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文化中國行 我在山西過大年】年味悠遠 見証陶寺文明

2025年02月04日09:34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陶寺遺址博物館游人如織。馮思泉 攝

陶寺遺址博物館迎來開放后的首個春節假期。大年初五,館外南廣場上鑼鼓齊鳴,鼓手們身著紅黃色盛裝,手起槌落,鏗鏘有力的聲音震徹廣場。觀眾們圍繞在舞台前,孩子們興奮地拍手歡呼,大人們則拿起手機記錄下這喜慶的瞬間。

館外鑼鼓聲聲,館內人頭攢動。走進展廳,仿佛穿越四千多年,回到陶寺先民的世界。數字化復原的觀象授時、制陶建房、禮樂文明等場景,讓華夏早期文明形態生動再現。游客們在展櫃前駐足,聆聽講解員的解說。“我最早是從紀錄片裡知道陶寺遺址的,來到現場才真正感受到震撼,古代的工藝和工具比我想象中先進太多。”來自天津的高先生在一件彩陶壺前久久駐足,連連稱贊。

“大年初一到初五,館裡幾乎天天爆滿。大部分人是第一次來,多為返鄉游子和外地游客,對華夏文明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為客流暴增,講解員楊思怡和同事們全員上崗,每天都在輪流講解,連午飯也隻能匆匆解決。“我們每天都會在工作群進行復盤,對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梳理,請教資深研究專家,保証講解內容准確。春節期間雖然特別忙,但大家都覺得很充實,因為能讓更多人了解陶寺遺址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講解水平。”

其間,臨時展覽“四千年前的黃河關口——興縣碧村遺址考古成果展”也受到熱捧。該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碧村遺址與陶寺遺址、石峁遺址在文明形態上有著密切聯系,這個展覽不僅能讓觀眾了解新石器時期先民的生活方式,還能幫助更好地理解華夏文明的多元起源。

正月裡,陶寺遺址博物館年味還在持續升騰。(記者馮思泉)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