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讓每一克“碳”都走向“綠色歸途”

——從金鼎鋼鐵看長治打造低碳循環產業新生態

2025年04月11日08:49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春風萬物生,人間好時節。

走進襄垣縣金鼎鋼鐵集團煤焦化有限公司,隻見銀光閃閃的管廊、巍然聳立的焦爐與成片的綠植相映生輝,濃濃的“工業風”中,整個廠區更透著一種和諧自然的鬆弛感。

指著廠區內新安裝的煤氣管道,金鼎鋼鐵集團煤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利濤自豪地介紹:“過去,企業產出的焦爐煤氣一直放散處理,如今通過這些管道,正以每小時1.6萬標准立方米的流量匯聚到LNG馳放氣制高純氫聯產合成氨項目基地。在那裡,通過壓縮、吸附等制氫工藝,焦爐煤氣、氯鹼化工等工業副產氫可以轉化為高純度的氫氣和液氨工業必需品。”

“我們正在努力讓每一克‘碳’都走向‘綠色歸途’。”陳利濤說,新建的LNG馳放氣制高純氫聯產合成氨項目,年產高純氫3600萬立方米,液氨年產量為4.8萬噸,根據現在市場情況液氨每年能創造1.1億元產值。

當前,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焦化行業正面臨著下游需求變化、產能過剩、能耗較高等多重挑戰。作為全國單體最大的煤焦化聯合生產企業,金鼎鋼鐵集團煤焦化有限公司在打造集鋼、焦、化、電、氫、新材、新能於一體的高端煤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集群過程中,形成了“煤—焦—化”“煤—氣—化”“煤—焦—熱—電”的多元循環經濟體系。向下游延伸的煤焦油精加工、粗苯加氫精制和焦爐煤氣制LNG等項目,徹底將“以焦為主”變為“以化為主”,傳統副產品轉變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業鏈向下延伸的同時,這座傳統焦化企業也在“高耗低產”、數智化發展中尋求突破,通過鋼鐵、焦化、化工、氫能四大產業耦合降碳新模式,持續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實現產業集群固定資產投資和年工業產值均過千億元,建成了多能互補一體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園區。

在7.65米頂裝型焦爐生產現場,中控系統通過智能調度、發出指令,可以對焦爐車輛實現全程把控,一輛輛無人操作的自動化推焦車、接焦車、熄焦車默契地在高溫環境下精准作業。智能巡檢機器人用紅外攝像頭掃描著設備關鍵環節,准確獲取設備信息和運行狀態,實現遠程在線監管。

焦爐智能測溫自動加熱系統實時監測,可以根據生產溫度自動調節煤氣流量,實現全爐溫度均勻穩定。據現場的技術人員介紹,焦餅沿高向和長向均勻成熟,能大大提高焦炭質量,降低燃料消耗。

在企業環保管、控、治一體化平台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實時顯示著每座焦爐的能耗數據,勾勒出能耗持續下降的軌跡。運用大數據管理與分析、高精度3D建模及智能AI識別等先進技術,該平台接入了與污染源關聯的生產、監控、治理設施,針對不同污染類型,可採取對應的解決方案。如今,金鼎鋼鐵集團煤焦化有限公司針對生產各環節廢氣脫硫脫硝除塵治理工藝全部進行提標改造,目前已實現平穩運行並達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在企業廢水零排放項目車間,新型組合式PMUF/LERO中水回用處理系統正在將處理后的中水注入循環管網,企業廢水回用率達到92%。技術人員通過操作,可以從處理后的濃水中提取出工業鹽氯化鈉、硫酸鈉,實現煤化工高鹽廢水資源化利用。

開闊整潔、井然有序的廠區內,電動重卡穿梭往來,新建的充電樁時刻准備吐出“綠色能量”。目前,廠區清潔運輸比例已達到60%,鐵路專用線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建成通車,屆時將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清潔運輸佔比。

“下一步,公司將陸續推進焦粉氣化中試、6.05米焦爐升級改造、5000噸電子級濕化學品、甲醇產業鏈深加工等項目,把焦化副產品做到半導體級純度,將固體廢物轉化為合成氣,推動產業鏈向更高價值延伸。”陳利濤信心滿滿。

金鼎鋼鐵煤焦化有限公司轉型發展的背后,正是長治市促進傳統產業打造低碳循環產業體系的理念:聚焦創新、加速轉型,讓綠色低碳成為引領發展的可持續增長點。

縱觀長治市傳統產業領域,潞安光電低熱值煤發電將“邊角料”轉化為清潔能源﹔首鋼長鋼數字化賦能將分散的數據“孤島”相互連接,實現從物料採購、電商銷售到倉儲物流智能管控的運營自動化﹔金燁焦化智控中心通過集約大數據分析,做到生產過程可視化,最大限度實現生產現場“無人化”……今年,長治市正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以高端精細化工為方向,大力延伸煤焦化、煤電化、煤氣化產業鏈,提升化工產品總量,推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副產品回收加工,促進煤炭原料化、高質化利用。全市傳統產業在數字賦能、綠色轉型中煥發新生、贏得未來。(記者白續宏 通訊員賈奕 郝茜)

(責編:段思齊、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