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聚力“特”色 向“優”而行
——山西省持續推動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於“特”和“優”。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持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我省特優農業不斷提檔升級。2024年,新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支持12個省級特優產業強縣、62個農業專業鎮發展﹔新增6個國家級、133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全省全年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2620億元,同比增長10%。
集聚一二三產
區域化規模化效應日趨顯現
“2024年我省新增雁門肉羊優勢產業集群,我們公司也是建設主體之一,公司利用中央財政的2000萬元資金引進規模羊場數智化管理平台、新建1.3萬平方米的肉羊規模養殖基地、新建肉羊屠宰車間2000平方米,配套建設肉羊屠宰線1條、排酸庫和速凍庫500平方米。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氣了。”2月11日,朔州市懷仁市金沙灘羔羊肉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建軍和記者聊起了公司的全產業鏈發展。
每年,隨著金沙灘公司肉羊飼養量的提升,玉米秸稈的回收利用率提高,周邊農戶的種糧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公司將羊糞加工成有機肥銷售給糧食和果蔬種植戶,不僅提高了糧食產量、改善了果蔬口感,而且有效改善土壤板結、降低了化肥使用量。通過精細加工,一隻羊可分割加工為6個系列168個品種,同時研發出30多種羊肉熟食產品,填補了市場空白,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改變了過去單一銷售白條羊的模式。
金沙灘公司肉羊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我省“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4年,我省不斷推動“特”“優”農業產業集聚,強化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的有機銜接和交叉融合,不斷優化區域特優產業布局。全省新增6家國家級、13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新增雁門肉羊優勢產業集群,新絳縣、曲沃縣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農業產業強鎮,特優農業的區域化、規模化效應日趨顯現。
2024年我省下達1.5億元發展資金對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訂單爭取、自建項目進行補貼,落實新注冊龍頭企業精深加工企業設備購置補貼政策,不斷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全省全年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2620億元,同比增長10%。
太原市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行動,聚焦“食醋產業產能達到100萬噸、產值達到100億元,農食融合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主食加工業產值達到70億元”目標,重點加快壯大食醋、農食融合、主食加工三大優勢產業。支持培育高粱、谷子、葡萄、馬鈴薯、蔬菜、奶業等6類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00億元﹔朔州市建設玉米、雜糧、蔬果、牧草、奶源、肉羊六大優質生產基地,實施應縣十大晉藥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懷仁市和右玉縣山西雁門關羊肉產業集群等一批重大項目﹔運城市開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行動,實施預制菜產業培優整縣推進、晉南蘋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項目﹔忻州市扎實推進產業融合提效工程,定襄成功創建全省首批“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陽泉富硒產業聚能成勢,設立1000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用於擴規模、提質效、創品牌、優鏈條,發展“鏈主”企業11家,58個企業的150個產品通過富硒認証……
貫通產加銷
特優農產品品牌越擦越亮
一方水土,風味人間。在春節的餐桌上,在離家游子的后備箱裡,都是滿滿當當的“父母嚴選”牌特優農產品。
地理風貌與風土人情往往締造出獨特的技藝與口味,讓曾經生活其中的人們永世不忘,長治人對於沁州黃小米的熱愛大抵如此。宋衛紅是出生在四川的長治人,她的父親是一名南下干部,年輕時在四川成家扎根,常年念念不忘的就是家鄉的小米粥。在2024年“有機旱作·晉品”成都推介會上,宋衛紅說:“父親常說家鄉的沁州黃小米顆粒飽滿、猶如金珠、營養豐富。直到長大回到家鄉親口品嘗,我才知道父親所言不虛。”
2024年,我省持續做強做大沁州黃小米、隰縣玉露香梨等區域公用品牌,新增27個“有機旱作·晉品”,支持沁縣、隰縣等12個縣打造特優農業品牌強縣,62個農業專業鎮加快發展,培優晉糧、做強晉肉、叫響晉菜、提升晉果、振興晉藥、擦亮晉釀,使“晉字號”特優農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瞄准前沿消費市場,我省在上海、北京、成都、廣州等地舉辦多場推介會,持續擴大特優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利用天貓、京東、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晉字號”農產品旗艦店,開展促銷、直播帶貨活動,帶動“線上”“線下”銷售額超億元。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全省11市通過持續搭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品牌矩陣,區域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榮獲2024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全國百強榜第43名、全省第一,授權企業全年銷售額53.49億元,帶動銷售額141.76億元﹔大同市全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完成230.71億元,同比增長9.83%,“大同黃花”區域公用品牌榮登“區域品牌傳播力影響力百強榜”﹔陽泉富硒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比上年增長38.9%﹔呂梁市打造以“呂梁山土特產”市域公用品牌為核心的品牌矩陣,通過訂單生產、保底分紅、服務帶動等方式,逐步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
融合農文旅
充分釋放休閑農業流量密碼
賞景迎春、戲雪撒歡,免費體驗楓糖裹雪,自制棉花糖、爆米花……2月12日元宵節,走進趣味十足的太原市晉源區稻田公園,眼前是一派清新靈秀的別樣風光,火壺秀、花神巡游、童話舞台劇紛紛登場,“稻田有好‘市’”集中展銷各種綠色有機農副產品,熱鬧又熱烈,年味兒爆棚。
作為太原市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稻田公園不斷挖掘自然生態、農耕文化以及晉源民俗的獨特價值,在不同的時間節點策劃並舉辦各種獨具特色的活動,成為太原市民最近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我省不斷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常態化舉辦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推介活動,充分釋放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流量密碼。2024年推出19條線路90個精品景點,全年休閑農業營業收入112.88億元,同比增長4.1%。
太原市劉家堡村、稻田公園等多個鄉村旅游景點火爆出圈,“品果香、享豐收、悅金秋”秋季採摘休閑游、“享雪韻並州品民俗非遺”浪漫冬日游2條線路被列為農業農村部重點推介線路。2024年鄉村休閑旅游接待游客約806萬人次,營業收入6億元。
呂梁市依托境內的“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集中打造了1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一批有文化、有山水、有特色、有鄉愁的鄉村逐漸火了起來。中陽縣陽坡塔村、方山縣張家塔村等村庄成為網紅打卡地。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以臨縣磧口古鎮為核心,以沿黃15個鄉村旅游重點村為支點打造的百裡黃河精品旅游帶,成為農文旅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名片。
“今年我們全家人在高平市釜山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吃得好、玩得好。有父母愛看的劇目《白蛇外傳》,有孩子喜歡的智慧大棚草莓採摘。還有非遺表演,水上花燈展,大型山湖聯動、水幕表演燈光秀,各種美食更是數不勝數。”2月11日,河北省涿州市游客郝志明說起今年春節的山西鄉村行,感覺特別滿意。
2024年,晉城市依托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起全市90%的脫貧地區、90%的景區景點、90%的特優農產品產區,堅持“路景村業”一體建設,持續推進釜山精品康養片區、太行農副產品物流園等總投資616億元的285個重點項目建設,輻射帶動739個村,帶富50余萬農村人口,入選全國“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全年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99.69億元,同比增長17.71%,休閑農業營業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7.95%。
萬物逢春日,生發正當時。2月8日,在全省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京民表示,今年我省將聚焦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實施特優產業壯大提升工程。以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農牧漁並舉、產加銷貫通、一二三產融合,著力提高生產能力、培育培強主體、發展精深加工、推動品牌建設。相信“特”“優”農業的持續蓬勃發展必將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我省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記者王秀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