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沖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一線見聞】踩足油門再加速
——運城聚焦制造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永濟藍科途研發的5微米鋰電池薄膜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核心供應鏈﹔廈門建發漿紙集團在臨猗紙業園投資20億元打造百億紙業產業﹔聚集電子屏、芯片等高新科技產品的運城清控電子信息產業園即將運營……進入11月以來,以制造業為主的運城各大產業園區正加足馬力,沖刺全年目標。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運城市聚焦制造業,緊盯短板弱項,拿出實招硬招,迎難而上,踩足油門,不斷加速再加速。今年前三季度,運城市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高於省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在全省排名第三。
優化營商環境 搶抓項目激活力
隨著巨大吊臂的自動抬升,一袋袋鐵合金粉被精准投運至生產線上。山西東睦磁電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磁敏感材料項目現場,數條生產線同時開工作業,經過包覆、混合處理、模壓成型等程序,一件件金屬軟磁粉芯“智”造出來。東睦磁電綜合部部長姚雷說:“是臨猗工科局的‘全代辦’服務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目前,項目已完成2.5億元投資,累計實現產值1.7億元。”
企業進了門,就是自家人。在運城,“一條龍”全程代辦服務和為企業制定“一對一”服務方案已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標配,實現了服務時段“全天候”、服務范圍“全周期”、服務渠道“全貫通”,確保企業從簽約到落地、從建設到投產都是“最快”。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代辦”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了“四証同發”服務模式,通過“開心辦”微信小程序,實現高頻事項“指尖辦”,提升“全代辦”服務便利化、數字化水平,為企業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有諾必踐,在這裡感受到了當地對企業濃濃的關懷。”山楂樹下(運城)果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歡,為運城經開區管委會及工作人員王光英點贊。自開工以來,這名工作人員全程駐扎、全程跟進,隨時掌握企業建設進度,幫助企業克服難題。據了解,公司將在年后正式投產,果汁產量達30萬噸,產值達4億元。
良禽擇木而棲。絳縣經濟開發區先后引進山西廣馨生物科技公司、山西博瑞達公司等高新企業,對接和利用停產企業閑置資產,提高企業從建設到投產的速度和效率。據悉,絳縣經開區已盤活12家“僵尸企業”,產值達25億元。
一系列的“寵企”式服務,打造出一片資金流、技術流競相匯聚的投資“窪地”。今年以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29.2億元,同比增長0.7%。
加快自主創新 新興產業增動力
隻有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才能增強企業的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
如今在運城,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加快創新升級的步伐。山西宏安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智能礦山數字孿生綜合管控平台,實現智能礦山建設﹔山西科宇年產20萬套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匣缽項目的自動化擠壓成型系統、焙燒自動化編解組系統為行業帶來技術革新……企業主動“擁抱”智能科技,讓智能制造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在華北地區最大的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永濟藍科途鋰電池隔膜生產車間的生產線上,聚乙烯粉末被拉伸成5微米的薄膜,雖然它僅有A4紙厚度的1/20,但強度是市場主流隔膜的1.5倍。“我們研發的隔膜越來越薄但也越來越強,備受鋰電池龍頭制造商的青睞,僅5微米薄膜每月為寧德時代供貨4500平方米。”藍科途負責人杜躍剛說。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才能鍛造產業競爭新優勢。”運城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白根虎介紹,近年來,運城充分發揮地標牽引作用,推動“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成形成勢,帶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穩步發展。截至9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戰新產業完成增加值102.2億元,佔規上工業總量的23.4%。其中,“合汽生材”增加值完成76.1億元,佔到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的74.4%。
記者了解到,今年運城共實施總投資1000億元以上的300余個制造業重點項目,運城制版有限公司新建凹版印刷電子雕刻版輥及壓紋版輥自動化智能制造生產線一期、証道新能源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國森彩印年產5000噸新材料醫藥包裝材料生產線等60余個項目建成投產,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動園區建設 專精發展聚合力
永濟光電產業園打造百億級光電產業集群﹔臨猗生活用紙消費品特色園區入選我省首批13家省級消費品特色園區﹔“晉創谷·運城”完成建設,先行入駐11家企業……在運城,一批專業化產業園區正在蓄勢崛起。
專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要素的天然集聚地,也是沖刺全年經濟目標的關鍵發力點。運城各地充分發揮專業園區的戰略優勢、資源優勢,在“專”“新”“精”上做出大文章。
永濟市打造光電、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環保新材料、電容器5大新興制造業園區,引進45個項目,總投資達300億元﹔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清控創新基地、清控裝備制造產業園、清控電子信息產業園等5大園區建設,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入駐300余家企業﹔臨猗縣錨定智能制造、智能裝備、新材料和輕紡產業,建設電子產品產業、粉末冶金產業、造紙產業等園區,入駐企業約85家,總產值超過100億元……
建設專業園區,對於入駐企業來說,不但可以因共享生產要素而降低成本,更可以因產業鏈聚集而增效,以及上中下游的配套、服務和合作,實現“1+1>2”的效應。對於招商引資來說,能夠精准對接產業項目,相向而行,實現雙贏。
臨猗縣粉末冶金產業園區內,東睦磁電和鑫晟新材料、東睦華晟等粉末冶金企業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條,原材料供應做到了“足不出園”。東睦華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僅原材料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約近千萬元。
運城清控電子信息產業園內,塔吊林立,12幢多層廠房、1幢研發樓已全部封頂。這座由運城經濟開發區量身打造的集商務辦公、科研中心、展覽展示、公共配套等功能於一體的園區,可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物業管理服務、科技創新服務。
“企業按自身需要進行簡單裝修后即可‘拎包入住’,我們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提供一切便利。”產業園招商負責人文虎說,目前園區已簽約入駐4家企業,其中,新入駐的深圳新融電子有限公司已開始安裝設備,年底實現投產,每年將為園區帶來6億—8億元的產值。(李寧波、郭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