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我國參展企業數量創近年來新高

中國智造展現創新活力(科技自立自強)

本報記者  陳世涵
2025年01月20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展出的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
  小鵬匯天供圖

  近日,有“科技風向標”之稱的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美國內達華州拉斯維加斯落幕。人工智能成為整場展會的關鍵詞,正在加速向各領域的消費電子產品滲透。

  據了解,展會為期4天,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0多家企業亮相。我國參展企業數量創近年來新高。

  飛行汽車、陪伴機器人、AI眼鏡、智能家居……展會上,中國企業帶來的多領域電子創新產品,吸引了世界目光。

  多款中國產品獲創新獎

  汽車還能“飛”?

  在小鵬匯天展區,一款將飛行器“藏”在后備箱的電動車——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受到關注。“陸地航母”結合了傳統汽車和飛行器的特性,採用分體式設計,可實現一鍵起飛、自動航線規劃及自動飛行,且具備多維環境融合感知和降落視野輔助等功能。

  “這是‘陸地航母’的海外首秀,我們定制了全新的車身顏色。”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介紹,“陸地航母”已經收獲了超過3000台預訂訂單,計劃於2026年開始交付。

  會場上,海信、TCL、京東方等企業的巨幅廣告引人注目。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我們塑造了一種更加互聯、流暢的智慧家庭場景,給用戶帶來全新體驗。”海信國際營銷副總裁劉斌介紹,依托多年產業布局和技術積累,海信讓技術更有溫度:針對聽障人士,海信智能系統可以及時生成准確的多語言字幕﹔針對視障人士,也可以實時解析視頻內容並播報。

  在TCL展區,參觀者可以和眨著大眼睛的機器人聊天。這款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可實現與人進行多模態自然交互,並具有情感陪伴、智能控制家電等功能,受到很多與會者喜愛。

  今年,京東方的展區展示了60余款創新技術產品及多元物聯網場景技術解決方案,首次面向海外發布針對智能化汽車時代應用場景的“HERO”計劃,其車載拼接滑卷柔性顯示還獲評2025年度CES創新獎。

  此次國際消費電子展,不少中國企業帶著“黑科技”。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首席執行官加裡·夏皮羅介紹,多家參展中國企業榮獲了2025年度CES創新獎,涵蓋人工智能、計算機硬件、數字健康、移動設備和配件、寵物科技等多個領域。

  初創企業表現亮眼

  展會上,一大批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帶來的“中國智造”,同樣引起廣泛關注。

  推出AI眼鏡、數字健康等創新產品,覆蓋零部件、解決方案等上游供應鏈……宇樹科技、雷鳥創新等初創企業的表現亮眼。

  “AI眼鏡是人工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使用門檻低、個性化強、便於攜帶、市場潛力大。”星紀魅族高級副總裁盧勇介紹,2024年下半年,AI眼鏡產業加速爆發,吸引了雷鳥創新、未目科技等國內科技公司的積極參與。

  “龐大市場需求與應用場景,是中國初創企業重要的競爭優勢。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對創新產品的需求。”中國電信研究院天翼智庫產業研究專家宋李民說,支持科技創新和初創企業發展的系列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

  初創企業還展現了出海決心。作為RGB三基色激光顯示技術開創者,中科極光首次亮相國際消費電子展,帶來了畫質大師激光電視及創新的便攜式投影。中科極光首席執行官表示,公司非常重視與國際企業的合作,正在與美國渠道客戶洽談,期待借此拓展美國市場。

  人工智能熱度最高

  會場內,“AI Agent(智能體)”的標語出現在各大展位﹔產品上,從芯片到終端、從軟件到硬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無處不在……

  國際消費電子展不僅是企業展示新產品、新技術的“秀場”,更是觀察未來科技發展、產業趨勢的窗口。

  本屆展會上,消費電子、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數字健康和醫療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層出不窮。其中,人工智能無疑熱度最高。

  與2024年關注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同,本屆展會更聚焦人工智能在具體產品中的落地、在新場景中的應用。英偉達、高通、谷歌、三星和鬆下等國際知名科技企業,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自家新品,帶給消費者多元化、便利化的體驗。

  從概念到落地,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生發出更多可能。無論是以情感陪伴為主的機器人寵物,還是基於大模型語音識別系統的自行車,“人工智能+”成為不少創新產品的共同“基因”。“人工智能終端應用細分化、場景化,成為行業新趨勢。”宋李民說。

  戴上藍牙耳機能通過語音調動其他設備,智能腕帶用來管理健康,吊墜能識別、記錄和分析旅行場景……聯想推出的人工智能旅行套裝,不僅能記錄個性化活動,還能實時進行語言翻譯。

  “當下,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的智能終端產品,不斷向多設備協同的系統化方向發展。”宋李民說。

  (綜合新華社和本報記者王昊男、侯琳良、李剛、范昊天、李蕊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0日 11 版)

(責編:武笑、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