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建設“無廢城市” 共享低碳生活

——長治市屯留區推進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觀察

2025年04月01日08:44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在山西瑞賽格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工人正拆解報廢機動車。焦晉陽 李紅衛攝

干淨整潔的屯留區一景。通訊員攝

3月30日是國際無廢日(也稱國際零廢物日),全省多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無廢”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近年來,我省鼓勵各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標本兼治打好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  

在長治市屯留區,固廢現代化治理體系已基本形成。該區以打造“無廢城市”為總抓手,統籌城市建設與固廢利用,多措並舉大力發展固廢綜合利用產業,著力提升各類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加快資源型縣(區)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進程。

強化要素保障

拓寬工業固廢消納路徑

一磚一瓦、室內裝修皆由固廢建造而成的展廳長什麼樣?在位於屯留經開區的工業固廢高值化低碳利用產業園,可以一探究竟。該產業園由山西桓鼎產業運營有限公司投資建造,以工業大宗固廢的高值化利用、全固廢工程化應用、智能化工廠建設、零碳園區建設、煤矸石固廢碳交易體系建設為主導。  

“我們堅持循環經濟理念。”山西桓鼎產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栗斌表示,產業園投產達效后,可年處理各類工業固廢約300萬噸,產量約400萬噸,預計產值25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新增帶動就業300人。

屯留煤炭資源豐富,探明可採儲量91億噸,煤炭核定產能2500余萬噸,每年有大量的煤矸石需要處理。為發展以煤矸石為核心的固廢綜合利用全產業鏈條,扎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當地引進了山西桓鼎工業固廢高值化低碳利用產業園項目。項目落地后,區政府及時強化要素保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優先保障重點項目需求。為山西桓鼎工業固廢高值化低碳利用產業園項目提供270畝建設用地,幫助企業辦理前期注冊等有關手續,用足用好各類產業扶持政策﹔尋求多方合作,拓展固廢發展平台,積極引導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高精尖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固(氣)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促成山西桓鼎產業運營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合作,推動煤矸石綜合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轉化運用。

綠色轉型之路已經開始。山西桓鼎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建設有18條大型生產線及1個集研發、中試、展示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平台,以煤矸石等工業固廢為原料,批量生產裝飾保溫一體化裝配式牆體、仿石材高耐凍融透水磚及特種陶瓷級纖維等產品。

在廢棄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方面,同樣位於屯留區境內的山西高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也值得一提。憑借政策支持,該公司建成了全省首個煤矸石大宗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年消化煤矸石200萬噸,能把廢棄煤矸石制成石子和機制砂,用於鋪路、牆體材料。“過程中高效利用了煤矸石,還減少了土地侵佔、大氣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資源型縣(區)實現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的多元綜合利用,就抓住了“無廢城市”建設的關鍵。煤炭和煤化工產業是屯留區的重要支柱產業,每年產生大量固廢。提高廢棄資源利用率,對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推動全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屯留區正著力打造上下游關聯、產品種類豐富、市場接受度高的百億級固(氣)廢綜合利用產業鏈。

推進分類回收

完善建筑生活垃圾處置

“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近年來,屯留區城市建設一路高歌猛進,也遇到一些環境問題:建筑廢棄物、工程廢棄物等固廢產生量劇增,公眾集約節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意識有待提升,廢玻璃、廢塑料膜等低值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較低……  

給固廢找去處,讓垃圾不圍城。“在我們的車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經過不同工藝流程成為透水磚、再生混凝土、塑料顆粒等多種產品。”長治市康之鼎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曉東說。該公司於2023年進入屯留經開區,是一家以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的企業。

2024年,長治市康之鼎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決定上馬新項目,涉及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綜合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再利用三個方面。項目總投資1.5億元,設計垃圾處理規模100萬噸/年,並引入大型分揀設備。可以預見,這一項目將極大提升固廢資源加工轉化效率,有效減少廢棄物填埋對土地的腐蝕侵害,降低空氣、水資源污染程度,促進資源再生和生態恢復有機結合。

《關於全面推進美麗屯留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5年力爭建成“無廢城市”。近年來,該區不斷強化固廢危廢和新污染物治理,積極參與到長治市內涵集約、綠色低碳的城市開發建設中。

3月10日,長治市建筑垃圾處理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建筑垃圾總處理規模為510萬噸/年,並配備“前端收運—中端處置—后端消納”全周期管理體系。項目建成后,屯留區的建筑垃圾將運往此處進行統一調配轉運與綜合處理。“這是我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實踐。”長治市副市長秦蘇良表示。

建設“無廢城市”,更需要將“無廢”理念融入群眾生活和人居環境的方方面面。“剛聽說‘無廢城市’這一概念的時候,也不太理解。”屯留區居民李靜坦言。后來,聽了來自網格員、社區書記的宣傳科普,她才明白每一個普通人既是固體廢物的產生者,也可以做“無廢城市”建設的參與者。現在,李靜家小區門口有了分類投放櫃。她說:“再也不把廢舊衣物、電池和餐廚垃圾混在一起扔了。”

生活垃圾處理是建設“無廢城市”的重頭戲。屯留區在增強公眾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完善固廢處置設施和流程等方面開始探索。當地越來越多居民認識到生活垃圾分類的科學性、必要性,選擇身體力行踐行綠色生活理念。

培育領軍企業

為城鄉“無廢”願景添動力

“兩新”政策出台后,車市發展態勢一路向好,汽車報廢更新量明顯增長。2024年底,山西瑞賽格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成功突破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業務萬輛大關,實現扭虧為盈。  山西瑞賽格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位於屯留經開區康庄工業園,是全省廢鋼加工產業鏈的龍頭企業。走進公司報廢機動車業務辦理大廳,隻見車主暢享拖車、下戶、注銷等一站式服務。僅需在一個平台上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成功辦理報廢車業務並獲取政府補貼。在這裡,“收舊”正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環保和經濟。

目前,公司已具備年拆解3.5萬輛報廢汽車的生產能力,配套有汽車拆解車間、零配件車間和汽車堆場,形成了包括小型汽車、大型汽車和摩托車拆解在內的三條拆解流水線。

培育領軍企業是推動固廢綜合利用的重要一環。“我們要打造華北地區規模最大、裝備最全、標准最高的廢鋼加工配送基地。”公司總工康臻說,為進一步完善工藝設備、豐富產品結構、拓展業務板塊,公司新上了綜合綠色分揀中心項目。該項目將建設分揀廠房,布置安裝自動化分選設備、低值可回收物分揀線以及全數字化管控平台,年綜合處理各類垃圾約5萬噸。

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與行業內頭部企業的戰略合作,在加快省內廢鋼資源整合,共促廢鋼行業健康、有序、持續發展,共建共享高質量鋼鐵生態圈,重塑行業良性競爭和綠色發展新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屯留區,扶持培育了一批固體廢物領域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其中有的服務於城市,有的立足於園區工廠,也有的深耕於郊區農村。這樣,“無廢”理念便不僅僅是城市風尚,也飛入了廣袤鄉村。

在麟絳街道西賈村,可以見到4座高12米、容積5000立方米的發酵罐,高大氣派。這就是山西能投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屯留示范項目廠區的建筑。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有機廢棄物從這裡轉化成沼氣,經過提純后成為生物天然氣,最終供給千家萬戶﹔沼渣、沼液等副產品也可直接還田,助力農田地力提升。

圍繞綠色低碳形成了生物質“氣、肥”創新研發與應用生態,該公司構建起以生物質能為核心的一體化生態循環發展新模式,為全省農業土壤綜合治理和低碳清潔能源供應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將持續致力於生物質資源高效轉化與循環利用,奮力成為行業發展的開拓者、引領者和領跑者。”該公司董事長牛海暉說。(記者郭慧聰)

記者手記

讓“無廢”清風吹拂廣闊天地

2024年,我省印發《山西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無廢城市”建設比例達到60%。“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既關注環境保護,更注重讓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更高、社會效益更好。

近年來,屯留區以屯留經開區為主戰場,科學布局廢鋼回收和交易、煤矸石綜合利用、建筑生活垃圾分類利用、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等固(氣)廢綜合利用產業。屯留經開區以打造全省“無廢城市”先行區為目標,持續推進固廢產業發展:引進固廢回收項目,夯實固廢產業原料基礎,助力固廢產業上游發展﹔發展固廢裝備項目,補強固廢產業加工鏈條,在產業中游發力﹔上馬固廢加工項目,培育固廢產業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

固體廢物治理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無廢城市”建設,對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有重要作用。數據顯示,通過提升工業、農業、生活和建筑領域4類固體廢物的全過程管理水平,可以實現相應國家碳排放減量的13.7%至45.2%。

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還需“一城一策”。每個城市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不同,面臨的挑戰也不同。要找准定位,切忌簡單拼湊或者機械模仿。建設“無廢城市”,各地應立足本地實情,因地制宜制定實施路線圖,落實好技術支撐、市場培育、資金保障等相關環節,力爭讓“無廢”清風吹拂廣闊天地。(郭慧聰)

(責編:武笑、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