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萬裡闊 山河有深情
寫在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之際

《晉問》說: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
2024年的這一刻,表裡山河打通了一條期待已久的脈絡,山川、河流和人類歷史的遺跡接受著陽光溫柔的照耀,通達的路將它們緊緊相連、環繞。
10月18日,無數的目光投向紅色武鄉,共同見証了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這一歷史性時刻。從2018年發出“鍛造三大旅游板塊,建設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動員令,到2024年總計1.3萬公裡的旅游公路全線貫通,全省上下接續努力,期間兩次提速,在全國率先構筑了“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的“快進慢游深體驗”全域旅游公路網,開啟了山西交旅融合助力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在山西的版圖上,黃河奔騰、長城蜿蜒、太行巍峨。建設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不僅是我省開展交通強國試點、做強做優文旅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重要論述、全力推動全省轉型發展蹚新路的重要舉措。
2018年,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出台全域旅游公路網規劃,提出按照“專用性、安全性、智慧型和環境友好型”四大屬性,統籌推進主體、慢行、景觀、服務、信息五大系統,謀劃建設三個一號旅游公路。
7年來,我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等先進經驗,全力推動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建設。2024年,謀劃提出的一系列目標一一兌現、落地有聲。
這是高位推動、久久為功、眾志成城的奮進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一個現場會持續推進,壓實各級責任、強化資金保障、健全制度標准、加強監督管理、堅持綠色發展、注重示范帶動、加大宣傳推介,項目建設不斷邁向新高度,旅游公路成為展示山西決心、匯聚山西力量的不懈奮斗路。
一年前,全省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建設暨交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咬定目標任務,奮力攻堅克難,堅決打贏旅游公路建設收官戰,構建貫通城鄉景區的全域旅游公路網,加快繪就我省交旅融合發展新畫卷,為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聚力融合、暢通循環、轉型發展的振興路。7年投資近1000億元,建設1.3萬公裡旅游公路,建成28個精品示范段、慢行道856公裡、驛站144個、房車營地59個、觀景台224個、低空游起降點14個、5G基站1.59萬座,串聯起531處國保建筑、779處省保建筑、976個景區景點,加快交通、旅游、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水平,增強了山西經濟發展活力和循環效率。隰縣小西天火爆“出圈”,拾階而上的八方游客都是“天命人”。
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實現全線貫通的同一天,在高平市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釜山驛站,首屆環山西三個一號旅游公路自行車公開賽(太行賽段高平站)激情開賽。近300名國內外選手向山而行,展開一場與太行美景相伴的激烈角逐。“通過這場全國自行車公開賽,把體育與旅游深度融合,將助推我省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持續擦亮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的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山西、愛上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王晉說。
這是攻堅克難、科技創新、全力以赴的建設路。7年來,先后有118家設計單位、187家監理單位,200余家施工單位約12.6萬人參與項目建設。工程累計挖填土石方2.53億立方米,架設橋梁1028座87公裡,打通隧道67座33公裡,鋪筑路面9580萬平方米,完成防排水工程2600萬立方米、綠化工程3300萬平方米、安防工程4190公裡。廣大建設者匠心打造、全力投入、無私奉獻,不斷攻克設計難關、突破施工難題,在建設中鍛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爭創一流的筑路鐵軍。
“在半山腰的位置,距離下方河谷大概有50米垂直落差,一邊是山體,一邊是河谷,我們在中間修建公路。”項目施工負責人說。2022年12月1日,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盂縣境內項目車輪至西麻河驛第二標段建設工地,施工人員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系安全帶,在海拔600米的半山腰上作業。5台履帶式挖掘機、破碎機、裝載機開足馬力,配合工人們修筑路基。
這是通村暢鄉、優化布局、鄉村振興的致富路。連通113個縣(市、區)、5630個村庄,推動農村交通與沿線康養民宿、鄉村旅游、特色農產品、休閑農業等關聯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優化經濟節點布局,帶動鄉村發展。沁水三文魚、臨猗大閘蟹、黃河沿岸小雜糧等一批批特色、高端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市場。
“臨縣全縣耕地面積隻佔30%左右,原來就是個貧困縣。對於臨縣人來說,外出務工是一個優先選項。”當地村民張珍花說,“現在路修好了,旅游發展起來,讓我們有了就業機會。我們是管委會培訓的講解員,非常高興可以介紹自己的家鄉。”
旅游公路之美,在於承載了詩意和遠方。古有“長城兩邊是故鄉”,守土有責、鄉愁悠長,今有長城一號左雲段可以體驗中國戶外運動精品騎行線路。古有“更上一層樓”,登高望遠、胸襟不凡,今有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黃河一號永和段傍山亦伴河。古有“馬蹄又上太行山”,立馬太行、雄視千裡,今有駕車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體味“行在鄉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駕精品路線。作為交通強國建設全國第二批試點單位,我省始終將交通強國建設作為全方位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是5項試點任務之一。近日,從省交通運輸廳傳來好消息:“山西省交旅融合探索與實踐”案例成功入選交通強國優秀案例。
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由3條旅游公路主線、420條旅游公路支線、281條旅游公路連接線構成。全線貫通既是建設時期的結束,也意味著全線聯網的開始,在三晉大地上,將唱出轉型發展的黃河大合唱,奏響旅游強省的長城交響樂,書寫鄉村振興的太行抒情詩。
這就是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在僅佔全國1.6%的版圖上繪就的一幅路景相融、路業相通、規模最大、裡程最長的旅游公路壯麗畫卷﹔也是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及眾多游客的體驗感、獲得感,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品牌之路﹔更是一條速度、質量、效益、口碑相統一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記者冷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