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山西: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2025年03月24日08:2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讓孩子在家門口“有學上”“上好學”,是眾多學生家長的殷切期盼,也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就是要提升基礎教育整體質量,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孩子。近年來,山西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著力建設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從太行山麓到呂梁山區,從汾河之畔到三晉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一場關於基礎教育的變革正蓬勃展開。

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2024年,太原市小店區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人數達18646人,初中一年級學生達16657人,學位短缺數量達7989個。教師短缺、校舍短缺、配套設施短缺,這些棘手的問題使該區基礎教育發展陷入瓶頸期。為了進一步擴大基礎教育資源供給,小店區教體局提前預判、研究部署、制定政策,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將保障學生“有學上”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高位推動。  “城鎮片區學生人數多,居住人數逐年增加,學生入學壓力特別大。為了保証學生能夠相對就近入學,我們鼓勵學校盡可能地增加學位,調整優質學校入學政策﹔大力籌措資金建設新學校,在區內新建小學6所、初中2所﹔將部分學校調整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增加學校容量和學位數量,讓教育的陽光照亮每個孩子的夢想。”小店區教體局基教股股長李偉群介紹,小店區推動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實現全覆蓋,持續擴大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面,為該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按下“快進鍵”。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統攬全局、把握大勢,謀劃實施一系列重大戰略規劃、重要制度安排、重點改革任務,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度、強度推動教育事業發展。財政性教育投入“兩個隻增不減”得到全面落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5%以上。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6%,高出全國5個百分點﹔義務教育學齡兒童淨入學率保持在99.8%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96%,高出全國4個百分點,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升。

打造高素質基礎教育教師隊伍

2024年11月10日,長治市潞州區實驗中學校的6位優秀教師滿懷期待與憧憬,踏上了前往北京市育英中學的跟崗學習之旅。與此同時,北京市教委選派的中小學教育專家也不遠千裡來到長治,開展送教講學培訓指導,共同書寫京長教育“雙向奔赴”的溫暖故事。  “跟崗期間,我們走進育英中學的課堂,觀摩了多節精彩紛呈的課程。育英中學的老師們重視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勇敢質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那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令我們欽佩不已。”潞州區實驗中學校辦公室副主任、語文教研組組長馬國平感慨地說。據介紹,從2024年4月到11月,該校先后派出36人赴京跟崗學習,積極引進育英中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方法措施,教師專業能力與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想讓學生“學得好”,離不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作為全國首批12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之一,長治市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與北京市攜手開展教育領域的對口合作。通過校長挂職鍛煉、教師一對一跟崗學習、北京專家送教講學、結對幫扶友好學校等多種形式,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通過全覆蓋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全面構建基礎教育“三級三類”教師培養體系、實施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等多種舉措,不斷推動優質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同時,切實保障提升教師地位待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長效、聯動“兩項機制”不斷完善,全省域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並推出一攬子尊師惠師舉措,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教,全面提升教師的尊嚴感、榮譽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自動檢測異常並預警的智能嬰兒床、智能識別貨物的機器人叉車、遠程監測病人情況的智慧醫院模型……在汾陽市禹門河小學的創客教室裡,各類創客作品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學生們詳細地為參觀者介紹每件作品。近年來,禹門河小學等一批我省培育建設出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帶動產出一系列可推廣的優秀案例和優秀教研成果,助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以創新為筆,以實踐為墨,我省書寫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晉城,校園科技周、校園足球賽、勞動技能大賽等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火熱開展,“五育並舉”助力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在運城,教育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激光雕刻、3D打印、VR體驗等科學課程進入中小學課堂,為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在臨汾,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深入推進,充分發掘各類教育資源,推動“思政課+其他學科”“思政課+社會實踐”“思政課+互聯網”等創新課程思政元素開發,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為了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要求,五年來,我省建設認定普惠性幼兒園1286所,大力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新改擴建寄宿制學校2100所,持續加強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通過教育聯盟、集團化辦學,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通過高校托管、示范中學幫扶等方式,支持每個縣重點辦優辦強一所公辦優質高中,將縣中打造成為支撐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楊家煒)

(責編:趙芳、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