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四十三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增效益 農民增收入 農村添活力

2025年01月03日08:59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1月2日,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四十三場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明顯成效。

穩住穩糧保供基本盤

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4年全省糧食總產293.7億斤,超額完成國家任務。出台貸款貼息、資金補助等扶持政策,為肉牛、奶牛養殖主體紓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畜產品、蔬菜、水果產量分別增長4.9%、4.1%和2.3%,市場供應充裕。”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介紹。2024年,我省克服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低迷影響,穩住了穩糧保供的基本盤。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實各級黨委政府抓糧食生產的責任。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及時足額兌現惠農補貼資金,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實施糧食單產提升行動,推廣合理密植、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集成配套高產技術,有效應對干熱風、干旱和冰雹等自然災害。截至2024年11月底新建改造高標准農田142.5萬畝,新增恢復水澆地51.1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治理率、農膜回收率穩步提升。  

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姚繼廣介紹,我省上下聯動、合力推進,落實落細糧安責任、增產技術到田到戶、精准應對自然災害,糧食單產大面積提升。建設整縣整建制單產提升縣20個,支持糧油規模種植主體1234個,項目區單產平均增加10%以上。組織1.4萬余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推廣膜側播種、“一免五增”等有機旱作技術5000余萬畝次。強化病虫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秋糧病虫害發生面積同比減少140萬畝次。2024年舉辦機收減損技能比武活動90余場次,小麥、玉米機收損失率分別達到0.94%、1.6%。

2024年,我省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2024年是五年過渡期的第四年。省委、省政府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高度重視、緊抓不放。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成介紹,全省上下加勁發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提質增效,強化監測幫扶筑牢防止返貧致貧重要防線,加大產業幫扶夯實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狠抓就業幫扶促進脫貧群眾務工就業增收。

全省現有監測對象10.2萬戶23.1萬人,其中六成已消除風險,剩余的全部落實幫扶措施。落實支持脫貧人口增收30條舉措,實施產業幫扶帶動工程和務工就業托舉工程,全省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超過100萬人。持續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輟學失學兒童保持動態清零,農村低收入人口住院合規綜合報銷比例88.6%,危房改造年度任務7755戶全部完成,自來水普及率97.1%。支持4個脫貧縣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脫貧縣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1個脫貧縣實施國家產業集群項目,15個脫貧縣建設國家級產業強鎮。大同黃花、靈丘苦蕎茶等65個脫貧地區特色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脫貧地區涌現出一批“蘋果村”“木耳村”“寫生村”“古建村”等產業特色村,帶動群眾增收作用有效提升。“呂梁山護工”“榆社古建工匠”“天鎮保姆”等特色勞務品牌發揮引領作用,促進了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

特優農業提檔升級

和美鄉村宜居宜業

2024年我省特優農業不斷提檔升級,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  

張軟斌介紹,我省通過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促進一二三產協同、農文旅融合、產加銷貫通。2024年全省新增6家國家級、13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新增雁門肉羊優勢產業集群,新絳縣、曲沃縣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農業產業強鎮,特優農業的區域化、規模化效應日趨顯現。2024年1月—11月全省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2382億元,同比增長13.8%。做強做大沁州黃小米、隰縣玉露香梨等區域公用品牌,新增27個“有機旱作·晉品”,支持沁縣、隰縣等12個縣打造特優農業品牌強縣。在廣州、成都等地舉辦特優農產品推介會,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多年來,我省堅持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著力點,以“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全面整治”為抓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持續推進環境整治、廣泛開展培訓宣傳,按照精品示范村、提檔升級村、環境整治村分類推進建設,2024年360個精品示范村、2680個提檔升級村和覆蓋全省的環境整治村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4年省級統籌25億元資金用於鄉村建設,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給予獎補。2024年全省新增1520個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30.7%﹔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5%以上﹔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自然村比例超過96%,一批群眾可及可感的實事扎實落實。舉辦全省設計賦能鄉村振興培訓班,邀請15家省內外知名設計團隊交流典型案例﹔舉辦精品示范村和部分提檔升級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提升基層干部鄉村建設能力。

我省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辦村跑、村BA、廣場舞等文體活動,展現農民新風貌。持續開展高額彩禮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廣積分制等務實管用措施,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讓文明鄉風浸潤和美鄉村,讓鄉村更宜居、更宜業、更和諧。

強化科技改革雙輪驅動

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近年來,我省聚焦特優農業,瞄准關鍵核心,高水平開展農業攻關、高標准推動種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有機旱作、高效能開展農技服務,強化農業科技裝備現代化建設,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3%,科技為全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2024年我省聚焦產業瓶頸,布局底盤技術、核心種源、特色農產品加工等5大領域27項攻關任務,匯聚科技人才1000余名、省部級科創平台100余個,以市場產品、技術實力、產業實力為標准,突出技術實用性,全力開展農業攻關。目前,已獲得新品種權49個,審定登記品種87個,丘陵山區急需的中小型高效專用農機研發等已取得較大突破。針對我省種業上的短板弱項,啟動谷子、黃花菜、西葫蘆、綿羊(東佛裡生)4個國家重要特色物種和玉米、小麥等11個省級育種聯合攻關,自主培育的“太行雲牛”“山晉黑豬”“雁雲白羊”已具雛形。舉辦育種成果轉化活動,現場交易總額近500萬元,其中,玉米、小麥3個新品種單項轉讓成交破百萬。

積極構建有機旱作技術體系,建設有機旱作農業、耕地地力提升等重點實驗室。聚焦“土、肥、水、種、技、機、綠”關鍵要素,打造有機旱作科研基地44個,組織專家指導建設有機旱作省級生產基地125萬畝。壽陽旱地玉米超深鬆一次分層施肥增產技術模式入選全國五大肥水增產增效集成創新技術模式。玉米、小麥、谷子、高粱4個品種、“玉米探墒播種抗旱保苗藝機一體化技術”入選全國農業主導品種和重大引領性技術。專家技術服務、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連續兩年被中宣部評為全國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優秀團隊、示范項目。

土地事關農民切身利益,近年來,我省堅持把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規范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2024年在4個整縣、10個整鄉、40個整村有序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全省農業生產托管面積達3300萬畝,服務帶動小農戶310萬戶。全省家庭農場發展到5.9萬家、農民合作社9.4萬個。全省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850家。全省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佔比50%以上。扎實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入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省試點,擴大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測“兩個平台”的覆蓋面,進一步提升集體資產監管效能。

2024年,我省不斷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新發展設施農業16.5萬畝,培育高素質農民5.1萬人,安排以工代賑資金2.9億多元,發放糧食生產各類補貼46.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9元,實際增長6.4%。(記者王秀娟)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