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人民日報看山西︱“從時間手裡,‘搶’下瀕危文物的影像”

本報記者  馬睿姍
2025年01月14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4日 10 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4日 10 版)

在山西,有這樣一群年輕人,頂著酷暑嚴寒,穿行在山坳廟宇、亭台樓閣之間,利用高清晰掃描、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給瀕危的不可移動文物建立起“數字檔案”,為日后的文物研究、保護修繕、創意轉化留下珍貴的資料。

00后任泓憬便是其中一員。作為山西文博集團文物數字化保護項目壁畫採集組成員,工作不到兩年,任泓憬走過70多處文物舊址,“從時間手裡,‘搶’下瀕危文物的影像”。

2023年,山西文博集團承接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畫搶救性數字化保護項目,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龍門寺被列入保護項目。該項目團隊包括古建勘察組、壁畫採集組、無人機傾斜攝影組等,其中,90后成為主力軍,佔比高達80%。

“數字採集遠不是按按快門這樣簡單。”任泓憬說,看似簡單的數字採集背后,蘊藏著大量繁雜瑣碎的工作。一幅面積200多平方米的壁畫,需要現場拍攝上千張照片,才能生成完整圖像資料。以龍門寺數字採集為例,初到龍門寺,任泓憬需要聯系古建勘察組,先了解壁畫的保存現狀、壁畫病害等情況,再規劃移動路線、拍攝點位等。實地拍攝時,“每拍一張還要精准地挪動2/3距離,確保每張照片的間距疏密適宜。”任泓憬介紹,后期還需要大量時間,人工調整照片的曝光度和色階,“如果某處仍存在缺失,還得回去補拍。”

高平鐵佛寺中亦喜亦嗔的彩塑雕像、飛檐翹角的運城飛雲樓……翻開任泓憬隨身攜帶的速寫本,不少文物被他細致的筆觸“定格”。任泓憬自幼學習美術,每一處壁畫彩塑,在他眼裡都是藝術品。“每到一地,我總會被文物之美所震撼,所以我就用繪畫將文物‘留’下來,這也是屬於我自己的文物採集。”任泓憬說。

作為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任泓憬逐漸褪去初入行的新鮮感。“看到壁畫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暗淡,古建筑在一場雨后可能便不復原貌,我就萌生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任泓憬說,“隻要我在崗位上,就要盡到一份責任。我希望可以通過努力,收集更多文物信息,讓它們以數字形式永久地留存下來,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作一份貢獻。”

(責編:段思齊、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