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創谷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實現全覆蓋
—11個設區市已全部完成晉創谷布局

3月21日,隨著“晉創谷·朔州”揭牌儀式舉行,我省11個設區市已全部完成晉創谷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布局,提前達成“設區市全覆蓋”的目標。
作為一個傳統資源型省份,我省長期以來面臨著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困境。為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省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謀劃和推進晉創谷創新驅動平台(以下簡稱“晉創谷”)建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晉創谷採取示范先行、總結經驗、全省推開的建設模式,依托太原市建設起步區、先行區,運營成熟后再選擇基礎條件好、創新資源較為集中的區域進行復制推廣,統一納入晉創谷,最終形成全省域“谷區”。2023年12月22日,晉創谷在太原市揭牌﹔同日,先行區“晉創谷·太原”正式建成投入運營,率先為各市晉創谷探索機制、積累經驗、創造模式,標志著我省創新驅動平台建設進入了快車道。隨后,各市基於區域特色精准發力,大同、晉中、晉城、運城、臨汾、長治、陽泉、呂梁、忻州、朔州市晉創谷建設也積極跟進,緊密結合當地創新資源與產業優勢,推進晉創谷實體化運營。
為推進晉創谷建設在全省落地運行,我省成立省級工作專班,出台了《晉創谷創新驅動平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和《晉創谷創新驅動平台科創團隊及企業入駐支持政策措施等5個配套政策》,形成“1+5”政策體系。與此同時,我省還配套出台《晉創谷科技企業(團隊)入駐遴選及免申即享政策實施細則》等操作文件,從科創團隊和企業入駐、科技創新、產業落地、科技金融、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提供了26條具體支持措施,為晉創谷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保障。各市也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支持政策,多項舉措走在全國前列。據悉,我省還將推出支持晉創谷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版,從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科產融合、金融資本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建立晉創谷建設與運營綜合評價體系,重點構建晉創谷三大功能定位。
晉創谷不僅成為承載山西科技創新的希望,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搖籃”。據統計,晉創谷目前已吸引近700個優質科技企業(團隊)入駐﹔六市晉創谷科技企業(團隊)2024年簽訂了4400余份技術交易、預約採購等合同。2024年,“晉創谷·太原”已簽署產品銷售、預約採購、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易合同1465份,合同總金額達4.55億元,實現營收近2億元。同年,“晉創谷·晉中”科技企業(團隊)實現營收2.02億元,“晉創谷·大同”申請知識產權17件,簽訂產品銷售、預約採購、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易合同30份,合同總金額3500多萬元。在這裡,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目前,我省各市晉創谷均引入或建立“專業化+市場化+功能化”運營團隊,隨著金融、工商、稅務、項目申報、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保姆式”服務不斷完善,科研與市場實現了緊密的“雙向奔赴”,推動山西新興產業加速破繭。(記者沈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