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產業經濟

隨著越來越多示范項目落地開花,山西地熱能規模化利用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能源革命觀察】能源轉型 地熱“井噴”

2024年12月19日09:0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地熱能,一種來自大地深處的可再生熱能。關於地熱的來源,一般認為,主要來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其次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旋轉能以及重力分異、化學反應,岩礦結晶釋放的熱能等。  

儲量大、分布廣、綠色低碳、適用性強、穩定性好……種種優勢讓地熱能成為近年來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發展清潔能源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山西,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場景比比皆是。

12月16日,記者走進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科技創新城1號綠色能源島,在這裡,地熱能的應用已是尋常。2019年,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雙良”)在這裡建成地熱能+多能互補的聯合能源供熱項目,命名為1號綠色能源島。自運行以來,能源島在多次面對極端低溫天氣挑戰時都表現良好,成為我省“地熱能+多能互補”聯合能源供熱項目的一張亮眼名片。

地熱能規模化利用正當時

資源豐富、分布廣、開發程度低、利用潛力大……是山西地熱資源整體呈現的特征。近年來,山西省地熱能開發利用初具規模,積累了一定的開發利用經驗,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省地熱井共457眼,已開發利用276眼,每年實際開採地熱水量1823萬立方米,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約1650萬平方米。  

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山西省地熱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我省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估算年均可開採資源總量約1.28億噸標准煤,佔全國可採總量的18.28%,預期可制冷面積12.27億平方米、供暖面積6.67億平方米。其中,太原、忻州、晉中、大同、運城、朔州、長治和臨汾8市適合地源熱泵的適宜區、較適宜區面積約為4464平方公裡,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積約6.7億平方米。中深層地熱能資源分布廣泛,經前期勘查,全省已圈定地熱田57處,總面積約5.59萬平方公裡。回灌條件下可開採資源總熱量相當於每年1.35億噸標准煤,佔全國可採總量的7.25%。

那麼,我們應如何開發並利用好這一埋藏於地下的寶藏呢?

“綜改模式”“運城模式”“忻州模式”……以實踐為筆,山西給出了答案。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地熱+”綜合能源供熱示范工程已累計建成10余座“以地熱能為主、多能互補”的綠色能源島,供熱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在運城,已建成在用淺層地熱供熱(制冷)面積300多萬平方米﹔在忻州、朔州,已初步形成溫泉康養旅游、工業利用等多元化利用方式﹔在大同天鎮縣,已建成高溫地熱能科研試驗示范電站,裝機容量580千瓦……

隨著越來越多示范項目的落地開花,我省地熱能規模化利用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地熱能開發模式加快形成

站在科技創新城1號綠色能源島上,湛藍的天空仿佛觸手可及。透明玻璃板下,一對採灌綜合井正在不斷提取轉換地層裂隙中的地熱能,為地面建筑物輸送綠色清潔熱源。“這座能源島設計供熱面積106萬平方米,熱源的70%來源於深層地熱能,剩余30%採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技術。”山西雙良綜改區供熱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張志強介紹。  

“地熱能+多能互補”,這是山西雙良為適應不同地區、不同資源的地熱能開發探索出的一條路徑。作為山西最早開始地熱能開發利用的企業之一,山西雙良目前已成功將該模式推廣至大同、朔州、運城、臨汾、呂梁等多個市。“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地熱能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補綜合利用,建設更多清潔能源項目,為山西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張志強說。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這樣一組數據:如果按照能源島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計算,相當於替代20噸的燃煤鍋爐40到50座,每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1萬噸、二氧化硫1.02萬噸、氮氧化物0.49萬噸、煙塵0.45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1000公頃。

視線向北,大同市天鎮縣谷前堡鎮水桶寺村北的山西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的溫室大棚內,各類蔬菜水果長勢喜人,為我們展現了地熱能的更多可能。以地熱能為熱源,通過地面及棚頂管道為室內立體式供暖,該基地實現了地熱資源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

因地制宜,物盡其用,這是地熱能開發利用的一大特點。據了解,山西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的成立離不開2020年3月的一次重大突破。當時,省自然資源廳立項的“陽高—天鎮一帶干熱岩地熱資源預可行性勘查項目”在探孔鑽探至地下1624米時,出水溫度高達160.2℃,成為我國中東部地區溫度最高、自流量最大、深度最淺的干熱岩資源之一,有力推動了該地的地熱資源探測、地熱理論研究及地熱資源利用。

放眼全省,溫泉康養、工業利用、農業養殖……更多更新的地熱能開發模式仍在不斷涌現,地熱能產業發展形勢喜人。

地熱能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我省加快推動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大力推動地熱能產業發展。

今年9月,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國際地熱論壇暨第五屆五台地學研討會在太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80余名嘉賓齊襄盛會,共同分享國內外地熱產業政策,交流地熱能科技創新成果。11月,國際地熱資源勘探、評價和管理培訓班在太原開班,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熱培訓中心的專家以及國內教授進行現場或遠程授課,探討地熱能開發利用前沿技術……越來越多的學術交流正深刻推動著地熱能產業的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應用場景和市場模式還在不斷拓展。

日前,全省首家“中科同昌數字經濟產業園——數字地熱示范園”落地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該項目由入區企業中科同昌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山西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有力推動了地熱資源與數字經濟產業的深度融合。

越來越多的機場、車站、醫院、學校、體育場館、展覽館、園區、政府辦公樓等大型公共建筑開始開展地熱能供暖(制冷)項目試點,各類地熱能分級分類利用等配套政策正在完善。12月6日,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於發布推介首批典型地熱田地質勘查項目成果的函》,發布推介初步篩選確定的首批典型地熱田目錄清單及地質勘查項目成果,意在進一步推動公益性地質勘查成果與產業供需發展精准對接,支持地熱供暖有序替代。

作為我省能源體系的新成員,地熱能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其開發利用對我省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相信在山西由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的轉型之路上,地熱能將書寫更多新的可能。(記者李學林)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