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人氣爆棚 票房刷新紀錄
精彩大片點燃“最強春節檔”(文化中國行)

![]() |
![]() |
![]() |
![]() |
![]() |
![]() |
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中國電影市場強勢開年。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春節檔電影票房達95.1億元,觀影人次達1.87億,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票房和人次紀錄。
今年春節檔影片題材豐富,類型多樣,呈現“一超多強”局面:《哪吒之魔童鬧海》貢獻檔期票房超過五成,成為今年春節檔“頂梁柱”,《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熊出沒·重啟未來》《蛟龍行動》也收獲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春節檔各地觀眾觀影熱情空前高漲。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江蘇省蟬聯春節檔票房冠軍,廣東、浙江、山東等省份緊隨其后。城市方面,上海重回春節檔城市票房榜首,北京、成都位列其后。
春節期間,本報記者在各地影院觀賞精彩紛呈的影片,體驗影院的觀影盛況和歡樂氛圍。
《哪吒之魔童鬧海》:
票房口碑 雙雙登頂
本報記者 尹 婕
2月2日,農歷大年初五,北京市西四南大街兩側彩燈高懸,為新春佳節增添喜氣。向西拐進羊肉胡同,那裡坐落著一家有近40年歷史的老牌影院——北京地質禮堂。這個春節假期,許多人從不同方向匯聚到此,共賞春節檔影片。16時35分,四號廳內座無虛席。暌違5年的“哪吒”歸來。
《哪吒之魔童鬧海》是該系列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延續。“哪吒鬧海”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老”故事,怎麼講出新意?《哪吒之魔童鬧海》進行大膽創新,通過“魔童”的抗爭與成長,融入具有時代感的解讀,重新演繹“鬧海”這一經典情節。天劫之后,哪吒和敖丙僅保住了靈魂,太乙真人計劃用七色寶蓮重塑他們的肉身,然而在此過程中遭遇重重困難。痛失母親、抗爭不公后,哪吒經過三昧真火的淬煉,實現了真正的成長。敖丙則從被命運束縛到自我覺醒,與哪吒並肩作戰,完成蛻變。
影片放映的144分鐘裡,四號廳內不時響起開心的笑聲、感動落淚的啜泣聲,也有被特效震撼的驚嘆。不少家庭是三代同來,不同的人從《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品出不同的味道:有人被父母無私的愛深深觸動,有人看到了友情的可貴,有人汲取了追求正義的勇氣。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超過50億元的票房獲得年度內地電影票房冠軍、內地影史動畫片票房冠軍,也為中國動畫電影立下一座裡程碑。如今,《哪吒之魔童鬧海》接連創造一系列票房新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它靠的是什麼?眾多觀眾評價中的高頻關鍵詞給出了回答:“劇情流暢”“特效震撼”“笑淚交織”。影片主創精心塑造有血有肉的形象、講述新鮮的故事,與觀眾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以超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賦予影片全新的視覺呈現,此外,脫胎於中國神話故事的劇情、畫面、角色等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哪吒喊出的也是該系列主創乃至中國動畫電影工作者的心聲:踏出一條路來。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的熱度居高不下,《長安三萬裡》《白蛇:浮生》《深海》等不斷掀起觀影新潮,讓世人對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充滿期待。
《唐探1900》:
喜劇+懸疑 內涵豐富
本報記者 黃敬惟
2月3日,農歷正月初六,立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裡區的中影中數國際影城,隨著工作人員的一聲招呼,人們紛紛涌向檢票口准備入場。高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唐探”系列的忠實粉絲,系列的第一部上映時他還在讀大學本科,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此次“唐探”系列最新作品《唐探1900》上映,他就帶著全家老少一起來看。
“喜鵲喜/賀新年/阿爸金山去賺錢/賺得金銀千萬兩/返來起屋兼買田……”伴隨著清脆童聲演唱的一首《金山謠》,觀眾被拉回20世紀初的美國舊金山。影片將一樁連環殺人案嵌套於美國排華法案的歷史事件中,延續該系列標志性的“喜劇+懸疑”配方,通過阿鬼與秦福這對“憨直+高智”的探案搭檔,以荒誕幽默的風格解構沉重歷史,叩問華人身份認同的命題。
影片不僅用布景“復原”上世紀舊金山街景,角色的塑造也折射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唐人街老大白軒齡看似擁有權勢地位,實際上卻隻能小心翼翼地周旋在各方洋勢力之間,他在法庭上的精彩辯論演講,成為很多觀眾喜愛的高光片段﹔奉命到美國緝拿革命黨的清廷大臣費洋古貢獻了不少笑料,他用最后一口氣說出“救中國”的場景令不少觀眾動容﹔魔術師金陵福以中國古彩戲法受到美國觀眾追捧,也為美國科技進步帶來的現代化感慨萬千﹔革命黨鄭仕良和白家少爺白振邦代表覺醒的華人青年,他們毅然投身到改造中國的革命實踐……真實歷史背景下人物命運的走向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反映了上世紀初海外華人的艱難處境,令觀眾在歡笑之余深思。
隨著影廳燈光亮起,片尾閃過海外唐人街街景的今昔對比。高中生小苒說:“當歷史以電影的形式呈現在眼前,我更真切地感受到百余年前中國所受的屈辱、海外同胞的血與淚。今昔對比,現在的中國早已不再任人欺凌,這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這是一部不僅能讓人笑出來,更提醒我們為什麼能坐在這裡笑的影片。”社交平台上有觀眾這樣評論。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封神宇宙” 人間煙火
本報記者 朱金宜
1月30日,農歷大年初二,中午12時30分左右,河南省鄭州市奧斯卡西元國際影城人頭攢動,人們在取票機、檢票口、零食櫃台前排起隊伍,春節檔的熱鬧氣氛與爆米花的甜香交織在一起,令人心頭暖暖的。
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電影海報前,幾名觀眾與姬發、鄧嬋玉等角色合影打卡。“前年暑假看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很喜歡裡面氣勢恢宏的戰爭場景。這次《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在春節期間上映,我就帶著家人一起來看。”觀眾孫女士笑著說。
影廳裡,燈光漸暗,觀眾已坐得密密實實﹔銀幕上,昆侖仙人幫助殷郊復活的畫面逼真宏大,引領觀眾從“朝歌風雲”的故事結尾進入“戰火西岐”的故事開篇,沉浸式感受“封神宇宙”的大氣磅礡。
影片聚焦“西岐保衛戰”這一主題,講述為奪取封神榜,鄧嬋玉、聞仲奉商王殷壽之命,率領魔家四將等殷商大軍征伐西岐。西岐軍民在姜子牙、姬發等帶領下,得殷郊、雷震子、楊戩、哪吒等相助,匯聚眾人之力守衛家園的故事。電影將人作為神話史詩電影的核心,人物的情感經歷、價值選擇等關乎角色成長的情節貫穿始終。
影片中,姬發與鄧嬋玉多次近身打斗,姬發的台詞“我是為活人而戰,而你是為死人而戰”道出雙方立場的差異。大學生王昊認為,鄧嬋玉因為這句話對戰爭的意義產生了新的思考,自己為他們倆從針鋒相對到惺惺相惜而感動。
“鳳鳴岐山,魚潛渭水,黍麥離離,葛麻葦葦,適此樂土,我居我處……”當西岐軍民歡慶勝利,在篝火旁以質朴野性的嗓音齊唱民歌《鳴岐》時,不少觀眾深受感動。“合唱的聲音很有歷史感和生命力,歌詞帶有《詩經》的味道。”影片結束后,坐在記者旁邊的觀眾張雯表示,這首歌唱出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家園故土情。
據導演烏爾善介紹,影片中出現的民歌都是按照《詩經》風格創作的,歌詞四字一句,旋律古朴生動,採用“野唱”的方式,展現出上古先民的生活狀態,這讓電影中的神話世界更加真實可感,也幫助觀眾在“封神宇宙”中感受西岐的文化氛圍和人間煙火。
正片結束,不少人仍在座位上認真觀看片尾彩蛋,而下一場的觀眾已在影廳外翹首以盼。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
俠骨柔情 赤子之心
本報記者 苗 春
1月31日,農歷正月初三中午,記者來到遼寧省沈陽市華誼兄弟影院大悅城店,准備觀看春節檔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此前通過淘票票APP在線購票時,一個小驚喜讓這次觀影體驗從一開始就充滿樂趣:在選座付款的頁面選定座位后,頁面上以動畫的形式閃過金庸手寫的《射雕英雄傳》原著書名以及如同印章的“俠之大者”4個字,還有一大群蒼鷹展翅翱翔而過。在影院打印電影票時,專屬定制的票面也印有一個手持弓箭、圓臉大眼睛的漫畫大俠形象,讓這張電影票有了收藏價值。
這家影院位於沈陽的繁華商業區中街附近,人流熙熙攘攘。影院大廳裡,有兒女陪著滿頭白發的長輩等候入場,也有家長和活潑的孩子在購買爆米花、飲料,成群結隊的青年人聊天嬉戲,一派歡樂景象。影院在春節期間舉辦的“光影盛宴好戲上演FUN肆樂翻天”會員活動,吸引不少觀眾關注。
記者走進ALPD廳時,這裡已經坐了十幾位觀眾,中年人、女性居多。12時30分,影片開演。夕陽西下,一位大俠身披霞光,策馬而來,一股豪氣、俠氣、英雄氣瞬間震撼全場。影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郭靖縱橫中原和蒙古,在多位師父教導和自身磨煉下成長為一代大俠的故事,一條是郭靖、黃蓉、華箏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既有家國情懷,又有兒女情長。影片的重點就在一個“大”字:大漠,大草原,大風大雨以及大戰,而更重要的則是人物的大境界。就像影片中郭靖對草原大汗所說:“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憂國憂民,永懷憐憫之心,那才是真正的俠之大者。”影片結尾,郭靖和黃蓉張開雙臂擋在百萬軍前,誓死守護身后的山河,體現了江湖兒女行俠仗義、護衛家國的感人精神。
電影結束后,觀眾仍沉浸在影片的情節中,討論著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和台詞。坐在記者右側的一對中年夫婦表示,他們是金庸的書粉,這部影片讓他們回憶起當年閱讀金庸小說的美好時光,也讓他們重新思考何為真正的“俠之大者”。他們說,金庸作品中的大俠是幾代人的榜樣,傳遞了忠誠、正義、勇敢等價值觀,賦予讀者和觀眾戰勝困難的勇氣、持之以恆的精神,提醒我們在現代社會中依然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蛟龍行動》:
守衛家國 再聽龍吟
本報記者 徐嘉偉
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一下午,記者來到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央大街的金安國際影城。這兩年,“爾濱熱”帶火了冰城的冬季文旅市場,而影院裡的候場隊伍則讓記者感受到一陣屬於中國電影春節檔的暖意。
進入放映廳,80余個座位已接近坐滿。15時25分,影片開場。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某日,中國海軍截獲關鍵情報——一艘超級潛艇正密謀一項針對中國東南沿海某城市的絕密軍事計劃。中方派出最新型潛艇“龍鯨號”,與蛟龍小隊協同作戰。一場驚心動魄、攸關生死存亡的深海決戰拉開帷幕……
“沉浸感強”是觀眾給記者的一致反饋。這種沉浸感,一方面來自緊張激烈的劇情,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逼真的道具置景。據悉,片中的4艘潛艇以及海底場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1︰1搭建。其中體積最大的“龍鯨號”長120米、寬11米、高16米,包含9個艙室,向觀眾充分展示了國之重器——核潛艇的雄風。
從開場的鑽井平台救援,到高潮部分的深海潛艇對戰與核彈危機,兩個多小時的影片裡,武器裝備對抗、各種爆炸場面以及拳拳到肉的近身肉搏給觀眾帶來極致的感官刺激,緊張感持續拉滿。
在前作《紅海行動》聚焦海軍蛟龍突擊隊的基礎上,《蛟龍行動》還刻畫了“同呼一口氣,百人一杆槍”的潛艇兵,用兩條群像線呈現了大洋深處的家國情懷。“孩子一直對軍事題材作品很感興趣,這次能在春節檔看到這麼精彩的水下大戰,可以說是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一位觀眾告訴記者。
據了解,《蛟龍行動》將首映獻給北海艦隊的潛艇官兵。當時影片結束后,官兵們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並和主創團隊合唱了潛艇兵之歌《不要問我在哪裡》。這首歌,也是影片中的戰局陷入白熱化時,“龍鯨號”官兵們凝聚力量、鼓舞士氣的精神圖騰。
7年前,《紅海行動》一路逆襲,以黑馬姿態拿下當年春節檔票房冠軍。7年后,這部“中國人自己的潛艇大片”,實現了軍事片的類型突破和美學突破,讓觀眾再次感受到海軍官兵的斗志與風採。
《熊出沒·重啟未來》:
寓教於樂 倡導環保
本報記者 張鵬禹
2月4日,農歷大年初七,人們觀看春節檔電影的熱情絲毫未減。下午4時45分,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沃美影城,7號影廳即將放映的是國產動畫電影《熊出沒·重啟未來》,不少家長已經與孩子一起在座位上翹首以待,一家人趕在工作日前度過一個愉快的傍晚。
春節檔影片中,《熊出沒》系列深受小朋友歡迎。作為經典的“國民IP”,它已陪伴人們走過11個春節。蛇年春節上映的《熊出沒·重啟未來》延續了“熊強三人組”的冒險故事,同時融入科幻元素和對未來世界的生動想象,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傳遞了潛藏的環保主題。
影片講述光頭強、熊大和熊二在一次森林探險中偶遇來自未來的小亮,並一起穿越到100年后的未來世界。那時,地球因孢子植物的全面侵佔而變得荒涼,人類隻能退居到懸浮於空中的避難所生存。為了順利回到狗熊嶺,“熊強三人組”與小亮等精誠合作,消滅了地王孢,還地球以綠水青山的本來模樣。在這個關於勇氣、團結、責任和信任的故事中,處處可見主創團隊的精心設計:神秘瑰麗的孢子植物,賽博重工的空間場景,時空穿越的情節架構……令小觀眾和陪伴孩子觀影的家長都大呼過癮。
《熊出沒·重啟未來》通過新奇好玩的故事,引導小觀眾思考如何善待地球。影片中,光頭強成了“背鍋俠”,被未來世界的人們當作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大魔王”。小亮無意中的發現還原了事實真相:光頭強當年意外放出的原始孢子並無危害,是這些孢子在空氣、水體等環境中遭受污染產生變異,才侵吞了整個地球。這無疑在潛移默化中提醒小觀眾,如果不善待我們的家園,地球將遭受毀滅性的危機。
觀影過程中,記者留意到一個意味深長的特寫鏡頭:在100年后的未來世界,光頭強撿到一個塑料瓶,上面寫著的生產日期為2025年1月29日。現場一位小觀眾向身邊的媽媽發出驚訝的感嘆:“這不是我們現在的垃圾嘛,竟然會留到100年后!”媽媽告訴他,這種材料很難降解消失。影片中有這樣的台詞:“重要的不是未來怎樣,而是我們如何面對現在。”相信每一位觀眾觀影后都會對這句台詞有更深的理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