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選好配強“領頭羊”
——大同市創新選派小區黨支部書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去年開始,我們小區院裡路平了、燈亮了,還新修了帶狀花園。過去每到下雨就滿院泥濘的景象一去不復返,現在我們生活得很舒心!”12月2日,大同市平城區御河街道的梧桐苑小區居民劉艷婷高興地對記者描述著小區環境這兩年的改變,而這些變化與小區新成立的黨支部密不可分。
近年來,小區黨建作為城市基層黨建領域的重要著力點,在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受小區居民人員結構復雜、業主與物業矛盾突出、社區力量薄弱等因素影響,小區黨支部普遍存在實體化運行難、建設不規范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基層治理。
2023年以來,大同市前瞻謀劃、精准突破,聚焦城市基層領域“為馬賦能”,選派295名市縣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到居住地小區全脫產擔任黨支部書記,走出了一條“壯馬輕車”新路。
以全脫產方式“回家”
——破解“小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行難”困境
“小區是城市的最小細胞,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果的晴雨表,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作用至關重要。”大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奇楠介紹說,大同市在普遍建立小區黨支部后發現,部分“功能性”小區黨支部及書記的凝聚帶頭作用發揮有限,甚至部分小區因書記崗位無人可選,導致黨支部難以成立。
該市以原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擔任過小區臨時黨支部成員的黨員、臨近退休的黨員、剛退休的黨員等為主,擇優選派小區黨支部書記。特別是今年,在市級示范選派17名市直機關單位黨員到小區全脫產任職的基礎上,聯動指導各縣區先后分8批共選派278名黨員(佔全市比例25.58%),到早期成立的小區黨支部擔任支部書記。
“過去,群眾不理解我們的難處,我們也不能及時了解大家的需求。自從小區黨支部開始收集大家意見,小區黨支部就成了小區居民的話事人,我們與居民之間的溝通變得格外順暢,就像搭了一座連通橋,現在居民對我們的態度也好了,物業費繳納比例明顯提升了。”平城區梧桐苑物業站經理丁海濱坦言。
“作為基層黨員干部,首要的就是要堅持好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原則。我們建立小區黨組織,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選好配強一個稱職的黨支部書記,就能發動、帶領更多的黨員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平城區水泊寺街道黨工委書記馬雁驍說。
以主人翁視角當“書記”
——破解“小區黨支部服務群眾虛化傾向”難題
大同市在選派工作中,創新提出了“優先派到居住地小區任職”的辦法,對確難實現的,原則上要結合個人意願在鄰近小區或居住地所在社區范圍內任職,符合條件的可按有關程序兼任小區業委會(物管會)主任。
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大力倡導離退休黨員“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積極參與小區黨建工作,各街道和社區也積極動員小區中能力強、有威望、人品好的118名離退休黨員和48名即將退休的黨員,在本小區“就地轉化亮身份、換裝上崗抓服務”,極大縮短了干群距離、提高了辦事服務效率。截至目前,該市各個小區黨支部已為小區居民解難題、辦實事5600多件。
“我在這個小區住了三十多年,原先疫情發生的時候就主動請纓擔任了小區黨員突擊隊隊長,與大家結下了深厚友誼。臨退休前幾個月,聽說組織部門號召我們這些突擊隊隊長回小區當書記,鄰居們紛紛鼓勵我,單位、家人也都支持我回來繼續發光發熱。我干就要干出個樣子,決不辜負組織信任和群眾期盼。”平城區開源街道三醫院與檢察院家屬院小區黨支部書記邵啟山對記者說。
馬雁驍告訴記者,水泊寺街道各小區黨組織成立后,有效發動了小區黨組織、包聯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物管會)多方資源,先后建立起了37個小區黨群服務站,同步完善了小區居民議事會、紅白事理事會等制度,搭建了高效的協商議事平台,為小區居民解決了不少在過去比較棘手的老問題。
以單位人身份“援建”
——破解“小區黨支部建設不規范”瓶頸
小區建立支部、配齊班子后,必須規范運行、后繼有力,才能確保基層治理常態、長效。“從以往實踐看,社區黨員、居民黨員等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因時間、經歷、專業性等,很難規范做好小區黨支部‘三會一課’、民主評議等工作。”趙奇楠告訴記者,小區成立黨支部后,基層普遍反映,小區支部建設過程中資源不多、支撐不足的弊端較為明顯。
為此,大同市結合基層提出的實際需求,擇優選派163名黨性意識強、熟悉黨務工作且有相關經歷的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既利用“單位人”優勢經驗規范小區支部建設,同時高效利用派出單位資源開展“三聯一進”,即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資源聯享、主題黨日進社區,有力推動了機關黨建、社區黨建優勢互補、互聯共建。
“小區黨建陣地建在居民家門口,是打通干群關系‘最后一米’的關鍵所在。”邵啟山告訴記者,自他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后,已對接與小區有關聯的單位19家,通過一系列的聯幫聯建活動,像老舊小區改造、業委會組建、居民日常醫療保健等都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認可。
據了解,在市、區兩級組織部門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60家單位與702個社區(小區)開展聯幫聯建活動3746場,實施共建項目501個,直接服務群眾7.3萬多人。(記者趙志成 通訊員段進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