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鄉村振興

從鄉村蝶變看“千萬工程”的高平實踐

2024年10月25日17:03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秋日的太行山,天高雲淡。長平大地,一場關於鄉村的改革從未停歇。

近年來,高平市真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真心實意為民服務、真金白銀投向農村、真抓實干打好基礎、真感實受注重成效,繪就了一幅城鄉美、產業興、群眾富的和美鄉村畫卷。

鏟住底板 人居環境美起來

“現在的環境是真好了,村裡干干淨淨、清清爽爽,讓人的心情也更好了。”

環境好,是這幾年高平老百姓對鄉村最直觀的感受。農家小院鱗次櫛比,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建寧鄉郭庄村,2024年高平市打造的精品示范村之一。村內一棵400多年樹齡的老槐樹見証了村庄的發展變遷。然而,大槐樹周邊的環境,卻破壞了村民們對家鄉美好的記憶,也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與村民的日常生活。“都是舊房子,破爛不堪。”在村裡住了一輩子的郭根旺,提起之前的情景,難掩失望。

如何能讓老槐樹重新煥發生機?如何能在“千萬工程”中先走一步?

“從人居環境提升開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文廣說。2021年,村裡啟動了老槐樹片區改造工程,拆違建、修道路、搞綠化,共拆出了9000多平方米土地,不僅建起了口袋公園、籃球場,還實施了整村的“三改”工程、網線入地工程和街道亮化工程,村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舒適。

郭庄村的蝶變故事在高平俯拾皆是。304個行政村皆從鄉村人居環境破局,梯次推進。

截至目前,高平市已拆除違建152萬平方米,騰出土地2725畝。自來水覆蓋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了91%。

文化賦能 村庄底蘊厚起來

“‘家風’一詞,始見於西晉潘岳的《家風詩》。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以自勉……”在寺庄鎮伯方村的傳統文化國學館,孩子們或漫步館內,聆聽歷史長河中的家風故事,或悠然而坐,和聖賢交流、與經典對話,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伯方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擁有古代廉吏畢振姬、好人畢臘英等人文資源。以“禮文化”為核心內容,伯方村打造了“一街兩館一基地”,形成了鄉村旅游新業態。

高平有61個中國傳統村落,古院、古建眾多。怎樣揚其長、補其短、去其亂,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與伯方村一樣,堅持打好文化牌,把沉睡的古文化、古資源喚醒,是高平的“法寶”。

“我們沿著太行一號公路轉了轉,發現高平的村都很有自己的特點,都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記憶點。”從長治自駕游而來的楊倩和家人道出了高平鄉村發展的“根”與“魂”。

村村一樣,村村又不一樣。一樣的是綠水青山,不一樣的則是文化風情。

在寺庄伯方,聽聽畢臘英的善舉﹔在喜鎮蘇庄,與心愛之人邂逅﹔在神農中廟,探訪八坊三十六院﹔在野川杜寨,回顧往昔崢嶸歲月……

因文而興,以人居環境起步,逐步延伸到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從填補生活設施短板,到打造特色文化名片,高平村有村味、鄉有鄉愁。

真金白銀 農民口袋鼓起來

造型、噴涂、接電路、裱糊……經過十幾種工序,根根鐵絲和色彩斑斕的綢布就變成了造型各異的花燈。

三甲鎮北庄村的花燈在高平市小有名氣,村裡有不少人都在花燈廠謀生。75歲的趙保弟就是其中一員。免費培訓、收入可觀,讓古稀之年的她找到了一份新的熱愛。

這些年,北庄村依托社火文化發展社火產業,創新推出各類社火節目和民俗表演,同時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強村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盤活周邊村落及本村彩燈工匠、社火團隊資源,打造了集服裝、道具、演出為一體的“社火超市”,真正讓“樂火”“樂”在百姓生活中,“火”在鄉村產業上,目前已有500多名村民通過社火產業實現了就業增收。

“千萬工程”,千條萬條,讓群眾受益是第一條。高平市每年把近50%的財政資金投向農業農村,在引導科興、國投、農投、文旅四大國企,投向農村、聯農帶農、讓利於民的基礎上,充分撬動民營企業、個人等各類社會資本流向農村,並以“五彩農業”、文旅康養等為帶動,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把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轉化為美麗經濟。

截至目前,高平8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50%以上的村達到100萬元。(張雪婧)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