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媽媽團”成為傳承家風、移風易俗帶頭人
人民日報看山西 | 農村媽媽舞出新風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9日 13 版)
“排練倒計時兩分鐘開始!”
晚上7點,“烏停媽媽”微信群彈出新消息,在蘋果地裡忙碌的婦女紛紛停下手裡的農活,有的撂下澆地的水管跑向排練場地,腳上還沾著泥水﹔有的顧不上吃晚飯,來時一手抓著蔥,另一手舉著饃﹔有的在群裡回了語音:“等我三分鐘,這車蘋果馬上賣完了!”
待人群集合完畢,幾十名婦女隨著動感的音樂起舞……媽媽們笑容燦爛,神採奕奕,一股昂揚的精氣神兒隨著音樂在人群中流動。她們是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樂善萬榮媽媽團”其中一支隊伍。
近年來,在萬榮城市公園廣場、農村游園舞台等多種場合,出現了自發組建的“媽媽團”。“媽媽團”由20多歲到70多歲的農村媽媽組成,年齡跨度大、排練場地靈活、演出形式豐富,涵蓋戲劇、舞蹈、鑼鼓、西洋樂器演奏等多種表演形式。媽媽們用才藝宣傳鄉風文明,無數農村婦女的生活也被歌舞重新點亮。
萬榮縣烏停村婦女主任尉青皮膚黝黑,一頭利落的短發,臉上常挂著笑容。多年來,尉青把村裡媽媽們聚集到一起,帶著大伙兒跟著網上視頻練習動作、改編設計出場隊形,還把身邊“好婆婆”“好媳婦”的故事排演成節目,在傳統節日進行巡回演出,把家庭和諧、鄰裡和睦的種子播撒到群眾心間。
“目前,農村裡男性多外出務工,主要依靠母親照顧家庭,母親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對后輩、老人的影響都十分重要,培育‘媽媽團’的小切口,能改變農村文化的大格局。”萬榮縣南張鄉黨委書記李紅全說。
截至目前,在萬榮縣207個農村和6個社區中,村村都能拉出1—3支“媽媽團”排演隊伍。2024年,萬榮縣組織舉辦“樂善萬榮媽媽團”群眾才藝大賽,為“媽媽們”搭建起展示的舞台,才藝大賽通過分鄉(鎮)海選、分區半決賽、全縣總決賽3個階段進行,群眾參與熱情十分高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