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變勢能,增長動力更強勁(評論員觀察)
——新亮點裡看信心③
區域城市群與特色產業群持續崛起、比翼齊飛,爭芳競秀又美美與共,釋放出“1+1>2”的協同效應,讓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這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體量優勢,回旋從容空間廣﹔這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疊加效應,優勢互補潛力大
今年以來,區域之間融合互動,發展均衡性逐步增強,經濟新動能不斷激發——
四川廣安市與重慶渝北區攜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區,川渝兩地首條跨省際“一站多點”班線客運“鄰渝雙城巴士”投入運行,雙城經濟圈“小管委會+大公司”的創新做法在全國推廣。
進一扇門,辦四地事,截至今年9月底,長三角“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已累計上線173項。構建“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24小時”包郵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美好藍圖不斷化為生動現實。
隨著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經濟“微循環”在協調發展中更加暢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當前,發展落差的勢能不斷變成協同發展的動能,讓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
從“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到長江經濟帶運輸“大動脈”能力大幅增強,從粵港澳大灣區北上南下“雙向奔赴”,到長三角“GDP萬億之城”增至9個,協調發展亮點紛呈,深刻啟示要善於把握區域差異,著力推動優勢互補,既補各自的短板,又鍛造共同的長板。
短板蘊藏機遇,弱項也是潛力﹔落差積蓄勢能,關鍵在於轉化。
從經濟發展“窪地”到數字產業“高地”,甘肅慶陽市借“東數西算”工程起跳,簽約數字經濟企業870戶,建成標准機架3.1萬架,算力規模達3.4萬P﹔以算育產,今年前10個月完成省外到位資金835.76億元,招商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度達65%。
南水北調累計向天津調水超102億立方米,同時天津加快實施水廠擴建改造提升,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從“東數西算”到南水北調,借助重大工程穩步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我國區域板塊發展平衡性將持續增強。
把落差變為勢能,需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用改革的辦法破除卡點堵點,形成更為緊密的協調發展格局。
12月1日,深圳居民赴香港旅游“一簽多行”正式實施。明年元旦起,珠海戶籍居民赴澳門旅游可以“一周一行”簽注。這讓當地群眾享有更加便捷的“雙城生活”,還能為區域內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機制的“軟聯通”,交往交融的“心聯通”,大灣區多樣化“接口”促進高效流動、共享共贏。
改革有深度,民生有溫度。京張醫療合作啟動以來,累計減少進京就診患者149萬余人次。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提質擴容、走深走實,將讓群眾有更強的獲得感。
物理學中,從落差算勢能求動力﹔揆諸經濟學,由差異看互補謀發展。今年以來,各地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重大生產力布局在空間上更加優化。成渝兩地加速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湖北武漢、鄂州等地共建光谷科創大走廊,湖南長株潭一體化邁向更高水平……區域城市群與特色產業群持續崛起、比翼齊飛,爭芳競秀又美美與共,釋放出“1+1>2”的協同效應,讓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這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體量優勢,回旋從容空間廣﹔這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疊加效應,優勢互補潛力大。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比較優勢、縮小發展差距,培育新動能,必將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長極,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2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