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常態化機制 開展全鏈條培養
朔州市著力為年輕干部成長“把向護航”

“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說實話,感覺壓力更大了,但我一定要帶領大家把村子發展好,不負組織的信任和村民的期望。”近日,平魯區下面高鄉到村工作大學生孟海堅定地說。朔州市立足干部源頭儲備及梯次配備,不斷完善加強年輕干部選拔、培養、管理、使用四個常態化機制,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把向護航”。
聚焦長遠發展,完善發現儲備機制。加大公務員、選調生考錄和人才招引力度,近3年招引年輕干部5000多名。通過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專項考核等方式,拓寬識別渠道,將近3年受表彰、考核優秀的以及在本單位承擔重要工作的450余名年輕干部納入“儲備庫”。同時,延伸儲備鏈條,建立全市35歲以下年輕干部台賬,動態掌握年輕干部情況。
聚焦能力提升,完善跟蹤培養機制。啟動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干部學院、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素質能力提升班,強化學習賦能,切實增強干部改革創新本領。突出實踐蓄能,派駐778名年輕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安排40余名選調生到村任職,選派50余名年輕干部參加市委巡察、考核。建立“1+N”結對幫扶提能機制,全市鄉鎮(街道)共結成1275個幫扶“對子”,加強幫帶提能。
聚焦嚴管厚愛,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將右玉精神作為干部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年輕干部樹牢正確政績觀。近3年多次召開年輕干部管理監督座談會,市委主要領導與年輕干部代表“一對一”交流。同時,出台全市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考核實施細則,突出對85后、90后“一把手”的監督,對1200余名新提拔科級干部進行民主評議,對年輕干部談心談話1300余人次,幫助解決工作難題370余個。
聚焦人事相宜,完善選拔使用機制。樹立一線導向,近3年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項目建設等一線選拔使用干部50余名,晉升四級調研員以上職級440余人次,對150余名考核優秀領導干部進行表彰獎勵,對承擔省定考核指標排名靠后的8家責任單位進行否優、7家責任單位進行降檔。 同時,尊重人崗相適,動態充實年輕干部、專業化干部,50余名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年輕干部交流到市產業研究院等專業性較強單位任職。(任永亮 武躍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