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要聞

文物保護利用的山西實踐系列報道⑤

山西考古,探尋歷史深處的塵封記憶

2024年10月25日09:06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山西省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

山西省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

山西省文物修復技術培訓班課堂。

山西省文物修復技術培訓班課堂。

田野考古現場規范培訓。

田野考古現場規范培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培訓。本文圖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培訓。本文圖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

在歷史的長卷裡,總有那麼幾頁被歲月輕輕合上,塵封於時間的深處。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從遠古時期的石器遺址到夏商周的青銅器,再到秦漢的古墓群,山西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滄桑巨變。  

而考古,就是那把打開這些塵封記憶的鑰匙。

近年來,山西努力打通文物考古、研究、保護、闡釋、展示的新鏈條,讓越來越多的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滿足公眾的多元文化需求,讓三晉文化的魅力綻放得更加璀璨。

從黃土高原到歷史深處——

考古人披荊斬棘喚醒“千年記憶”

山西考古,作為中國考古學的重要篇章,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更是被譽為“最早中國”的源頭之一,令人矚目。  

早在1978年,考古學家們便踏上了對陶寺遺址的發掘之旅,由此拉開了山西新石器時代考古的序幕。隨著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一座距今約4300年的古城遺址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座古城遺址不僅擁有規模宏大的宮殿區和布局嚴謹的墓葬區,還留存著豐富的生產生活遺跡,充分展現了先民們高超的建筑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進入21世紀,山西考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02年,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山西石窟寺考古與保護工作的深入,也為山西乃至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樹立了新的裡程碑。隨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應縣木塔等古代建筑的研究與保護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在老一輩考古學家的引領下,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投身到山西考古事業中。他們不畏艱難,勇於探索,逐漸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考古隊伍,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和嚴謹的研究工作,不斷揭示著山西文明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023年,山西各文物考古單位通力協作,大力開展了沁水八裡坪、襄汾陶寺、夏縣東下馮等重點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全年共實施發掘項目100余項,完成年度發掘面積75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勘探項目達912項,勘探面積超過3200萬平方米。各項工作的完成指數均創歷史新高,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重要成果。

此外,在2023年的國家級評選中,山西考古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榮獲“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榮譽﹔山西霍州窯遺址躋身“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同時,山西隰縣瓦窯坡春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保護修復項目成功入選“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案例”,興縣碧村遺址保護展示項目也入圍了“全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十佳案例”。這些榮譽和成果,無疑是對山西考古研究院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這些被喚醒的歷史文明,見証著一代代考古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們披荊斬棘,風餐露宿,用汗水和智慧書寫著山西考古的輝煌篇章。

從一鏟一土到文明探源——

考古聖地頻現“驚世發現”

秋日的山西,層林盡染。在一片片考古工地上,考古工作者們正手持手鏟,小心翼翼地刮面、畫線,尋找著歷史的痕跡。  

自從2013年高江濤成為陶寺遺址考古領隊以來,他走遍了陶寺的溝溝坎坎,見証了陶寺遺址很多重大的考古發現。他將陶寺遺址發掘的意義概括為“幾個點”:“陶寺是百年中國考古的亮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重要節點、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內涵特質的焦點……”

常年野外工作的高江濤,看起來有些滄桑,但隻要一說起陶寺,他總是神採飛揚。“考古隊現在有12個人,‘90后’是主力,還有兩個‘00后’,我是年紀最長的!”高江濤說,“未來,我們還要發掘陶寺遺址手工業作坊區,探索陶寺水系布局結構。”

這幾年,高江濤開始更多地思考陶寺遺址的開發利用。他坦言:“陶寺遺址公園建設和文旅發展起步有點晚。”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陶寺遺址,高江濤經常活躍在各種講座、研討會、展覽等活動上。

“今天,考古的外延越來越大,隻懂考古已經做不好考古。一個考古人,應該為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貢獻更多才智。”高江濤說。

“加強文博人才隊伍建設,是當下迫在眉睫的事情。不久前,山西省文物局與山西大學聯合組建成立了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培養更多年輕的考古人,扛起歷史責任,凝練具有山西特色重大課題,助力中國歷史文明研究再上新台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范文謙說。

近年來,山西考古工作者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夏商時期遺址的發掘中也取得了顯著成果。晉城沁水八裡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為研究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提供了重要材料﹔臨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組織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運城夏縣轅村新石器至夏商時期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這些遺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山西乃至全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也進一步証明了山西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

據了解,2023年,山西實施發掘項目160余項,完成年度發掘面積7.5萬平方米,各項工作的完成指數均創歷史新高。

“考古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我們會繼續開展沁水八裡坪、芮城坡頭、襄汾陶寺、夏縣東下馮等遺址考古工作,深化中華文明探源研究,促進考古成果轉化利用,服務文化強省戰略,為實証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作出山西新貢獻。”范文謙說。

一鏟一土撥開沉積的厚土,一方一寸顯露的考古成果,正持續回響著跨越千年的文明之音。

讓歷史與當下交相輝映——

打造文物保護利用“山西模式”

悠久的文明傳承,不僅是史書上的記載,更是這片土地上每一處遺跡、每一件文物的生動見証。遍布山西的考古遺跡,蘊含著聯結歷史與未來的密碼,也為我們提供了統籌經濟發展與文脈賡續的寶貴啟示。  

近年來,山西省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積極探索文物保護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徑。山西省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加強了對文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推動了文物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發展。

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歷經3年籌備建設,依托“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北齊徐顯秀墓原址而建,山西境內出土的太原婁睿墓、忻州九原崗墓、朔州水泉梁墓壁畫等均在此集中展示。

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文博研究員常一民是第一個看到壁畫的人。“順著手電筒的光往墓室看,壁畫色彩斑斕,跟剛畫出來的一樣。”時隔多年,他仍記得初見壁畫時的震撼。

20多年來,徐顯秀墓原址保護經過了發掘保護、修復保護、環境控制性保護、建館保護4個階段。從發掘開始,考古隊堅持保護第一,為原址保護創造了基礎條件。

2020年,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啟動建設。施工過程嚴格遵照最小干預原則,每一步都有專項方案,保証文物安全。墓葬周邊要建設止水帷幕,需要139根樁,每根18米深,為減少震動,全是人工挖孔。博物館建成后,恆溫恆濕,內設59個傳感器實時監測。

為了增強觀眾體驗感,博物館結合壁畫原件、數字化展項、互動游戲等多種展陳手段,打造了多個沉浸式體驗場景,營造“人在畫中游”的奇妙之旅。

2023年年底一經開館,游客從各地慕名而來,一睹千年壁畫的風採,趕上節假日,更是一票難求。

遺址廳是博物館重頭戲。透過玻璃,墓道、過洞、甬道清晰可見。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鏡,控制手柄前進,隻見威武的儀仗分列兩邊,樂伎奏響激昂胡樂,徐顯秀夫婦身著華服舉杯宴飲,氣氛熱烈。置身其間,北齊生活仿佛可觸可感。

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館長王江介紹,徐顯秀墓原址保護是中國考古遺址保護利用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對文物考古活化利用的有益嘗試。相信觀眾在視聽享受之余可以體會到文博人的辛苦付出。“在后期開放展覽過程中,還會進一步加強管理與監測,壁畫保護任重道遠,我們會盡全力守護好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文物保護方面,近年來,山西省實施了多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如平遙古城城牆修繕、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保護等,有效保護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山西省還加強了對文物安全的監管和防范,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文物安全保護體系。

此外,山西省還積極推動文物數字化建設,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打造數字化文物展示平台,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山西考古博物館作為山西考古的宣傳和展示“陣地”,獨具特色。“我們既關注考古工作重點,又結合時令、節日,精選庫房珍品進行展示,並通過省內外宣傳平台、展覽、講座等多種形式,第一時間分享最新考古成果,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歷史的魅力。”范文謙介紹說。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山西將勇擔歷史使命,以實際行動響應時代號召,奮力譜寫新時代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這份厚重,匯聚成一條流淌著山西文明的“歷史長河”,呈現在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上,鐫刻在北魏時期的石窟造像中,鑲嵌在唐代壁畫墓的絢麗圖景裡……通過一處處考古遺跡,人們深切地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透過一件件精美文物,人們愈發珍視文化血脈的延續。(記者王荔)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