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跨越!晉蒙攜手挺進高鐵時代
——寫在集大原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之際
列車乘務員正在展示晉蒙兩地風土文化。記者姚凡攝
2024年12月31日,隨著兩趟復興號高鐵列車分別從山西朔州東站、內蒙古呼和浩特東站駛出,連通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集寧經大同至原平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集大原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結束了晉蒙之間沒有直通高鐵線路的歷史。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集大原高鐵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茫茫草原、恆山山脈到桑干河、滹沱河,從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到內外長城、雁門關、金沙灘,鐵路線把星羅棋布的美景奇觀串珠成線。
為了解集大原高鐵開通后,如何帶動晉蒙兩地經濟繁榮和沿線城市發展,記者踏上集大原高鐵首發列車進行探訪。
科技賦能,高鐵建設提速增效
發達的路網是支撐流動中國的堅實基礎。在我國高鐵網的建設中,離不開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賦能。集大原高鐵建設過程中,廣泛應用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工法,讓施工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集大原高鐵縱貫大同盆地、恆山余脈,跨越桑干河、滹沱河等大小河流,穿行紫金山自然保護區、雲岡國家森林公園等17處重要環境敏感區。山西段建有橋梁33座、隧道3座,橋隧佔比高達85.13%。自2021年11月17日全線開工建設以來,2萬多名建設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
中鐵十七局集大原鐵路二標二工區工程部長陳晉忠介紹,在橋梁建設過程中,全長19.59公裡的樊家庄跨韓原鐵路特大橋運用智能稱重系統、電子應力監測等新工藝,全線最大縱坡、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轉體連續梁順利實現轉體對接。在隧道建設方面,作為全線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恆山隧道全長14.76公裡,是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Ⅰ級高風險隧道,被施工人員稱為“豆腐腦上打洞”。建設者們通過超前鑽探、30米綜合地質預報等手段,實現隧道勝利貫通。
集大原高鐵開通后,烏蘭察布至大同南站最快40分鐘可達,呼和浩特東至太原南站最快3小時12分鐘可達,晉蒙兩地新增一條高鐵大通道。
打破瓶頸,完善華北路網格局
交通運輸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集大原高鐵縮短了時空距離,加速了人員流動,將對城市格局、人口布局和經濟版圖產生深刻影響。
記者了解到,集大原高鐵是改善路網格局的“交通鏈接線”。投入運營后,大同至原平段成為大西高鐵最北段,大同至西安實現高鐵線路全線貫通,與京包客專、張大高鐵、鄭太高鐵及在建的雄忻高鐵連接,包頭、呼和浩特、大同、張家口沿線各城市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對完善西北、華北區際鐵路通道,補齊區域交通發展短板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如此,集大原高鐵也是提高人民群眾出行品質的“民生幸福線”。通車后,晉北重鎮朔州結束了沒有高鐵的歷史,從呼和浩特至大同的高鐵動車運行時間由原先最快156分鐘壓縮至1個多小時,太原至大同的運行時間由原先2小時左右壓縮至90分鐘左右,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太原客運段列車長孔令楠介紹,集大原高鐵連接南北、承接東西,構建起連接內蒙古中西、貫穿山西省南北的高速鐵路通道,為晉、蒙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支撐。
激活動能,晉蒙發展步入快車道
高鐵的開通,帶來的不僅是一條新的高鐵線,更為晉蒙兩地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帶來了新變化與新希望。
“我一直關注集大原高鐵這條線路,今天,列車首發,我第一時間趕來體驗。”乘客張瑞峰在烏蘭察布登車前往太原。
張瑞峰告訴記者,烏蘭察布是草原明珠,旅游資源豐富,集大原高鐵開通后,游客晉蒙兩地旅游就跟串門似的方便,旅游業想不火都難。同時,國內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在山西的27處取景地,就有13處在集大原高鐵沿線。
在車廂裡,記者見到資深火車迷張益豪,他向記者展示10年來乘火車出行的票據。張益豪告訴記者,10年來,他走過了600多個城市,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見証了鐵路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的同步發展。以前從太原到呼和浩特需要10個多小時,如今僅需要3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他與幾位火車迷小伙伴乘坐首發列車去呼和浩特旅行,就是為了感受這驚人的速度變化。
“朔州是資源大市,面對轉型發展,我們欠缺的是人才,而交通環境也是影響人才引進的一個重要因素,集大原高鐵的開通結束了朔州沒有高鐵的歷史。”朔州雙碳產業研究院院長李亞軍表示,高鐵開通后將對企業引進人才以及企業走出去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朔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大原高鐵建成通車,對朔州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朔州市將以高鐵開通為契機,加強同山西中部城市群的聯動發展。把朔州的資源優勢、能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優勢,以更為開放的姿態推動高質量發展。
集大原高鐵的開通,激活了前所未有的城市發展新動能,將帶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期待晉蒙兩地資源真正地“流動”起來。(記者姚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