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保墒 覆蓋保墒 鎮壓保墒
“半免耕”模式抗旱減災效果好
金秋十月,秋收正忙。在忻府區蘭村鄉肖家峪村丘陵旱地採用山西農業大學胡奮山團隊“半免耕”模式種植的玉米,今年表現得格外亮眼。雖然當地今年受旱嚴重,但每畝還有450公斤左右的產量,這與周邊其他村農戶傳統方法種植減產明顯的玉米形成強烈對比。再次驗証了集免耕保墒、覆蓋保墒和鎮壓保墒為一體的旱地玉米“半免耕”模式在抗旱減災方面的顯著作用。
忻府區肖家峪村十年九旱,屬典型的丘陵旱地。去年村民李引林有兩塊地承擔了胡奮山團隊的試驗,由於旱情比今年輕,採用新模式種植的玉米去年的產量相當不錯,一畝玉米產量高於750公斤,比平常年景一畝多打100公斤。
“今年由於地裡的玉米秸稈讓機器給打包了,不符合示范要求,沒想到趕上了嚴重的旱情,你看其他人家用上新模式的玉米多喜人,雖然也受旱減產了,但是人家產量起碼一畝也能有450公斤左右的產量,我的減產就大了,周邊沒用上新模式的玉米地,產量也基本和我一樣,如此可見,新模式的抗旱性就是好。明年我也要試試。”李引林說,在今年的80多天干旱期,採用“半免耕”模式種植的玉米全部葉片沒有卷曲、變黃、蔫萎和干枯的現象,植株生長壯實、果穗正常。
旱地玉米“半免耕”耕種模式是在山西農業大學省部共建有機旱作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籌)的支持下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去年的旱情中驗証了新模式具有顯著的抗旱能力,今年的嚴重干旱進一步驗証了這種模式具有顯著的抗旱減災能力,此項技術汲取我省旱作農業“三庄一寨一川”的技術要點,在有機旱作耕作技術藝機一體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忻州市雜糧產業協會會長、旱農專家張春霞介紹:“半免耕”模式首先是秋季或者早春進行秸稈粉碎還田,進行“半免耕”式條帶耕整地后形成秸稈覆蓋免耕條帶和相間的秸稈混旋的旋耕條帶,在下一周期,“半免耕”兩種條帶錯位作業,覆蓋免耕條帶上的秸稈進行混旋還田培肥土壤成為旋耕條帶,使土壤的理化性狀就能逐漸得到改善,第二就是秸稈對免耕條帶的覆蓋保墒作用,冬春季的降水能夠保存在免耕條帶的土壤裡減少春季少雨多風時期的損失,再加上“半免耕”一體化的整體鎮壓保墒的作用,“半免耕”模式就這樣巧妙地將改善土壤質量和更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協調好,突出的抗旱能力也就顯示出來了。
談及旱地玉米“半免耕”耕種模式的獨到之處和推廣應用,研發這項技術的團隊帶頭人胡奮山說,這種模式是一種新的保護性耕作模式,后續不必使用昂貴笨重的免耕播種機,使用常規四行玉米播種機即可完成施肥播種,新模式機理通俗易懂,裝備結構簡單操作也簡單,裝備通用性高、經濟性好,機手、農戶和基層政府的用戶體驗都好。目前這項技術在陝西省長武縣的黃土旱塬基地連續兩年的試驗示范中表現突出,也得到當地群眾的高度認可。(李全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