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小醫生” 村民“大依靠”
近年來,我省以鄉村醫療衛生固本強基行動為抓手,千方百計兜牢基層服務“網底”。在這一過程中,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踐行醫者使命初心,努力做好群眾健康的維護者、健康知識的傳播者、醫學人文的踐行者。近段時間,記者擷取了其中幾位鄉村醫生的感人故事,彰顯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始終堅守平凡崗位,全心全意守護當地群眾健康的風採。
醫者父母心能幫就要幫
王文吉是長治市平順縣東寺頭鄉七子溝村村醫,他今年58歲,膚色黝黑,言語質朴,在這個山溝溝裡,一條行醫的路,他已經走了40年。 王文吉告訴記者:“從初中畢業到跟著父親學中醫至今,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想當好一名鄉村醫生,不但要有一身精湛的技術,而且還需要一種不辭辛勞、為民服務的情懷與初衷,也隻有這樣才能為村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王文吉工作的地域內自然村落多,山路崎嶇不平,去較近的村民家需要20分鐘,去較遠的村民家需要40多分鐘。去年,平順縣衛體局為了解決鄉村醫生上門診療服務路途遠的問題,給每個村免費配備了一輛電動自行車,切實解決了村醫們入戶遠的問題,也使王文吉和同事們能夠及時便捷地為群眾提供上門健康服務。
10月中旬的一天,王文吉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時,到了村民王長有家,看見他躺在床上一副痛苦面容。王長有發著高燒,咳嗽,身痛,渾身發冷寒戰。王文吉認真分析病情,確診是病毒性感冒,於是馬上給予患者物理降溫,並對症治療,待患者病情平穩后,才放心離開。這樣的事情對於王文吉來說,只是從醫路上的一件平凡小事,對於村民來說,他的好都記在了心裡。
王文吉深知,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醫術,更要有對村民深沉的愛。他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能,力求為村民提供最有效的治療。無論是常見的感冒發燒,還是復雜的地方病,他都能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醫術給予恰當的治療。同時,他還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向村民普及疾病預防知識,引導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常說:“醫者父母心,能幫一把是一把。”在無數次緊急救治中,他不顧個人安危,深夜出診,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每一位村民。
默默堅守在黃河之畔
張普琴,這位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衛生院的守護者,在黃河之畔已默默奉獻二十五載。黃河,那奔騰不息、雄渾壯闊的力量,如同一股無形的精神源泉,深深地感染著她。 1999年,張普琴來到吉縣壺口鎮衛生院工作。2013年,她成功考入了吉縣人民醫院。但因心系壺口百姓,她毅然放棄了縣醫院更好的條件,又回到了壺口鎮衛生院。“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鄉親,都是我心中難以割舍的牽挂。”張普琴說。
多年前,壺口鎮南塬村村民袁五榮和妻子被糖尿病、高血壓深深困擾著,病痛如沉重的枷鎖,讓他們的生活陷入困境。就在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的時候,張普琴來到了他們身邊。她面帶微笑,眼神中滿是關切,輕聲細語地詢問著病情,那溫柔的聲音仿佛能撫平所有的痛苦。那一刻,袁五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張普琴的耐心和溫柔,讓袁五榮滿心敬佩,也成為了他們一家在病痛中的堅實依靠。如今,袁五榮和妻子遵循醫囑生活,病情得到了極大改善。
作為基層醫生,張普琴保持著手機24小時不關機,全鎮絕大多數的人留著她的電話。她說:“每當成功救治一位患者,看到患者及其家屬臉上洋溢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我的心中便會涌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衛生院,距離黃河壺口瀑布景區4公裡左右。在這裡,張普琴不僅要守護當地村民健康,更要做好游客的醫療服務保障工作。20多年來,黃河壺口瀑布景區無一例患者因治療搶救不及時而導致不良后果。
每逢節假日,張普琴都會主動要求值班值守,至今已參與處置了1000多起緊急突發醫療事件。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她在2017年擔起了壺口鎮衛生院院長的重任。對於衛生院的未來,張普琴有著清晰的規劃。她深知當地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渴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著手計劃引進先進醫療設備,與高水平醫院的合作交流,努力建立便捷的轉診和遠程醫療機制,讓壺口鎮上的居民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張普琴說:“我熱愛我的家鄉,看著鄉親們淳朴的笑容,感受著他們對健康的渴望,我心中的責任感愈發強烈。”
用心呵護每一個生命
在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中心衛生院內,常常坐滿了前來看病的患者,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忙到下午1點、2點,是這裡的院長劉貴平工作的常態。
1981年,劉貴平開始參加工作,40多年來一直扎根於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他逐漸成長為頗有影響力的地方名醫,尤其能夠熟練診治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健康。2007年,劉貴平剛調任巨城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時,衛生院內條件簡陋,設備落后老舊,職工思想渙散,幾乎無人求醫。引人才、提技術、優服務……經過一系列改革,這裡已然脫胎換骨,年門診人數高達15000多人,成為全國聞名的鄉鎮樣板衛生院。而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后,劉貴平功不可沒。
在衛生院裡,每年都有很多農村患者前來住院治療。劉貴平待患者如家人一般,用心去呵護每一個生命。有一次,一位病情嚴重的農村病人急需轉院治療,可患者家屬一時交不了押金,急得團團轉。劉貴平二話不說,直接自掏腰包為他們墊付,解了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情在劉貴平的從醫生涯中數不勝數。
劉貴平的手機,365天從未關機。無論是在寂靜的深夜,還是在忙碌的白天,隻要電話鈴聲響起,他都會立刻打起精神,准備為村民服務。他說:“隻要村民需要我,不管幾點來醫院,我都一定讓他們能看上病。”
巨城鎮巨城村村民劉軍平感慨地說:“家裡人身體有不舒服,劉醫生都會認真問診和治療。每次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和親切的笑容,我們就覺得心裡特別踏實。他就是我們村民健康的‘保護神’。”(記者秦洋 通訊員郝東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