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龍騰獅躍鬧元宵 社火歡騰慶團圓

2月11日,正月十四,山西忻州代縣新城街頭人頭攢動,醒獅起舞、長龍擺尾、彩車巡游......沿街而行,一路歡歌,一派喜慶。伴著鏗鏘的鑼鼓聲,以“靈蛇祈福瑞 喜樂共元宵”為主題,融合了民俗、非遺等元素的2025年代縣元宵節文藝表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舞龍表演。人民網記者 董童攝
代縣新城街頭人頭攢動。樊晶璟攝
兩條長龍在舞者的操控下,時而騰空飛舞,時而盤旋而下,動作行雲流水,場面震撼無比。“這樣的表演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忻州市民李先生說,“專門帶著孩子過來的,隻有親自置身於社火的熱烈氛圍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份獨特的‘年味兒’。”
來自代縣東關小學的表演隊伍身著節日盛裝,學生們隨著音樂節奏輕盈起舞,手中的燈籠上下翻飛,“今年是我一次參加表演,我們跟隨隊伍從體育中心北出發,一路行進至濱河路與天波街交匯處,一早上要表演6次。”東關小學五年級學生馮俐馨難掩激動,“雖然很累,但我很開心,傳統文化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珍惜和傳承。”
作為流傳於雁門關內外的“百戲雜藝”,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代縣撓閣一登場便獲得陣陣喝彩——身著彩衣的壯漢扛起鐵架,步履穩健地扭動身姿,6歲左右的兒童扮作各種人物形象,站在鐵架木板上翩翩起舞。
代縣撓閣。人民網記者 董童攝
踩街隊伍中,還有踩著高蹺的“狀元”、揮著絲帶的“大頭娃娃”、打著花傘的翩翩少年、舞著花扇的活力少女……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演繹著傳統的民俗故事。
據了解,本次活動於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每天10:30—12:30、17:00—20:30在代縣新城街頭巡街表演,展示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代縣風採。
傍晚時分再到活動現場,初春的夜晚,風還帶著冬日的鋒利,觀眾熱情卻絲毫不減,街道上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夜間演出,觀眾熱情不減。樊晶璟攝
近年來,代縣以文化強縣為目標,全力營造“人人愛家鄉、人人講家鄉、人人建家鄉”的濃厚氛圍。代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梁旭東表示,“本次活動中,我們組織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面向基層、服務群眾,開展線上與線下結合、新城與舊城聯動的文藝表演活動,希望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