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走進陶寺遺址博物館 見証4300多年前的輝煌文明 

人民網記者 董童
2024年11月12日11:55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數字復原、現代化展陳、實物展示......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博物館於今日正式開館,展出陶寺出土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到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

館內設有“文明蘊化”“煌煌都邑”“早期國家”3個基本陳列單元,“陶寺考古”“臨時展陳”2個專題展覽和1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

陶寺遺址博物館開館儀式現場。人民網 盧鵬宇攝

陶寺遺址博物館開館儀式現場。人民網 盧鵬宇攝

陶寺遺址博物館大廳。人民網 張超寧攝

陶寺遺址博物館大廳。人民網 張超寧攝

據了解,陶寺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發現於1958年,正式科學發掘則始於1978年,迄今已有46年,先后出土各類文物5500余件,取得許多突破性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遺址”之一,陶寺遺址是實証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點,是早期中國的代表性遺址。

“今天共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貴文物,陶寺遺址出土的核心文物‘龍盤(彩繪蟠龍紋陶盤)’也在其中,”陶寺遺址博物館講解員李思敏介紹,陶寺遺址共出土龍盤4件,紋飾均是蟠龍。陶寺龍紋為探索中華民族龍圖騰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彩繪蟠龍紋陶盤。人民網 盧鵬宇攝

彩繪蟠龍紋陶盤。人民網 盧鵬宇攝

在“煌煌都邑”陳列單元,展館利用數字復原、現代化展陳與實物展示等多種手段,向觀眾展示4000多年前探索宇宙的天文設施——觀象台、圭表、銅齒輪、沙漏,陶寺先民們推算節氣、制定歷法,已經有了一整套年、月、日、時的計時系統。

陶寺遺址博物館的觀象台復原場景

陶寺遺址博物館的觀象台復原場景。人民網 張超寧攝

陶寺遺址出土的圭尺。人民網 張超寧攝

陶寺遺址出土的圭尺。人民網 盧鵬宇攝

在“早期國家”陳列單元,規模空前的城址、氣勢恢宏的宮殿、秩序井然的分區布局、考古發掘的“倉儲”窖穴、等級分明的墓葬躍然入目。“研究發現,陶寺文化時期已經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劃分,初步具備了早期國家的形態。”陶寺遺址博物館講解員曹慧惠介紹,陶寺遺址出土的包括陶、玉、石、漆、銅等各種材質的禮儀用器,也表明在距今4300多年前,陶寺的統治者已經“以禮治國”,初步形成了禮制與禮樂文明,這是陶寺文明最大的特點之一。

陶寺出土的各類彩陶器。人民網 張超寧攝

陶寺出土的各類彩陶器。人民網 盧鵬宇攝

在優厚的物質條件基礎上,陶寺先民們開始追求“藝術之美”,展廳裡,銅蟾蜍片飾、綠鬆石鑲嵌腕飾以及造型各異的陶器、玉器、漆木器集中亮相,部分陶器及漆木器器表之上被繪以各式各色紋樣,彰顯著陶寺先民紛繁多彩的物質生活與對精神文明的追求。

陶寺出土的各類綠鬆石和玉石飾品。人民網 張超寧攝

陶寺出土的各類綠鬆石和玉石飾品。人民網 張超寧攝

(責編:董童、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