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觀晉 | 山西團開放日,答出高質量發展底氣!

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西團開放團組活動舉行,中外媒體62名記者到會,聚焦山西。
從新質生產力、能源革命,到文旅如何接住“潑天流量”﹔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到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每一個問題,都切中肯綮,每一個回答,都回應關切,一問一答之間彰顯出山西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圖為山西團團組開放活動現場。(本文圖片攝影:盧鵬宇)
回答的代表,有黨政負責同志,也有來自行業一線的專家。回答既有全面的規劃,也有具體的舉措與典型事例,都是記者們想知道的干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本報記者獲得首問機會,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向山西省委書記唐登杰提問:
山西如何協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壯大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那麼明確省情定位就是前提。
唐登杰代表在回答提問時,開場如此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山西發展,賦予山西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使命任務,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圖為本報記者提問山西省委書記唐登杰代表。
代表們還晒出了山西過去一年的成績單。
一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進一步融合。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國家隊發揮引領作用,各級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梯次接續,“晉創谷”創新平台在全省加快布局建設,推動1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和18個省級特色專業鎮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
“文旅+”新業態新場景帶動全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去年下半年,借助游戲《黑神話:悟空》,我們及時推出‘跟著悟空游山西’活動,山西的文旅火爆出圈,迎來了‘潑天的富貴’。涉及到的景區,大家都忙碌起來,但是越忙越高興。”唐登杰代表欣喜地說:“潑天的富貴,我們接住了!”
之后,杭侃代表則對“如何應對游客激增帶來的文物保護挑戰”這一問題進行了回答。“保護第一,合理分流﹔增加景區文化內容﹔採取措施,使得淡季不淡。”
二是“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加快推進。綜合算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建成智能化煤礦268座,煤炭先進產能超過10.8億噸/年,華為油氣礦山軍團全球總部落戶太原,太重軌道公司獲評全球“燈塔工廠”。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加深入人心。工業、交通、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投資超千億元的“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加快建設,去年國家下達的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圖為山西團的代表們。
能源革命是實現山西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山西省省長金湘軍代表對此進行了詳細介紹:
“十四五”前四年,山西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3.1%,進度居全國第一方陣。
2019年以來年均煤炭產量11.9億噸,近三年以長協價保供24個省份電煤12億噸以上。
非常規天然氣產量達到167億立方米,是2019年的2.6倍。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49.7%,綠電外送量連續兩年排全國第一,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扛得更牢。
晉創谷成為促進四鏈融合、強化創新驅動的重要平台,華為油氣礦山軍團全球總部將投入運營,綠電產業園區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融合。
山西電力現貨市場率先正式運行。深化礦業權市場化配置,開展煤鋁共採試點,加快推進碳排放權、用能權、綠電綠証交易。
“新時代新征程,要進一步在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上探索新路,在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上示范引領,在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上聚勢突破,在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上先行先試,在開放合作上拓展空間,當好能源革命排頭兵,為山西轉型發展增動能強支撐,為國家能源革命試政策蹚路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金湘軍表示。
隨后的李建國代表、常國華代表、張廣勇代表、呂春祥代表等則分別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擴大內需、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介紹了山西近年來的成績。
圖為山西團團組開放活動現場,記者們在認真工作。
下一步怎麼做?
唐登杰代表同樣給出了答案:
一是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深化人才“引育管用”體制機制改革,建好用好各類高水平創新平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產學研融通創新和成果轉化。
二是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突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進制造、特優農業、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農業增產擴能、服務業提質增效、文旅產業場景拓展、採掘業本質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是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加快發展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服務、綠色金融,打造綠電園區和低碳零碳園區,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四是扎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促進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五是健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最大程度調動創新主體積極性、釋放創新活力,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務保障,促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
“金台觀晉”是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著力打造的新媒體品牌專欄。我們努力以人民日報的大格局觀察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現一個真實客觀的山西。
統籌:劉鑫焱
文字: 鄭洋洋
出鏡:鄭洋洋
攝影:鄭洋洋、盧鵬宇
部分素材鳴謝:山西廣播電視台
出品: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
投稿郵箱:rmrbsxfs@163.com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