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創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5年山西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重點解讀

春光裡,三晉大地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振興升級加速跑。
在太原,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項目一號生產線點火投產。該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國內主要的綠色環保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全球領先的玻纖行業“燈塔工廠”。
在忻州,國家級綠色工廠山西寶航重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工人們全力以赴趕訂單。車間外已經完工的風電法蘭即將裝箱發運。今年以來,該公司訂單量持續攀升,生產計劃已排至5月底。
位於“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2025年,山西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怎麼干?
“全省工信系統將凝心聚力實施‘1139’制造業提質攻堅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著力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日前,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潘海燕表示。
穩增長強工業、轉型項目攻堅、產業轉型筑基、鏈群融合、技術創新驅動、數智賦能提升、綠色發展提標、優質企業培育、管理能力提質等九大工程全面展開,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鏗鏘有力。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聚焦穩增長任務,我省通過建立監測調度、研判預警、挖潛增效、政策供給、惠企服務一體化工作機制,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切實發揮工業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壓艙石”作用。
加強運行監測調度。建立包括省市縣三級,涵蓋行業、企業、產品的聯系服務機制,推動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爭先創優、多作貢獻,形成更多有效產值增量。
常態化開展服務企業。積極開展“三進四送”精准包聯服務活動,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探索運用座談會、政企沙龍、政企茶話會等形式,建立與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的機制。
抓牢抓實惠企政策落地。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項目支持﹔持續加力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晉創谷創新平台建設、消費品高質量發展等我省一攬子惠企政策﹔聯合省人大,適時對《山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落實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針對當前工業運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出台促工業穩增長若干措施。
開篇牽系全局,首季關乎整年。全省工信系統正在全面分析一季度存量企業和增量項目預計完成產值情況,同時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穩增長措施,夯實行業、企業、投資、項目支撐,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多措並舉擴大工業投資
2月6日,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年”推進會暨全省開發區2025年第一次“三個一批”活動在長治市舉行。活動共簽約項目177個,總投資568.3億元﹔開工項目158個,總投資371.9億元﹔投產項目159個,總投資419.7億元。
春潮涌動,戰鼓催征,三晉大地奏響激昂澎湃的項目建設奮進曲。
山西特瓦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一期正式投產,為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山西天澤煤化工集團股份公司煤氣化廠純氧氣化升級改造項目有序推進,將有力推動傳統煤化工綠色低碳轉型。
全省工信系統將統籌推進產業轉移、項目建設、資金引導,多措並舉提高制造業投資規模、質量、效益,促進投資持續穩定增長,為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添薪助力”。
尤為重要的是,山西即將迎來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本次大會精心策劃了“1+1+4”系列活動,包括1場綜合活動、1場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路演活動、4場專題活動,聚焦不同領域,為產業轉移搭建精准對接平台。
此外,我省將強化項目服務保障,施行閉環工作法,構建項目謀劃、項目推進、項目保障“三位一體”聯動推進模式,加快推動項目投產達效。激發制造業投資活力,組建制造業振興升級專項基金,用足用好省級技改資金,以更大力度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的實施,推動工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質量與效益持續提升,為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新型工業化建設筑牢根基。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太鋼集團自主研發的海上光伏支架用超耐蝕、高強度、高性價比TOPS不鏽鋼材料實現全球首發和批量供貨。在機械臂的精准舞動與數據流的無聲奔涌中,太重集團構建起8.8分鐘鋼板蛻變成型的智造標杆。山西數據流量谷以數字能源、數字文旅為突破口,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入傳統產業,加速新質生產力形成。
我省積極完善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統籌發展機制,堅持優中培新、有中育新、新老並舉,不斷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以對標改造為重點,推進傳統產業向“優”而行。利用前沿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以做大增量為關鍵,推進新興產業向“強”而進。積極落實國家培育新興產業打造新動能行動,一體推進龍頭培育、鏈條延伸、產業升級,持續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生態化發展。
以技術應用為突破,推動未來產業向“實”而育。一體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拓展,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挂帥”,構建未來產業發展生態,力爭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
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生態體系
產業鏈與專業鎮“雙輪”驅動效應日益凸顯,成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日前,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再添新軍。山西晶科能源智造有限公司、山西永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通(山西)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分別成為我省光伏、硅基新材料、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產業鏈“鏈主”企業。全省已形成1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41家“鏈主”+105家鏈核企業的產業鏈格局。同時聚焦“傳統、特色、專業、優勢”等特點,梯度培育形成了“24+128”省市專業鎮發展格局,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近180萬人。
我省將進一步錨定轉型主攻方向,統籌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優化,加快構建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生態體系。
以提升發展勢能為重點培優產業集群。推動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電子信息和新興數字產業集群、先進裝備產業集群、現代消費品集群、綠色環保集群、生物制造產業集群、低空經濟集群健康發展。
以建強“鏈主”企業為牽引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強化鏈群融合,建立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機制,強化產業鏈招商,做實“政府+鏈主+園區”協同招商,探索“基金+產業”招商,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促進產業延鏈拓幅。
以培育百億名鎮為抓手做大特色專業鎮規模。持續提升專業鎮影響力,繼續辦好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健全專業鎮動態調整機制。
以加強戰略引導為重點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做大做強“1+11”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主導產業,高標准建設消費品特色園區,進一步規范化工園區建設,持續提升化工園區安全生產和綠色發展水平。
“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進一步全面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改革,扭住資源型經濟轉型目標不動搖,堅持轉型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在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努力為我省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潘海燕說。(記者晉帥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