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許多文物刻錄著中華民族探索足跡,承載著中華民族創新精神——

探尋中華民族的創新基因(人文觀察·文化中國行)

本報記者 王 玨 何思琦
2025年01月12日09: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賈湖骨笛。
  黃政偉攝(影像中國)

  俯瞰四川都江堰。
  陳 紅攝(影像中國)

  三彩載樂駱駝俑。
  李衛東攝(影像中國)

  商鞅方升。
  吳亦丹攝(影像中國)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歷史長河中,一件件文物鐫刻著中華民族一路探索、創新的印記,在漫長歲月中承載著中華民族創新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中華文明前行的道路,鼓舞著一代代中華兒女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崇尚創新創造的民族

  賈湖骨笛、耬車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彰顯了偉大創造精神,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培育創新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基因”。

  中華民族向來崇尚創新創造。《周易》提出“日新之謂盛德”,《禮記·大學》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魏書》記載“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首現“創新”一詞。創新基因深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一根精心打磨的鶴類尺骨上,7個洞孔依次排列,仿佛能聽見遠古時期傳來的悠揚笛聲,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賈湖骨笛,吸引著慕名而來的觀眾。“距今8500年左右的賈湖聚落已揭示出多個世界之最。賈湖遺址出土的多支鶴類尺骨制作的骨笛,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可吹奏七聲音階的管樂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王巍說,中華先民的這項創新發明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善於創新創造,展現出高超的技術創新水平和戰天斗地的宏大氣魄。

  “爸爸,快看,這個好像魚嘴啊!”在四川都江堰,成都市民陳榮帶著剛上學的孩子,駐足於這一水利工程奇觀前。

  作為都江堰的分水工程,魚嘴利用地形、地勢將岷江一分為二。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郡守李冰設計營造的都江堰,巧妙地利用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大工程,發揮了分流、排沙、滯洪、引灌的作用,是世界上最早實現無壩引水的工程之一。

  都江堰,凝結著中華民族卓越的智慧與創新,滋養著成都平原這方“天府之國”。

  穿越歷史的長河,中國人在水利上的創新一脈相傳、歷久彌新。今天,在長江之上,葛洲壩、三峽、白鶴灘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巍然屹立,續寫著中華民族水利建設的輝煌篇章。

  在繼承的基礎上持續改進,不斷創新、快速迭代,這個現代創新理論,很早就被中國人所實踐。由耬轅、耬架、耬斗、輸種管、耬腳和耬鏵組成,收藏於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的傳統農具播種移栽工具耬車,能一次完成開溝、下種、覆土等作業環節,達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勻,既提高了播種質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從新石器時期的耒耜、石犁到金屬時代的青銅犁、鐵犁,再到后來的直轅犁、曲轅犁……耕具的持續改進、不斷創新,推動中華農耕文明邁向高峰。

  一系列發明創造,彰顯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推動人類告別原始、蒙昧,走入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世界上最早用於炊煮食物的陶容器(釜),最早的榫卯結構建筑技術,最早馴化大米(水稻)、小米(粟、黍)和豬,最早的夯土建筑技術、玉器制作技術、養蠶絲織技術、漆器制作技術,都是中華民族的創造發明,為都邑聚落的建設和社會復雜化進程准備了條件,促進了文明社會的形成。”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韓建業說,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富有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實証。

  推動文明發展的力量

  商鞅方升、雲夢睡虎地秦簡等文物體現了中華先民對制度、思想文化領域革新的重視,是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

  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將創新視作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的動力,不僅在技術、器物層面尋求突破,也高度重視在制度和思想文化領域進行革新,開啟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商鞅方升,是秦統一度量衡所用標准量器。“一升量天下”,一個銅方盒量出了最早的“中國標准”。它的背后,是以實行郡縣制、“廢井田,開阡陌”、制定秦律等為基礎的商鞅變法。戰國時期,各國將變法視為富國強兵的重要途徑,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其中,效果最顯著的即為秦國商鞅變法,其廣泛調動社會積極因素,推動秦國日益發展壯大,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辛向陽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都是變革的代表,秦王朝的郡縣制改革深刻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都是變法的產物,北宋的王安石變法、明代的張居正變法都是巨大的社會變革,有力地推動中華文明的發展進步。”

  雲夢,湖北江漢平原東北部,楚文化發源地之一。雲夢睡虎地秦簡揭開秦律面紗:一條條詳密的律令體現著秦律的創造性——《田律》提到早春二月不許到山林中砍伐樹木,說明中國人早在2000多年前便為環境保護立法﹔商品須明碼標價以維護交易公平,《金布律》中的規定讓古人也有自己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秦律所確認的法律形式、原則、制度等,對后世封建法制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它的發現証明了中國古代發達的法制文明。”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說。

  在山西太原,一座唱經樓曾見証了無數士子的榮耀時刻,這裡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后宣唱考生名次的重要場所。源起、發展於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適應社會選拔人才的需要,在較長時間內保障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的穩定運行。“通過考試選拔政府官員”的思想受到歐洲啟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等高度贊譽,啟發了西方近代公務員制度。

  燕山腳下,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華堂內,“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以物証史。漫步於陳列間,宋刻本《周禮》、元刻明修本《孟子》……一部部古老典籍講述著中華文脈之盛。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類文明發展達到一個高峰,在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等著名哲學家,在東方特別是在中國,則涌現出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中華先賢在這個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所提出的諸多哲學思想、價值理念,閃耀著創新精神,深刻影響和塑造了中華民族。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學斌說:“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等,一直延續不斷、世代傳承。”千百年來,中華先賢提出的思想觀念和哲學智慧,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至今仍啟迪著全世界。

  蘊含開放包容的品格

  三彩載樂駱駝俑、葵口三足獅子紋鎏金銀盤等文物見証了文化藝術交融的歷史,展現了中華文明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

  集千古之智,納四海之慧。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文明始終以開放胸懷同世界其他文明開展交流互鑒。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理念,成為中華文明創新性形成的加速器。

  考古學家証實,文明交流互鑒早在中華文明起源時就已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中西文化交流,至少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在中國的彩陶、黍、粟等逐步向西傳播的同時,源自西亞和亞歐草原的黃牛、綿羊、山羊、小麥、青銅和塊煉鐵技術、馬拉戰車等也先后傳入中國。”韓建業說,外來物種和技術的輸入,加速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步伐。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既善於吸收借鑒,也善於創新創造的民族。開放包容的民族品格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

  自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的暢通令文明交流往來愈發頻繁深入。在這條文化相遇、交流的路上,苜蓿、葡萄、西瓜、胡椒、胡琴、箜篌……眾多物種、器物傳入的同時,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各類豐富物產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盛唐時期,萬國衣冠會長安,物產交流、知識傳播、信仰碰撞……在音樂、服飾、飲食、天文、醫學等多個領域,彰顯著唐朝的開放、包容。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三彩載樂駱駝俑,見証了文化藝術交融的歷史。一塊色彩斑斕的毛毯置於駝背之上,7名樂手手持不同樂器盤腿演奏,中間一女子正動情歌唱。一個“駝背上的樂隊”,再現了鮮活的盛唐長安,各地人們在此相遇,盡情演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葵口三足獅子紋鎏金銀盤,將西方傳來的獅子和中國本土的牡丹花巧妙結合。唐朝工匠們融會貫通,汲取外來文化長處,將外域紋樣與傳統紋樣融為一體,創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

  瓷器是中華文明的標志性符號,也是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中國文化產品。在故宮博物院“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展覽中,出土於伊朗的拉杰瓦迪納彩龍紋釉磚上,精美的貼金箔龍紋,風格和元青花瓷器上的龍紋如出一轍。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說:“元青花瓷器所用的呈色劑‘蘇麻離青’來自伊朗,元青花的誕生是西亞工匠和中國工匠的合作結晶。當時,元青花瓷器燒成后即大量輸往伊朗﹔如今,伊朗仍是收藏元青花瓷器最多的國家之一。”

  “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中,一款乾隆款繞彩絲玻璃螺旋紋瓶,格外引人注目。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郭福祥說,清宮玻璃融合中西技藝,發展新技術、創制新品種,達到技藝巔峰。“中外密切的文化互動,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催生了文化的新元素和新風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

  在不斷交流、交往、交融中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中華文明始終面向世界、博採眾長,為自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華民族是守正創新的民族。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今天的中國生機勃發,涌動著創新創造的熱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基因,弘揚創新精神,秉持開放包容,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創新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2日 07 版)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