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陶寺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
汾河之畔,探尋文明密碼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10 版)
陶寺遺址博物館“文明蘊化”基本陳列單元展示區。 |
山西襄汾,汾河之畔,籌建近3年的陶寺遺址博物館11月12日正式開館。從空中俯瞰,外觀呈現一個“中”字,象征著陶寺遺址考古發掘對探源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
陶寺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距今約4300年至3900年,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代表性遺址之一。陶寺遺址博物館展出了哪些珍貴文物?重大考古成果蘊含著怎樣的中華文明密碼?
展出230件(套)珍貴文物
陶寺遺址博物館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設的一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設有“文明蘊化”“煌煌都邑”“早期國家”3個基本陳列單元、2個專題展覽以及1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全景式展示陶寺遺址在城址規劃營建、手工業制造、藝術創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此次博物館集中展出陶器、玉器、銅器、漆木器等文物230件(套)。陶寺遺址出土的重要文物圭尺首次公開亮相,這是一件黑、綠、紅三色相間的漆木杆,應是中國古代主流的天文歷法觀測儀器。
彩繪蟠龍紋陶盤也是明星展品,此盤褐色胎,內壁以紅、白兩色彩繪蟠龍紋。“陶寺遺址共出土過4件龍盤,陶寺龍紋為探索中華民族龍圖騰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陶寺遺址博物館講解員李思敏介紹。
利用數字技術增強體驗感,是展陳的一大特色。在禮樂文明展區,擺放著鼉鼓、土鼓、石磬、銅鈴等文物和復原物,激活多媒體設備,便能聆聽來自幾千年前的悠揚樂音。陶寺遺址從歷史中“走”出來,在光影中“活”起來。
46年發掘,揭開早期都邑神秘面紗
陶寺遺址1958年被發現,1978年正式開始發掘。46年來,大型墓地、28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氣勢恢宏的宮城宮殿基址等先后被發現,共出土文物5500多件,一個沉睡於地下數千年的都邑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
站在陶寺遺址的觀象台遺跡復原互動裝置觀測點,隨著季節變換,可以看到太陽從不同的觀測縫升起。在陶寺遺址中期小城內考古發現的大型夯土建筑觀象台,很可能正是古代文獻中所言觀象台遺跡,具有系統的觀象授時功用,能觀測到20個節令,這些節令與當時的氣候變化、農事、節日相聯系。先民觀象授時,便能根據節令進行農耕種植。
除了觀象台,展廳還展出了圭表、銅齒輪形器、沙漏等文物和復原物,有學者推測,陶寺先民已能推算節氣、制定歷法,精准管理時間與空間。
展廳裡,陶寺遺址出土的綠鬆石鑲嵌腕飾、銅鈴等各種材質的禮樂用器十分精美。“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墓葬出現鼉鼓、土鼓、石磬等固定組合、固定數量、固定位置的現象,反映禮樂制度初步形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陶寺考古隊領隊高江濤介紹。
進入21世紀尤其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以來,陶寺遺址確定了中期大城址、宮殿區及宮城、倉儲區、手工業作坊區、中期大型墓地等重要遺跡,陶寺遺址作為都城的構成要素和特征更加顯現出來。“這些發現生動表明,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進入新的重要階段,陶寺早、中期聚落已經初步具備早期國家特征。”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介紹。
實証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陶寺文明在中華文明脈絡中有何獨特地位和深遠影響?12日下午,陶寺文化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討會舉辦,30余名考古文博專家齊聚探討。
“大規模的城址、宮殿建筑,出土的玉器、銅器以及寫有文字的一些文物,都可以証明,在距今4300年前后,在黃河中游地區有高度發達的文化。”良渚博物院院長徐天進表示。“陶寺文明是中華文明由多元邁向一體過程的關鍵之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海表示。
專家認為,陶寺遺址是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中的重要節點,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收並蓄、連綿不絕特質的有力實証和生動寫照。
陶寺遺址自“十一五”以來一直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庫,陶寺考古遺址公園2017年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並且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點項目。據介紹,當地接下來將持續推進陶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示范區、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寺文化藝術創意園等規劃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