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名寫下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注腳(余音)
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浪潮中,它們不僅是地理位置的簡單標注,也是對鄉村發展實踐的生動概括。2023年,民政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鄉村著名行動”。該行動涵蓋地名方案編制、命名設標、文化保護、採集上圖、信息服務等地名工作的各個環節,致力於提升鄉村地名建設水平,推動實現城鄉地名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
與時俱進的鄉村地名,刻寫下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注腳。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旅游等多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這些成就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在精神層面激發著鄉村的活力和創造力。地名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吸納新時代的鄉村發展成果,集中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力彰顯和提振美麗鄉村精氣神。
置身廣袤鄉村,一個用心挑選、飽含深意的名字,無疑是對這片土地最好的詮釋與致敬。
好地名讓人們“記得住”。在命名過程中,要尊重鄉親們的使用習慣與接受度,避免割裂地名與群眾認知的內在聯系。以“好看、好聽、好認”的基本屬性,融鄉土氣、時代感、文化性於一體,有利於激發情感認同,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保護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圍,在無形中傳遞積極的價值觀與社會正能量。
好地名助村庄“轉得活”。特色鮮活的鄉村地名,吸引著資源要素匯聚鄉村。在產業發展中用好地名元素,釋放蘊含其中的經濟價值,有助於村庄精准定位,培育打造一批“鄉字號”“土字號”公共品牌,為優質農副產品、旅游服務資源推廣賦能,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好地名讓文化“傳得遠”。鄉村地名往往與當地的地形地貌、歷史典故、民俗風情等緊密相連,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鄉土情感,是鄉愁鄉憶的特色文化符號。圍繞區域特色,持續打造獨特的地名信息數據集合體,講好鄉村地名故事,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本報記者郁靜嫻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5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