善、節水高效、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

  周偉龍等灌區群眾成了直接受益者。去年,通往周偉龍地裡的土渠變成了水泥襯砌,輸水滲漏減少了,灌溉流量增加了,應用精准計量設施,實現了穩定足額供水。

  “流量大,速度快,省水又省錢!”周偉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水量小、流速慢,水在地裡流不動,6畝地得6小時才能澆完,平均每畝地27元水費﹔現在4個小時就能澆完,減少了浪費,總用水量少了70立方米,平均每畝地隻要24元水費。

  “下一步,大禹渡灌區還將探索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用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群眾節水,獎補資金將更好用於斗渠、輸水管道及建筑物的維修養護。”董曾武說。

 

  本期統籌:張佳瑩

  版式設計:張芳曼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