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看,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深聚焦)

——探訪中小學課間15分鐘

本報記者 閆伊喬
2024年12月01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育才學校操場上,學生在大課間時段練習跳遠(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貴州黔西市協和鎮石人小學的陽光課間時段,學生進行五人持杆跑游戲。
  周訓超攝(人民視覺)

  初冬的北京,藍天如洗、白雲輕飛。

  “丁零零……”下課鈴響起,北京市西城區育翔小學陽光校區三年級學生林雨軒像小鳥般“飛”向操場。“我和同學約好要比賽摸高!我們還可以投沙包、跳格子,能玩的游戲特別多。”林雨軒興奮地說。

  今年秋季新學期起,林雨軒和同學們的課程表有了新變化:北京市教委對義務教育學校課間安排做出整體統籌優化,要求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

  “學校在保証上下學時間不變的前提下,對學生在校時間進行結構調整,上課時間採用長短課結合的整體設計,為課間勻出時長,將部分課間由原先的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育翔小學德育主任谷豐告訴記者。

  一段時間以來,“把課間還給孩子”成為廣受關注的話題。除北京外,多地中小學也探索推行課間15分鐘,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5分鐘的“微改革”帶來哪些變化?孩子們體驗如何?探索背后,有哪些深層次的思考?記者進行了採訪。

  走出去  動起來

  不當“小胖墩”,不戴“小眼鏡”

  上午9點,山東青島市李滄區東川路小學進入當天第一個課間。五年級學生王珈慧“聞鈴而動”,抱起足球,沖向操場。

  “多出5分鐘后,時間更充裕,我們就可以組織一場小型對抗賽了,或是進行一些足球技巧的專項練習。”“快來!快來!”跟記者的話還沒說完,王珈慧便被身旁的同學叫回球場。奔跑、傳球、射門,足球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歡呼聲、加油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在酣暢淋漓的運動中,釋放激情、放鬆身心、體會快樂。

  提起課間,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學生們三五成群,歡聲笑語的場景。但隨著生源增加、班級數量增多,部分學校的人均活動場地變得緊張。或出於安全考慮,或遇上老師下課拖堂等因素,留給學生課間活動的時間相對變少。近年來,在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呼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破解“課間圈養”問題,適當延長中小學課間時間。

  讓學生走出教室,向“小胖墩”“小眼鏡”說不,李滄區作出調整。2023年秋季學期,課間15分鐘改革在4所學校試點,隨后推廣至全區小學。

  “我們不僅將每個課間都延長至15分鐘,還保障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時間不少於100分鐘。此外,上下午各安排5分鐘的眼保健操時間,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李滄區東川路小學校長張惠嬈說。

  落實效果如何?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體衛藝科負責人柳山鬆分享了一組數據:2024年,全區小學生體質監測優良率同比提升了8個百分點,近視率降低了4個百分點,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升。

  在江蘇無錫市新吳區,課間15分鐘也為同學們帶來變化。

  下午3點15分是新吳實驗中學放學前的最后一個課間,伴著清脆悅耳的下課鈴聲,同學們從教學樓魚貫而出。“172,173……”數十根彩色跳繩在空中劃出絢麗弧線。在同學們的助威聲中,初一學生楊悅希刷新了1分鐘跳繩的個人紀錄。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間練習,原本對跳繩並不擅長的楊悅希一次次突破了自己。“孩子的笑容更多了,人也自信了起來。”在楊悅希媽媽看來,延長課間是切實以學生為中心的考量。

  “課間與課堂、休息與學習,應形成一張一弛的配合。”新吳實驗中學校長耿峰認為,“如果大腦得不到放鬆、身體得不到舒展,長時間憋在室內,學習效率可能會打折扣,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在各地,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走出去、動起來,強健體魄、愉悅身心。寧夏中衛市第一小學的學生們抖空竹、滾鐵環,體驗傳統體育項目﹔陝西西安市雁塔區科創路小學增設兒童跨欄架、敏捷梯等運動器材,同學們競相學習新技能﹔北京市平谷區東高村學校鼓勵教師與學生一同游戲和運動,以此增進師生感情……

  有的玩  玩得好

  豐富課間15分鐘的“打開方式”

  “水星蹲,水星蹲,水星蹲完土星蹲……”操場的角落傳來熟悉的口令聲,不少學生正在做游戲。這是記者在育翔小學陽光校區看到的場景。大家圍成一圈,站在圓形星球圖案中,齊心協力,共同闖關。圓圈外還有不少排隊的同學,一個個探著小腦袋,時刻關注著游戲進度。

  如何利用有限空間,讓同學玩得盡興?谷豐介紹:“老師們集思廣益,用彩色線條和色塊將操場劃分成不同區域,設計了‘蘿卜蹲’‘跳跳蛙’等數十種游戲,校園各個角落被巧妙利用,每一寸空間都縈繞著歡聲笑語。”

  山西太原市杏花嶺區新建路小學同樣面臨場地受限的難題。學校樓層高,走廊狹窄,“一擁而下”容易造成擁堵。怎樣用好課間15分鐘,讓學生從容地進行課間活動?

  “學校採用‘錯峰出行’的方式,將全校班級分為單雙數班,鼓勵同學們分區分批充分運動。”新建路小學校長馮荷霞說。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無論是戶外的蹦跳玩耍、大汗淋漓,還是室內的興趣活動、閉目養神,都是課間15分鐘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物理課上學習“長度測量”章節后,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學校初一年級的同學們被布置了一項課后任務:利用手中的刻度尺,測量教學樓1層到2層的高度。下課鈴一響,幾個同學便迫不及待拿出筆記本和工具,對照老師給出的測量方法一一嘗試。

  該校黨總支書記周娜介紹,開學之初,學校面向全校師生開展“我的課間我做主”活動,推出了休閑體育類、探索發現類、提升素養類、實踐動手類、社交互動類等5類課間活動,讓學生成為課間的主人,讓校園空間成為他們探索未知、展示自我的舞台。

  許多學校設置了多樣的活動場所,打造動靜相宜的課間:福建泉州市鯉城區培新中心小學開設“歡樂耕園”,讓學生感受勞動耕耘的樂趣﹔北京市朝陽區白家庄小學設計益智活動區,通過七巧板、五子棋等游戲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遼寧錦州市凌河區解放小學用心打造校園文化長廊、美術作品展覽區、讀書角,讓校園處處有風景,使學生們在課間獲得滋養與成長……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處處長周凱介紹,今年秋季學期,北京市開展了義務教育學校“課間一刻鐘”專項督導,請學生提出課間最想做什麼,各校結合學生需求進行設計。“近期,北京市教委組織開展了‘課間一刻鐘’專題培訓市級示范性培訓,未來還將探索把‘課間一刻鐘’活動設計納入教師基本功要求。”周凱說。

  有保障  更放心

  把完整的課間留給學生

  新學期伊始,北京市第八中學初中部的同學驚喜地發現,學校的下課鈴從原先單調的鈴聲改為舒緩且節奏感較強的音樂聲,時長也從22秒延長到33秒。

  “這是為了提醒老師及時下課。”談到課間15分鐘帶來的變化,北京市第八中學副校長耿曉東說,“不佔用學生課間時間、杜絕拖堂等理念,已經成為全校老師的共識。”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發文或發出倡議,要求老師按時下課,不得擠佔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嚴禁阻止學生走出教室。

  “為課間多勻出5分鐘時間,看似簡單,卻也考驗學校的管理安排和老師的教學智慧。”耿曉東說,“學校組織集體備課,幫助老師高效組織課堂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從而把完整的課間時間留給學生。”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院長潘建芬表示:“短短5分鐘的延長,背后實則是育人的導向。課堂與課間從來不是‘割裂’的兩面,學校要像重視課堂一樣重視課間,做好時間管理的‘加減法’,促進課間活動‘量質齊升’。”

  採訪中,有老師坦言,保障學生人身安全,是設置課間活動時必須考量的因素。

  北京市豐台區外國語學校自2021年便開始實行課間15分鐘,校長劉忠毅坦言,確保校園安全至關重要。

  在井蓋下安裝防護網,在活動區鋪上軟墊,將單雙杠底端埋到地下較深的位置、確保穩固……一系列措施讓孩子們在課間15分鐘得到安全保障。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之間你追我趕、磕磕碰碰,都很正常。”劉忠毅介紹,學校的入學第一課就是教學生如何安全地玩,並要求一年級外出活動的第一個月裡老師要全程監督,從源頭上降低學生課間活動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不少學校作出探索:北京市順義區教委通過線上視頻融合系統,加強對下課時間、學生走出教室情況、游戲活動情況等方面的觀察,促進學校規范管理﹔貴州貴陽市環西小學老師值守在教學樓樓道、樓層拐角和操場各處,保障學生課間活動安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大路第一小學教師紛紛加入課間活動,擔任游戲裁判,為學生講解規則……

  “課間從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雖然是個‘小切口’,但意義非常重大。”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放在首位,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進一步強化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1日 第5 版)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