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磁力悟發展(人民論壇)

小朋友玩磁力棒游戲,開始總是擺弄不好,直到發現了“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調整了其中幾根,才搭起了漂亮的房子。
由此聯想到,一地要實現發展,就要集聚人才和資源,這也得遵循規律,順勢而為。既要增強引力,更要消除斥力,才能打牢發展大廈的根基。
體量越大,引力越大。如何做大體量,關鍵在成鏈成勢。
鏈式發展是現代產業的顯著特點。安徽,池州造“智神星一號”液體運載火箭即將首飛。造火箭的企業為啥選擇池州這個長江邊上的小城?關鍵因素是當地有半導體等現代產業基礎。半導體產業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自十幾年前首家半導體企業落戶,池州不斷補鏈、延鏈,產業從無到有、從點到鏈,已集聚上下游企業130余戶。而隨著民營航天企業落戶,商業航天的產業上下游企業,正在向池州聚集。
一企帶一鏈,一鏈聯多鏈,產業“圖譜”不斷延展。優質資源總是互相吸引,沉下心來打造產業鏈條,才能不斷吸納生產要素,形成發展高地。
斥力即使很小也不可小視,因為它會卸力。對待發展中遇到的阻力因素,必須用改革的辦法,堅決予以去除。
中小企業拿地難是共性問題。在浙江溫州,以前不同縣域的供地標准不統一、過程不透明,出現土地資源錯配等問題。為了讓供地更透明高效,溫州推出“數據得地”機制,企業申請、數據比對、無感審批、優化配置。企業啥感受?“不找書記亮數據、不找市長找市場”。
改革,改好了營商環境,改出了發展空間,也改足了發展信心。發展熱潮總是因“新”涌動,通過深化改革,解難點、疏堵點、破藩籬,減少斥力才能跑出加速度。
實踐証明,以鏈式思維促發展,以改革之鑰解難題,不斷蓄積發展動能,就能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中國雙向投資報告2024》顯示,雙向投資量穩質升,中國依然是全球最佳投資目的地之一。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正是引力持續增強、斥力不斷削弱的過程。
一方面,發展向好向新,“塊頭”更大、“筋骨”更強,為世界提供了更多機遇,中國市場的磁吸力日益增強﹔另一方面,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制造業准入全面放開,自貿區形成“雁陣效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向外開放促進向內改革,持續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從外籍科研人員來華逐夢,到海外人才實現“回流”,身在其中的人,會說“有一股子向心力”﹔投身其中的人,感慨“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點”。良好的創新生態,正讓中國成為人才高地。以改革之力、開放之姿、創新之態引領發展,就能不斷增強吸引力、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
人心在凝聚,力量在集聚,希望正升騰。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7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