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94項數字孿生水利建設任務完成

創新驅動 河湖管護更精細(經濟新方位·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本報記者 王 浩
2025年01月05日07: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等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大江和連綿群山一一映射到虛擬空間,參數變動,為庫容調度、沖淤提供精准方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電子圍欄、遠程控制系統護佑一渠清水北上,全天候監測1400多公裡渠道……一項項水利工程與數字技術相互融合,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加快構建。

  “數字孿生水利是水利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是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之一。2021年6月以來,水利部明確了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責任單,產生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錢峰介紹。

  “簡單來說,數字孿生水利是指通過人工智能、5G、大模型等技術,把現實世界的自然水系和水利工程‘搬’到互聯網上,實現虛實物體之間仿真模擬,進而開展精准預報、超前預警、快速預演、制定預案。”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主任孫春鵬說。

  近年來,水利部門先行完成了94項數字孿生水利建設任務。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上,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數字孿生長江雛形加快形成﹔數字孿生黃河建設有序推進,原型黃河、模型黃河、數字孿生黃河深度聯動。在數字孿生水網建設上,完成數字孿生國家骨干水網建設框架方案編制,推進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初步建成,10個省級水網先導區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取得應用成效,並積極推進市級和縣級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在數字孿生工程上,數字孿生三峽、小浪底、丹江口、岳城等持續迭代優化。2023年至2025年,49處數字孿生灌區啟動先行先試建設,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利工程普遍開展信息化基礎設施體系、數字孿生平台和業務應用體系建設。

  數字孿生水利,讓河湖管護更精細。水利部搭建全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監測預警平台,匯集283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斷面水位、流量等監測信息,實現對165條重點河湖235個生態流量控制斷面、65個水量分配斷面的實時監測預警。建成全國取用水管理平台,實現對頒証取用水戶超許可、超管控、無計量等違規行為動態監管。截至目前,全國已接入的在線監測點達到13.1萬個、非在線監測點55.15萬個。

  數字孿生水利,讓水利工程建管更科學。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上,匯聚生成水利行業4萬多家企業、107萬多名從業人員、42萬多項工程業績及信用評價信息。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信息系統上,水利、能源、交通等9類行業共9萬余座水庫電子檔案實現共享。在農村水利水電信息管理系統上,52萬處集中供水工程、4.2萬座小水電、7326處大中型灌區基礎信息和業務信息實現年度更新,日均訪問量超3000人次。

  “我們加強部門聯動、持續科研攻關,不斷推動數字孿生水利從先行先試邁向示范推廣。”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國介紹,接下來,水利部將全力推進國家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工程(一期)立項,實施“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夯基提能行動,繼續攻關水利大模型研發,用好數字孿生資源共享平台,持續推動共建共享,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5日 02 版)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