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要聞

春招季,“嘗鮮”AI面試官

2025年03月05日08:42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沒想到,春招季遇到的第一個面試官竟然是‘AI’。”2月22日,在2025年太原市春風行動第三場大型專場招聘會現場,“AI面試體驗區”成了人氣爆棚的“科技角”。AI面試官即“虛擬數字考官”,可以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情感分析與表情識別等技術,聽懂求職者說的話,“看”懂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並進行全方位評估,評判其與應聘崗位的契合程度。如今,會提問、能打分的AI面試官正大量“上崗”,被網友稱為招聘界的“新網紅”,而對求職者而言,AI面試則成為求職路上的一道新關卡。那麼,與傳統面試相比,AI面試有何異同?求職者該如何應對?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與AI面試官“過招”

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AI面試官是一位身著藍色上衣的女性,聲音清脆,一共問了6個問題,每個問題作答3分鐘,我穩定發揮,但當屏幕顯示出回答倒計時數字后,我還是緊張得手心出了汗。”在2025年太原春招會上,來自忻州市的求職者黃林經歷了他人生第一次AI面試,直呼“新鮮”。他介紹,在AI面試結束后,系統迅速為他生成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不僅深入剖析了他的面試表現,還為他提供針對性的優化建議。“反饋報告中連‘下次回答語速可加快5%’這種細節建議都寫得明明白白!”黃林表示,與AI面試官“過招”,收獲頗多。  

當天,“AI面試體驗區”有不少求職者排隊“嘗鮮”。忻州師范學院的畢業生劉曉軍在應聘某連鎖餐飲企業時,因頻繁使用“嘞”等語氣詞,被AI標注“語言規范度待提升”。來自太原市的求職者薛佳也體驗了一把,她應聘的崗位是文化服務行業。“有一題我完全蒙住了,結結巴巴還沒說完就跳到下一題了……”第一次和AI面試官面對面,薛佳直言感到有些不自在,發揮得不好。她說:“線下面試可以看得見面試人員的表情、神態,言談舉止都比較自然,可以有更好的互動。但和AI溝通沒有這種感覺。”

如今,像黃林、劉曉軍、薛佳這樣與AI面試官交過手的高校畢業生早已變得普遍,不少應屆畢業生已有AI面試經歷,大家體驗不一。“其實AI出的題目大同小異,隻不過過去由真人面試官提問,現在由數字面試官代問,還少了一些緊張感。”山西大學應屆畢業生李麗說。太原理工大學畢業生王曉亞則分享了自己的“翻車”經歷,“第一次AI面試時,我感覺很尷尬,因為會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臉,這和線下對著面試官說話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比較緊張,既有搶答,也有卡殼。”

3月3日,在新浪微博話題#畢業生參加AI面試體驗如何#登上熱搜,在留言討論區,眾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相比於傳統面試,AI面試更客觀。”“AI大多數時候表情都一樣,沒有真正的互動。”“習慣了,現在沒有以前那麼緊張,更放鬆。參加了3次AI面試,都順利通過。”……

“隨著AI應用越發普遍,招聘也迎來了AI時代。AI的評判標准量化、受人為因素干擾小,使求職者能專注於展現自己的‘硬實力’。”在省城某建筑集團負責招聘十余年的李文家表示,目前AI面試主要應用在一些基礎性崗位招聘中。

從篩簡歷到面試

效率高企業青睞

那麼,對於企業來講,AI面試有哪些優點?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採用AI面試?採訪中,人工智能領域專家以及多家企業HR給出相似答案:AI面試效率遠高過真人。  

“現在不少企業都會用AI做簡歷篩查,用於投遞簡歷和線下面試之間的初篩階段。”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吳昊表示,AI面試官不僅實現跨地域批量面試,更能通過多維數據建模構建人才畫像,這種智能化評估體系正獲得越來越多用人企業青睞。吳昊以5000人次的校招舉例:“每人快速面試10分鐘,10位真人面試官需耗時5天的校招任務,AI面試系統僅用36小時即完成。”

“AI面試系統能自動過濾方言干擾,這對我們跨省招工太關鍵了。”李文家說,該企業去年通過AI面試實現8省36個項目部技工同步篩選,招聘周期縮短60%。他介紹,企業所採用的AI面試官,通常由第三方機構提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AI面試主流產品包括獵聘·Doris、牛客AI面試、智聯招聘“AI易面”等。

據了解,艾瑞咨詢曾發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23年,AI視頻面試的應用場景佔比已達31.8%。《牛客2024秋季校園招聘白皮書》也提到,2024年秋季招聘中AI招聘應用率從2023年的23.2%激增至71.5%。

“相較於傳統面試,AI面試打破了時空壁壘,交流不再受限於語言,而且全天任意時間段可進行。”某物流企業太原分公司的HR李麗緣說,再也不用花大量時間、精力協調面試官和候選人的檔期了,溝通成本明顯降低。

“AI面試被廣泛應用,根本原因在於用人方在招聘過程中對面試質量和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吳昊解釋,“相比真人面試官,AI面試官的標准更為一致,還可以有效避免真人面試官的主觀偏頗。”他認為,AI面試只是整個招聘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可以幫助識別更適配所需崗位的候選人,但面試不能完全依賴AI,需要綜合評估考量。

AI考官千人千面

“人機協作”顯優勢

為了迎戰AI面試官,在各類社交平台上,“AI面試經驗分享”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不少求職者熱衷於收集AI面試的題庫和答題模板,揣摩AI的喜好,一些避雷技巧和經驗帖甚至收藏過萬。

進入3月,2025屆畢業生春季校園招聘會陸續舉辦,據了解,中北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高校官網已陸續發布校園招聘安排計劃。為了幫助畢業生更加得心應手地與AI面試官對話,不少高校上線AI模擬面試指導。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面試場景,與虛擬數字人面試官進行一對一面試訓練,每次模擬面試結束后,AI還能生成多維度面試報告,剖析求職者的面試狀態。”山西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相關通知,該校學生可以進行認証體驗。

“在這場人與AI的博弈中,勝出者不是工具本身,而是能夠駕馭AI、賦予其人性化價值的人。”省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薛平表示,求職最終目的也是人崗匹配,通過了AI,求職者終究還是要直面真人面試官,正確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價值才是最重要的。薛平建議,面對AI面試官,求職者不僅需要展現自身能力,還需要理解AI的工作邏輯,運用“人機協作”思維,勇於迎接挑戰,穩定發揮自身優勢,掌控自己的未來。(記者崔玲玲)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