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古交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向“綠”而行 點燃轉型發展新引擎

2025年04月12日08:22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春意正濃,大地披上綠裝。古交市,這座“因煤而生、依礦而建”的城市,如今正以嶄新的姿態,向“綠”而行,點燃轉型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古交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全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上奮力突破,堅持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4月9日,記者在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古交鉑龍煤業有限公司調度中心看到,十多個畫面集中顯示在巨大的屏幕上,工作人員正通過智能礦山管控平台仔細觀測著煤礦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通過這個平台,煤礦實現一張網聯通、一張圖運行、一個庫管理、一個平台數據共享。智能化,給煤礦帶來了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安全性能、降低生產成本等諸多好處。例如,智能化採煤工作面實現了遠程控制和自動割煤,提高了採煤速度和效率﹔礦井下變電所、排水泵房、壓風機房等固定場所實現了集中控制無人值守,降低了人工成本。

“智能化建設改善了礦工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化系統實現了對煤礦生產過程的精准分析與預報,提高了安全管理和生產決策的科學性。”古交鉑龍煤業有限公司機電科張文斌說。

為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古交市積極發展固廢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全力推動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在古交市富登洗煤廠,煤矸石減污降碳資源化利用實驗項目正在進行。記者在現場看到,巨大的廠房內,一個藍色的機器位於其中,旁邊的煤矸石堆積如山。據介紹,煤矸石經過皮帶進入機器,通過X光和圖像識別技術,把高、低熱值煤矸石分離出來。高碳高熱值煤矸石將被回收﹔其余低、中、高硫煤矸石將分級轉化為生態土壤、溝壑填充基質材料及種植層基質。

“這個實驗項目於去年10月份啟動,現處於前期准備階段,規劃年處理煤矸石20萬噸,打造新型填埋基質材料及工藝實驗基地,並驗証智能分選脫害、微生物固硫、微生物制備種植層基質材料等核心技術。該項目形成的技術規范可為黃土溝壑地區提供可復制的‘古交經驗’,推動煤矸石減污降碳治理難題的破解。”山西寧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付騰說。

依托獨特的山水風光和自然資源,古交市還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生態經濟,全力打造市鄉村三級康養服務體系,持續改善民生、提升福祉。走進古交市中醫醫院康養中心,干淨整潔、窗明幾淨的房間內,老人們或在下棋、或在看書,生活十分愜意。94歲的張大爺和87歲的老伴住在這裡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在這裡養老的感受,他用了“挺好”兩個字來回答,之后他還為大家唱了一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該中心是古交市政府民生工程之一,坐落在古交市中醫醫院新院區,緊鄰汾河,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功能區設有閱覽室、影音室、棋牌室等﹔中醫特色健康管理中心配備先進的中醫理療設備,有蠟療區、艾灸區、推拿區等﹔康復中心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吞咽神經和肌肉電刺激儀、多功能上肢綜合康復訓練系統等康復設備。

“康養中心與中醫院建在一起,老人病情變化時可以就地得到有效治療,醫養無縫切換,便捷高效,切實減輕多病老人的就醫負擔,讓養老更安全、家人更放心。”古交市中醫醫院院長杜變鳳說。

以轉型為舵,砥礪前進。古交市一項項創新舉措的鏗鏘落地不僅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者李志江)

(責編:段思齊、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