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機制廣泛應用,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大幅增長
從“三礦連發”看找礦新突破(大數據觀察)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 |
核心閱讀
青藏高原新增銅資源量2000余萬噸,鋰礦和鈾礦找礦均取得重大突破……大宗礦產是制造業的“糧食”。1月以來“三礦連發”,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為制造強國奠定資源基礎。
“三礦連發”,找礦行動取得重大突破!
1月以來,接連傳來好消息:青藏高原新增銅資源量2000余萬噸,預測資源潛力達1.5億噸﹔鋰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我國鋰礦資源量躍居世界第二﹔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取得鈾礦找礦重大突破,資源量規模達特大型……
據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聚焦大宗緊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圍繞重點成礦區帶和重要含油氣盆地,實現了一系列重大找礦突破,西部地區新增一批能源資源基地,中東部老資源基地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保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能力顯著提升。
銅礦資源儲量實現大幅增長
大宗礦產找礦增儲為制造強國奠定資源基礎。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熊自力介紹,我國是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同時也是第一大礦產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大宗礦產是制造業的“糧食”,我國銅、鋁、鐵等大宗礦產找礦取得重大突破,資源儲量大幅增長。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青藏高原新增銅資源量2000余萬噸,預測資源潛力達1.5億噸,已經形成玉龍、多龍、巨龍—甲瑪和雄村—朱諾4個千萬噸級的銅礦資源基地。青藏高原將成為世界級銅資源基地,有力改變我國銅礦勘查開發格局。
如何實現“礦越開越大、資源越開越多”的良性循環?“地質勘查+技術創新降低礦石入選品位”推動銅礦資源量實現大幅增長。
通過公益性地質調查引領商業性勘查,是找礦實現快速突破的重要路徑。在巨龍—甲瑪地區,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紫金礦業等礦山企業開展成礦規律及深邊部找礦預測研究,對巨龍銅礦原有礦權范圍進行補充勘查,累計投入鑽探工作量9.8萬余米,全面深入地對巨龍銅礦進行深邊部探索。
企業是科技創新、找礦增儲的主體。紫金礦業研究採用新的工業指標,擴大採選規模,使得降低銅礦入選品位門檻成為可能。巨龍銅礦入選的礦石銅品位已經從初期的0.4%下降到如今的0.17%,真正實現低品位銅礦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加大了銅及低品位伴生鉬、銀等有價金屬資源清潔高效回收,銅、鉬回收率分別達85%、74%以上。
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選擇造山作用復雜、隆升剝蝕強烈、火山作用發育的藏西北為研究區,經過10余年艱苦攻關,取得空白區銅金找礦重大發現,將岡底斯銅礦帶向西延展近千公裡。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唐菊興研究員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啟動以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統籌部署,重點加強了全國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地質調查,聯合地方政府、地勘單位、企業開展銅礦調查評價、重點勘查區資源潛力評價和重要礦山深部找礦預測,提交勘查區塊建議,實現增儲上產。
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支撐引領大型國有礦業企業如紫金礦業、中國黃金、中國銅業、西部礦業等礦山勘查增儲,同時依托已批准的深地重大專項來為銅礦的勘查增儲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支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新質生產力助力鋰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找礦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中之重。通過地質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均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我國自產鋰資源增幅超30%,成為平抑國際鋰礦市場價格的‘穩定器’。”熊自力介紹,我國鋰資源類型多樣、總量巨大,鹽湖型、鋰輝石型、鋰雲母型都有廣泛分布。新發現西昆侖—鬆潘—甘孜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預測資源潛力達3000萬噸。在四川雅江木絨探獲亞洲規模最大的偉晶岩型單體鋰礦,青藏地區成為全球第三大鹽湖型鋰資源基地,鋰雲母型鋰礦新增資源量超千萬噸。
先進找礦勘查技術方法,特別是新質生產力是鋰礦找礦突破的關鍵要素。
中國地質調查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調查工程首席科學家王登紅研究員創建並完善中國鋰礦的“多旋回深循環內外生一體化”和“五層樓+地下室”層脈組合勘查模型,為鋰礦靶區優選和勘查提供了理論依據。創新形成“空天地一體化”鋰礦找礦勘查技術方法體系,包括高光譜遙感找鋰礦、高原綠色鑽探、含鋰地質體多參數識別標志等技術方法,促進實現川西地區鋰輝石找礦重大突破。
勘查地球化學技術也是“找礦利器”之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學求研究員介紹,中國地球化學找礦技術在世界居領先地位,中國鋰地球化學基准圖與目前已經探明的各種類型鋰礦床吻合度極高,對於發現新的鋰資源成礦區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礦產資源調查中心高永寶研究員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找礦逐步向高海拔、深切割等區域轉移,地質找礦新技術在提升偉晶岩型稀有金屬礦找礦勘查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疆和田等地探獲超大型鋰輝石型鋰礦。
新類型、新模式推動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
能源穩定供應和結構優化事關國計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油氣和鈾礦勘查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發現富滿、慶城等10個億噸級油田,新發現安岳、蓬萊等19個千億方級氣田﹔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探獲10個大型鈾礦床,夯實了伊犁、鄂爾多斯等5個大型鈾礦基地的資源基礎,清潔能源自給能力顯著提升。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利用煤田、油田地質資料“二次開發”找鈾礦的思路,創新構造流體耦合成礦模式,在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發現特大型鈾礦,將形成新的鈾礦大型資源基地。
中國地質調查局鈾礦專家金若時研究員介紹,涇川鈾礦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全球首次在風成砂岩分布區發現的特大型鈾礦,是新類型鈾礦找礦領域的重大突破,切實提升我國鈾資源安全保障程度。
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除涇川鈾礦外,在鄂爾多斯盆地北部賽台、二連盆地中部准柵東和紅格爾、南襄盆地泌陽、准噶爾盆地火燒山和將軍廟等“四盆六區”均鑽獲工業鈾礦體,取得重要找礦新發現。
據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中始終堅持綠色勘查理念。中國地質調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戈壁荒漠鈾礦調查項目負責人石岩介紹,項目在鑽探施工中引入固控設備與技術,有效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廢液處理量﹔同時採用閉合式泥漿循環系統,使用無毒無害、可自然降解性能的環保泥漿進行三級淨化無害化處理,有效減少了泥漿對土壤和淺層地下水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擾動。
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持續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大型資源基地建設為主線,積極落實“政府主導、公益先行、商業跟進、科技引領、快速突破”的央地企協調聯動新機制,聚焦緊缺戰略性礦產,加大“找、評、攻”力度,按照“一礦一策”分類施策,形成全國找礦“一盤棋”局面,圓滿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2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