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深度透視】走特優路 打創新牌

——聚焦“沁州黃”小米品牌成長脈絡

2024年11月08日08:46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沁州黃基地谷子正在收獲。

沁州黃基地谷子正在收獲。

“世界小米在中國,中國小米看山西,山西小米數沁州”。“沁州黃”小米自古以來就是皇家貢品,在晉東南一帶,流傳著“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換沁州黃”的民謠。在我省公布的首批66個“有機旱作·晉品”名單中,“沁州”牌沁州黃小米名列首位。 

近年來,沁縣將沁州黃小米產業作為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動沁州黃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以沁州黃小米為基礎產業,將小米深加工產品作為主導方向,集谷種繁育、基地種植、科研開發、產品加工、市場營銷於一體,成長為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谷子標准化生產示范區建設實施單位。“沁州”牌沁州黃小米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優質產品、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等殊榮﹔“沁州”注冊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以沁州黃小米為主要原料的谷之愛嬰幼兒米粉、藥食同源功能米粉等精深加工產品也備受歡迎。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確保一代名米永葆市場活力、持續造福鄉親、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當地不斷展示推廣“沁州黃”小米品牌形象,加大高科技產品研發力度,持續開發精深加工系列產品,快速推進小米主糧化發展進程,走出一條特優農產品高質量發展之路。

有機旱作種植,建好優質谷子基地

秋高氣爽日,正是收獲時。9月28日,慶祝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沁州黃小米大會在沁縣拉開帷幕,10萬畝谷子開鐮收獲。在定昌鎮東嶺頭村谷子種植基地,地頭的驅鳥器不時鳴叫,時刻為成熟的谷穗保駕護航。谷場旁邊的谷農們揮舞著打谷板,為這場收獲增加了更多的儀式感。  

村民王廣明早在幾天前就清理了地裡的灌溉管,以便於機械進地收獲。“現在種收谷子都是機械化了,一次能播4行,播種、鋪膜、滴灌、施肥一次完成,收獲的時候更省事。我除了種自己的十幾畝地之外,還在沁州黃公司季節性打工,每天掙七八十元。現在的日子好過著呢。”

王廣明今年64歲,身材精瘦,是個利索人。嫁到文水的女兒家裡養著牛,自己家的谷子收了之后,秸稈就運到女兒家給牛當飼料,一點也不浪費,實現了生態的綠色循環發展。

東嶺頭村海拔1100米,是理想的谷子種植地。近年來,沁州黃公司堅持質量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廣現代農業技術與傳統農藝相結合的有機旱作制度,五環聯動建設優質谷子原料基地,精心選擇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有獨特紅沙土壤、通風採光好的向陽地、坡嶺地進行種植。採取三年輪作、熏土漚肥、中耕除草、秋耕壯垡、糧藥間作等傳統農耕方式,以及寬壟密植半精量播種、寬窄行交叉種植和滲水地膜覆蓋機械穴播等現代先進旱作農業技術﹔在病虫害防治上實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有機農藥防治,確實保護好沁州名米種植淨土,為消費者提供有機、綠色產品。

“今年我們村集體的300多畝土地,和沁州黃公司簽訂了合同,公司提供化肥補貼、免費種子和服務,輪作過程中一年還補300元。年景不好的時候收購谷子都是保護價,老百姓收入穩定,都特別滿意。”東嶺頭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偉告訴記者,村裡的谷子是早春播谷子,可以有效實現秋雨冬雪春用,解決谷子春旱難以播種、難以保苗問題,用的是全生物降解滲水地膜旱作技術,病虫害相對少,產量增加10%以上。

“沁州黃”小米產業聯系著千家萬戶,公司董事長石耀武介紹:“我們聯合7家公司、18個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和部分谷子種植大戶,組建成立了沁州黃集團小米產業化聯合體,實現了聯合體內各方優勢互補和利益融合,推進了沁州黃谷子產業化經營、標准化管理、規模化種植。”

“對聯合體內的訂單谷子,我們都是以高於市場價格按不同等級優質優價全數收購,普通谷收購價每斤4元,有機谷每斤8元。基地嚴格實行統一規劃地塊、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配方施肥、統一訂單收購的管理方式,把有機、綠色的種植標准和技術規程落到實處。”公司基地部經理王峰表示。

目前,全縣已建成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認証基地31萬畝,三年一輪作,每年種植10萬畝左右。發展小米專業公司、農民合作社30多家,種植戶3萬多戶,小米年產量超過3萬噸,年產值達10億元,小米產業已成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持續科技創新,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相傳遠古時沁州是一片湖水,東南的檀山頂棲息著鳳凰。某年大旱,作物干枯,唯有鳳凰台幾株野谷長勢良好。從此人們在此播種,經年培育,谷子越來越圓潤晶瑩、香甜可口,人們相信這是鳳凰銜來的神種。  

遠古時期的鳳凰真假未知,如今沁州黃公司“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堅持科研攻關、培育優良谷種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近年來,公司聘請國家級、省級育種、植保、土肥等方面的專家成立專項科研小組進行良種選育,選擇不同品種、不同肥料、不同配方、不同地塊,大范圍開展優質谷子品種對比試驗、山西省區域品種對比試驗、雜交后代的選育試驗等一系列科研活動,成功選育優質、高產、抗旱、抗病性更強的“沁黃3號”,適合輕簡化種植的“沁黃4號”,以及香味更濃、顏色更黃的“沁黃5號”等優良品種。在保持沁州黃品種優勢的基礎上,解決了規模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春旱秋澇、產量不穩定,病虫害侵蝕,勞動強度大、用工投入多,質量難控制、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從源頭上保障了產品品質。

39歲的張君是公司的育種科研員,他說:“來公司15年了,參與育種工作七八年,負責與各級專家聯絡,國家谷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刁現民,山西農大教授韓淵懷都經常來指導並參與我們的育種科研工作。”

在沁州黃小米大會上,刁現民表示,山西小米品牌憑借其卓越的品質與市場認可度,始終佔據領先地位。沁州黃作為山西小米的杰出代表,更是以其優良的品質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全國市場上贏得了廣泛贊譽。

近年來,沁州黃公司最大的發展亮點就是立足科技創新,堅持市場導向,以沁州黃小米為主要原料開發適銷對路、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產品。這也是公司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最大,傾注時間、精力、心血最多的一個板塊。開展了八大課題研究,著力研發谷之愛嬰幼兒低敏米粉、兒童功能小米米粉、藥食同源功能米粉、五色谷物果蔬粉、小米挂面、小米桃酥、米糠油等深加工新產品,以及雜糧快熟粥產品。

2008年公司啟動深加工產品綜合開發項目一期工程——谷之愛嬰幼兒營養小米米粉,匯聚我國谷物專家、營養專家、嬰幼兒專家的集體智慧,建成了全國第一條全自動現代化年產1萬噸的谷之愛嬰幼兒營養小米米粉生產線,2011年成功推向全國市場,受到消費者和客商青睞。之后,又研制開發生產出含有紅棗、胡蘿卜、鈣鐵鋅等成分的沖乳和調糊兩大類別25個品項,實現了企業轉型、產業升級、產品換代,引領全國的小米產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

9月6日,公司技術開發部總監梁蘊濤告訴記者:“我們與中國農大、江南大學、山西農大等高等院校都有合作,八項研究課題均取得豐碩成果,其中,五色谷物果蔬粉、嬰幼兒低敏米粉產品已經上市,小米挂面、雜糧快熟粥產品正在進行中試和保質期測試,即將交付生產。”

傳承接續奮斗,名米實現高質高效

說起“沁州黃”的品牌發展之路,不得不提到耿聚平的名字。  

上世紀80年代,面對谷種嚴重退化、瀕臨滅絕的現狀,常年從事沁州黃研究的耿聚平女士主動請纓,承擔起了對沁州黃谷種“提純復壯”的工作,歷經6年,成功培育沁州黃84012、84017兩個谷子優良品系,打破了“不能下山、不能高產、不能施肥”的禁論,使沁州黃這一珍稀名品物種得以傳承,在1986年、1988年石家庄和洛陽召開的兩次全國賽米會上,沁州黃谷子新品系84012獲得冠軍,再現名米風採。

2000年,石耀武傳承了共產黨人耿聚平的初心,扛起了沁州黃發展的大旗,20余年艱苦摸索奮斗,以振興傳統品牌、推動沁州黃小米產業化為己任,走基地、訪農戶、下市場、搞科研、做培訓,不斷開拓新產品、探索現代市場模式,以匠心堅守品質,以良心打造品牌,實現了產品換代升級和企業轉型,把“沁州黃”打造成了全國馳名品牌。

回想創業經歷,石耀武感慨萬千:“當年沒有辦公場所,沒有銷售渠道,更沒有周轉資金,還欠著各種費用。為了貸款的事兒我跑前跑后,到處求人﹔為了開拓市場,我帶著銷售人員在北京住地下室幾十天,一天5塊錢吃兩碗面……”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如今的沁州黃小米已經香飄世界。谷之愛嬰幼兒營養小米米粉,獲得3項國家專利,被評為山西省著名商標、山西功能農產品品牌,產品銷售市場已覆蓋全國28個省(區、市)、200多個地級城市,終端銷售點達到1萬多個,並出口到美國、加拿大。

為確保沁州黃谷子一年四季品質不變,公司今年又建設庫容量5000噸、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的高標准低溫儲藏庫。公司總經理石磊說:“庫裡的谷子都是按鄉鎮、按地塊、按品種分類儲藏,谷子常年保持在-1℃—2℃的環境,杜絕了存放期間發生氧化,延長了谷子的生命周期和保鮮度。”

公司引進安裝了年加工2萬噸、自動化、全封閉、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小米加工生產線和兩條小米真空、充氮包裝自動化生產線,加工時要通過再次精選進行除塵、除雜,然后經過兩道礱谷程序,再進入四道碾米過程,最后經過進口色選機色選,整個加工、包裝過程在全封閉中進行,產品嚴格執行高於國家標准的加工精度,確保潔淨安全、健康綠色。同時,投巨資購置一整套國內最先進的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脂肪檢測儀等食品質量檢測、化驗、分析專用設備,成立了品控化驗檢測中心,從硬件設施上為提高產品質量創造了條件。

定昌鎮煙立村村民劉萬春,既是種植戶,又是公司的優秀基地管理員,“我負責400多畝地,每天都要騎著電動車把自己負責的地轉一遍,農戶種植中遇到的普通問題我都能指導,在谷子生長的關鍵階段,公司還會請專家來講課培訓。”

品牌要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打開市場是關鍵。

沁州黃公司通過持續改進產品包裝設計、與高端KA渠道深度合作等途徑拓展互聯網新零售領域,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展會、在我省各大旅游區打造體驗店、舉辦小米文化節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對品牌系列產品進行深度宣傳,線上線下雙線發力,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持續攀升,銷售額持續穩增,成為我省一張響當當的亮麗名片。

眾人拾柴火焰高。沁州黃小米品牌的成長離不開多方面的支持。

沁州黃公司被列為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實施單位,並獲得國家財政政策資金支持﹔沁縣連續三年出台推動沁州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有機基地每畝補助300元﹔2023年,沁縣入選我省谷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縣,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建設主體,獲得中央財政及各級資金3600多萬元,實施谷物藥食同源飲品開發及加工、小米品牌市場建設等項目﹔2023年,省農業農村廳整合資金支持公司建設3200畝谷子良種繁育基地,2024年建設谷子制種基地4000畝,2萬噸中老年營養小米粉生產線建設項目獲得亞行貸款包容性農業產業融合項目支持……

屢遭“花式”侵權,品牌保護如何有力有效

隨著“沁州黃”品牌的市場人氣高漲,各方“李鬼”也相繼粉墨登場,線上線下搭便車銷售、蹭品牌銷售等侵權事件頻發。

“我買到的‘沁州黃’小米正宗不正宗?”是消費者問得最多的問題。

而沁州黃公司也想知道除了自己的銷售點還有哪裡在賣所謂的“沁州黃”小米。

包裝袋被盜印是最常發生也是侵權成本最低的,盡管公司已經採取各種手段防偽,但是依然防不勝防。

“我們‘沁州黃’有機谷子三年一輪作,種植、管理成本很高,一斤有機谷子的全套種植成本至少得15元。但是有些電商平台打著我們的牌子一斤有機米賣12元,很明顯是假冒偽劣產品。”說起這個話題,石耀武深嘆一口氣,“維權過程中需要組織人員收集侵權証據,甚至跨區域打官司,這些年花在維權上的時間、精力、金錢不在少數,如果能將這些資源用於企業發展,企業會更壯大。”

沁州黃公司辦公室主任陳銘峰介紹:“不少無良商家模仿我們的商標字體,把‘沁州黃’寫成‘三心州黃’‘沁卅黃’,他們利用消費者的粗心大意,能賺一票是一票,嚴重損害了我們品牌的利益,對於我們來說,維權難度非常大。”

“沁州黃”小米品牌的打造,凝聚著政府、企業、專家、農戶諸多方面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品牌的受損,也許隻在一夕之間,隻在一個直播間的“坐享其成”。

雖然有多部法律法規綜合保護,但隨著電商平台和直播帶貨的蓬勃興起,網絡平台依然成為農業品牌侵權的重災區,對於品牌保護工作也提出了挑戰。

品牌受損會對整個農業產業鏈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保護農業品牌,不僅可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更重要的是促進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我省農業品牌化建設步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省有綠色有機農產品2125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176個,153個優質農產品錄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位列全國第10。

如何進一步保護好品牌產品尤其是名牌產品,加強區域公用品牌使用授權管理是必選項。

山西省品牌研究會秘書長田德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農產品產地防偽溯源碼和注冊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等構成了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保護基礎。面對新的消費環境,我認為在運用法律保護、政策文件完善為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的同時,要通過提高消費者品牌認知、品牌創建者自主品牌培育理念,以及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來加強品牌保護。首先,要培育和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品牌的認知度,營造科學公平公正的消費環境﹔其次,引導品牌創建者培育自主品牌意識,通過差異化品牌戰略佔領市場﹔再則,就是利用行業商協會等社會力量為農產品品牌保護和規范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公益維權。”(記者王秀娟)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