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西壺化集團:黨建幫扶 為鄉村振興聚勢賦能

2024年12月15日08:3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汽車緩緩行駛在盤山路上,尚未消融的積雪被輾得沙沙作響。冬日暖陽穿過薄霧,洒在農舍旁齊整整的玉米垛上,村落也被染得澄黃……這是位於太行山腹地壺關縣的一處鄉道,進入冬天,最低氣溫已降至-6℃。

從壺關縣城到龍泉鎮南庄村,這段17公裡的路程,是山西壺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壺化集團”)銷售片區經理郭飛的“幫扶路”,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企業結對幫扶的村支委委員。在處理完公司業務后,他常常會來到幫扶村和村民們嘮嘮家常。

同郭飛一樣,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骨干甚至高管,積極響應“萬企興萬村”行動,紛紛走到鄉村第一線“挑大梁”“打頭陣”。據統計,“萬企興萬村”山西行動啟動以來,全省1948家民營企業實施項目2655個,結對幫扶3220個村,累計投入資金438.5億元。

壺化集團黨委助力壺關鄉村黨建“先鋒行動”村企座談會。

太行山下、革命老區,作為“黨建引領、產業興村”的民企之一,壺化集團的幫扶行動正在悄然改變著這裡的一個個小山村……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

“能給我們村裡投多少錢?”“村裡的路爛了,企業能不能幫忙修一下?”“農產品以后是不是都可以賣給企業?”聽說企業要來村裡幫扶,村民們提出一連串疑問。

事實上,這也是讓企業最發愁的問題,如何幫才能讓農村真正強起來,怎樣扶才能讓農民真正富起來?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壺化集團黨委書記秦躍中認為,企業幫扶不是簡單給點錢、修條路的事,因為單向“輸血”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隻有通過黨建引領,幫助村黨組織提升發展能力,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強村與富民並重。

出身農村、入伍當兵、掌舵上市企業的經歷,讓秦躍中既熟悉農村實際,又深信制度的重要性。2023年年底,在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司長羅志堅倡議下,經壺關縣委指導,秦躍中提出壺化黨建幫扶的“先鋒行動”,邀請幫扶村“兩委”干部、到村工作大學生、鄉鎮包村干部等,了解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交流如何推進村企共建。同時,委派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任幫扶村第一書記,選調高學歷的中層黨員干部任科普員,把企業優秀的復合型人才輸送到鄉村第一線,對幫扶村村情民意進行調研摸底,掌握幫扶村黨建、產業、環境、生態等基本情況,定期分析研判,厘清幫扶思路。

第一書記趙兵方在修善村和村民代表交談。

“先鋒行動”啟動后,壺化集團黨委總結企業黨建的經驗做法,結合鄉村實際,在幫扶村開展談心談話、民主議事、批評建言三項措施。

怎麼談?集團黨委派出第一書記與黨支部書記談﹔黨支部書記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退職老干部談﹔支部委員與黨員、能人骨干談﹔黨員與群眾談。自上而下談,把問題談開、把思想談通、把意見談實、把改進方向談明白。

議什麼?對於涉及項目建設、民生改善、政策落實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大事小情,把議事人員范圍從村“兩委”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拓展到退職老干部、能人骨干,讓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進而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如何改?黨支部書記帶頭、村“兩委”干部參與,敞開門,邀請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能人骨干、退職老干部等,走進村委,坐下來,悉心聽取大家對村“兩委”工作的批評建議,查找自身缺點不足,明確改進努力方向。

“這幾項制度其實都是黨建工作的優良傳統和重要舉措,但我們之前在如何做實上還有差距,這次通過壺化集團幫扶推動,把三項制度真正落到了實處。大家說出了平時不想說不願說的話,消除了隔閡,化解了矛盾,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發表意見的平台,避免了台上開大會、台下開小會。”龍泉鎮修善村黨支部書記馬衛東對此深有感觸。

因村施策,實事辦到心坎上

修善村是“萬企興萬村”長治行動確定的壺化集團首批幫扶重點村之一,全村739戶2120口人,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用馬衛東的話說,“人多事雜、意見難統一、工作阻力大”。村“兩委”也因此一度被村民認為“不公開、不商議、不團結”而頗有怨言。

今年9月份,一條1000多米長的村道的建成,讓村干部收獲了一撥點贊。“差不多有200戶村民每天要走這條路,遇上下雨下雪的時候,路上全是泥,孩子們上學深一腳淺一腳,實在是沒法走。”村民宋愛珍說,“當時征求大家意見先修村主干道還是先修這條小路的時候,村裡還專門開了民主議事會。要是在以前,肯定問也不問就直接修主干道了,因為那是全村的形象,但沒想到最后先修了這條路況更差、村民更期盼的小路。”

正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借助壺化集團“三項措施”的推動,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閡、凝聚了民心。很快,大家紛紛集思廣益,為村裡的發展建言獻策。張志紅是村裡有名的致富能人,常年在外做建筑生意,他提出借助區位優勢發展物流園的建議,立馬就得到了村黨支部書記馬衛東的贊同。

和張志紅一樣,在修善村黨支部民主議事記錄表上,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這也引起了幫扶該村的第一書記、壺化集團黨委副書記趙兵方的注意並很快提上日程。“修善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賴房屋租賃,來源比較單一,我們利用壺關東外環沿村而過的便利條件,協助村裡修建了壺關縣最大規模的新能源充電站,佔地3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5輛大中型車輛充電。”趙兵方介紹說,目前即將開始設備安裝,達效后每年可新增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

壺化集團紀委書記楊孝林幫扶的晉庄鎮北掌村是一個鞏固銜接重點村,村庄規劃治理、土地開發難度大,企業根據村庄現狀特點,改造村級活動場所,在村主干街道繪制文化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第一書記楊孝林在北掌村了解小米種植加工情況。

“村裡的農產品,無論是蘿卜、白菜,還是小米、豆子、雞蛋等,都由壺化集團包購包銷,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還調動了大家發展庭院經濟的積極性。”晉庄鎮北掌村黨支部書記王風祥告訴記者,壺化集團還投資30多萬元復墾了北掌村30多畝河灘荒地,發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對玉米間作大豆的種植農戶,在國家補貼每畝400元的基礎上,壺化集團再補貼200元,增加村集體經濟和農戶收益。

東井嶺鄉嶺后村黨支部書記李保方,曾任壺化集團副董事長。嶺后村是一個煤礦採空整村搬遷村,新村建成后遲遲無法搬遷入住。為了讓村民解除后顧之憂、吃下“定心丸”,李保方帶領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目前全村95%的人已搬進新村。

如今的嶺后村,幾十棟徽派小樓錯落有致,小廣場、飯店、健身房、醫務室一應俱全。李保方把企業管理經驗運用到村庄治理上,充分利用附近旅游資源,發展民宿經濟,他對嶺后村的發展信心滿滿:“我們現在共有18套民宿宅院,其中8套是村集體的,另外10套是村民委托我們統一管理的,每年旅游旺季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壺化集團銷售片區經理郭飛幫扶的南庄村,全村不足百戶,卻是遠近有名的“大學生村”,這裡走出了200多名大學生。受村庄自然條件限制,大學生雖多,但人才難留。郭飛回村后,從鄉村文化建設入手,修建了村大學生展覽館,同時將壺化集團培養人才的機制運用到村裡,激發了孩子們的上進心,也點燃了村民鼓勵孩子繼續讀書的信心。

就這樣,壺化集團根據幫扶村特點,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把一件件實事辦到了村民們的心坎上。

村企互惠,探索幫扶新路子

據公開資料顯示,壺化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進出口、爆破服務於一體的大型民爆龍頭企業,下轄15個子公司,員工3000余名,年收入14億元,產品出口2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9月在深交所A股上市。

打鐵還需自身硬,幫扶更得自身強。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管理經驗無疑是其優勢,為何壺化集團卻選擇從黨建引領入手展開幫扶?

壺化集團黨委書記秦躍中告訴記者,雖然公司是一家民企,但早在1960年創建時,就成立了黨支部。如今的壺化集團黨委有19個黨支部、419名黨員,先后榮獲“山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雙強六好’省級示范黨組織”“長治市創建‘十好’非公經濟黨組織活動先進集體”“長治市百佳黨建工作案例”等榮譽。

壺化集團的黨建工作得到當地相關部門的肯定,不僅被列為“全縣黨建工作幫扶示范點”和“萬企興萬村”行動實驗項目,還作為工信部安全生產司選定的全國民爆行業黨建先進企業之一,開展入村幫扶帶頭示范工作。

壺化集團數碼雷管腳線生產車間。

在幫扶過程中,壺化集團提出的“三項措施”,也正是源於公司的“一交叉、三參與、一帶頭”黨建工作模式。尤其是“三參與”中涉及重大問題決策、干部選拔任免和人才引進培養時,必須體現民主議事原則,也被有效用於幫扶村的大小事決策中,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據壺化集團董事長秦東介紹,2023年底至今,公司先后向壺關縣修善村、南庄村、北掌村、嶺后村以及潞州區老頂山鎮冀家庄村5個村共資助122萬元,用於改善黨建活動場所和農村書屋、繪制文化牆、修建道路、復墾耕地以及關愛老年人等。此外,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優先在幫扶村解決6名大學畢業生、1名退役軍人、3名待業青年到壺化就業。下一步,將利用公司在經營管理和投資領域的優勢,由投資部門專業人員操作,協助幫扶村管理產業扶持資金,集中用於風險低、收益率高的優質項目,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自己富不算富,鄉親們都富起來才是真的富。”這是秦東經常說的一句話。他認為,民營企業投身鄉村振興,不是僅僅幫幾個村,而是要把企業的黨建先進理念、市場經濟意識帶到鄉村,把優秀管理理念、先進技術模式、現代生產要素引入鄉村,通過實踐探索出村企互惠、共建共興的路子,切實擔當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一邊是民營企業奔赴鄉村的熱情,一邊是鄉村對資金、項目和企業經營理念的期盼。壺化集團的幫扶還在繼續,他們的故事也成為落實工信部黨建幫扶鄉村振興和全省“萬企興萬村”行動中的生動實踐。( 王鵬)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