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干部狀態新觀察)
湖北宜昌市秭歸縣三峽樞紐茅坪港翻壩疏港鐵路建設現場。 |
重慶墊江縣包家鎮黨員志願者幫助菜農採摘蔬菜。 |
廣西梧州市長洲區不鏽鋼制品產業園區,當地黨員干部到企業走訪。 |
浙江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洋埠鎮志願者在洋埠村提供助老服務。 |
湖南道縣一處工地,工人在峭壁上捆扎鋼筋,進行生態修復。 |
山東濱州市沾化區干部抓實糧食生產
一塊農田裡的接續助力
本報記者 王 者
秋風陣陣,金黃色的玉米連成片,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馮家鎮范庄村的田地裡,農機轟鳴。
“老韓,這機子咋老有異響,快來給俺瞧瞧唄。”種糧大戶范義山一臉焦急。這幾天,收割機連續高負荷運轉,突遇故障,范義山趕忙向老韓求助。
“我這就過去,很快就到!”老韓一口答應。
老韓名叫韓星輝,是沾化區農業機械服務站站長。前年,區裡發動農業農村局、畜牧中心等單位的干部組建專業“三農”服務隊,擅長農機維修的他報了名。
每到秋收時節,誰家農機出現故障,他就趕忙過去維修﹔誰家需要收割機,他抓緊幫忙聯系。連著3年服務“三秋”,他跟范義山成了老相識。
一刻鐘工夫,韓星輝就趕到了。他俯下身,仔細查看收割機底部,發現是摘穗輥間距過小,玉米莖纏繞,發生堵塞。
“小故障,10分鐘就能搞定。”韓星輝打開工具箱,拿出吹風裝置,將玉米莖等雜物吹干淨,隨后掏出扳手,擰開螺栓,調大摘穗輥間距,故障隨即排除。
“今年收成不錯吧?”韓星輝問。
“畝產750多公斤,收入保准增長。”范義山十分喜悅。
這幾年,范義山對科技助農的感觸愈發深刻。品種選擇、植株密度等種植手段,處處有講究。“可這些咱不懂,都是服務隊忙前忙后,給咱出主意。”
今年5月,趕在玉米夏播前,服務隊隊員劉學寨帶領范義山等種糧大戶到外省育種基地考察新品種。
劉學寨是沾化區農業農村局的農藝師,今年剛加入服務隊。考察過程中,劉學寨結合當地種植習慣和對比試驗結果,為農戶們推薦適合鹽鹼地種植的優質品種。
種下好種子,還得跟上高效的田間管理。以前,范義山隻懂添加化肥,土壤鹽分高、酸度大等問題解決不了。玉米出苗率低,病害也多。播種時,劉學寨又主動上門推廣更為高效的種肥混播技術。
肥料選用微生物菌肥,每畝在30公斤左右……從施肥用量比例開始,劉學寨認真指導。“混播的關鍵是控制間距,得保持在7—10厘米。”每隔一段時間,服務隊隊員都會約范義山到地裡走一走,遇到問題現場解決。有了服務隊助力,范義山的玉米田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
“預計還有3天就能收完……”不等范義山說完,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韓星輝接完電話,與范義山匆忙道別,趕往隔壁的寄張村,那裡有兩台收割機鏈條斷裂,等他維修。
送別韓星輝,范義山麻利地登上收割機,發動機器,繼續收割玉米。
福建晉江經開區干部服務產業一線
一個工業園區的蓬勃發展
本報記者 劉曉宇
黑西服、運動鞋、寬體格,腳步飛快的黃輝煌,手上兩部手機的鈴聲不時響起,“食堂要抓緊施工,園區職工都盼著就近用餐呢!”邊走邊說,一抬頭,便到了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門口。
作為園區運營方晉園發展集團挂職副總經理,過去兩年,黃輝煌沒少在這個位於福建晉江經濟開發區的產業園內奔走。眼下,140畝的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正是一片火熱的生產場景。
“一樓整裝,二樓測試,三樓倉庫,四樓研發,7000多平方米的標准廠房夠用!”福建博璋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吳亦彬底氣十足,“政府支持,平台給力,我們很有信心!”
但黃輝煌清楚,“夠用”二字其實來之不易。“此處原為一家食品廠,因經營不善閑置10余年,周邊企業卻又沒有發展空間,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這也是泉州這幾年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痛點。部分地方土地開發強度已接近上限,工業用地新增空間不足。“以晉江為例,土地開發強度已達49%,土地利用效率卻不高。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效益?”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許國鑫說,全力盤活園區低效用地、閑置廠房、法拍土地,為經開區發展挖掘潛力。
2022年9月30日,經國務院同意,自然資源部和福建省政府決定在泉州市開展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同年,晉園發展集團成立,成為晉江盤活低效用地、推進園區標准化建設的重要平台。在經開區管委會工作近20年的經濟發展科副科長黃輝煌,被派到晉園發展集團挂職副總經理。
“我們第一個項目就是這塊140畝的法拍土地,集團先后3次參與法拍,騰挪舊有設施、平整土地、規劃項目,幾乎同步進行,為擬入駐企業爭取寶貴時間。”那段時間黃輝煌忙得腳不沾地。
緊鑼密鼓的籌備中,項目一期7棟新建的標准廠房、綜合辦公樓、人才公寓拔地而起,項目二期、三期、四期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通過,預計新增約1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相當於發揮了土地5倍的使用效能。”黃輝煌說。截至目前,泉州累計盤活工業用地2.5萬畝,標准化園區入駐企業1125家。
“這裡是工業園區,也是社區,以后要實現‘一站式’服務。”手指園區綜合規劃圖,黃輝煌自豪地說。未來的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綜合樓內眾創空間、閱覽室、食堂商超、健身休閑等功能還會更加完善。
貴州貴陽市觀山湖區干部解決民生難題
一個“后進”社區的整治提升
本報記者 蘇 濱
“醫院有點遠,日常看病不方便”“社區沒有活動室,組織活動沒地方”……提起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街道廣源社區的民生服務,不少居民曾頗有意見。
“說到底,在於社區沒有統一規劃,不少小問題慢慢拖成老大難。”社區居民點出問題症結。
2023年初,觀山湖區探索開展“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通過深入排查、整頓提升后進社區,破解難點、改善民生。”觀山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源社區因黨支部書記空缺,治理成效不好,居民幸福度欠佳,被列為“后進”,要求“一對一”精准制定整頓提升方案,補齊短板。
長嶺街道黨工委第一時間從后備力量中篩選人選,最終選派退役軍人郭鵬擔任廣源社區黨支部書記。到崗后,郭鵬在街道黨工委指導下制定整頓提升方案,分析研判找症結,精准施策抓落實。
“我們先后召開黨員大會、居民代表大會,分批次入戶走訪,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見,梳理出需求清單,弄清楚居民們的期盼。”經過歸納分析,郭鵬發現,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呼聲最高。
針對老年人對醫療衛生和生活照料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的現狀,廣源社區整合衛生服務中心和醫養結合中心資源,為社區150余名老年人提供健康義診、日常照護、慢性病管理等服務,實現“有病治病、無病療養”。
“社區隔三岔五組織義診,量血壓再也不用跑遠路了。”韓本芬是社區服務提升的受益者。除此之外,廣源社區還舉辦了舞蹈、合唱等公益培訓班,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區內還缺少兒童交流平台和活動空間,針對兒童的服務內容單一”,這是廣源社區居民針對“一小”方面反映最多的問題。
對此,該社區以兒童需求為導向,依托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將閱覽室、科普展示區、兒童活動區等有機融合起來,每周末組織開展各類公益培訓班和科學小實驗等活動,助推共創兒童友好社區。
郭鵬說:“我們通過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問題,精准對接居民需求,盤活資源,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8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