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晉城市大力發展碳基產業生態鏈:政企協同 “沁河碳谷”加速崛起

2025年04月13日08:27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4月7日,在位於沁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騏杰碳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幾位工程師專注地調試設備。“盡管我們今年剛剛投產,但憑著頂尖的材料科技與精密制造工藝,已收到1500輛小米SU7 Ultra碳陶制動盤的試生產訂單。”該公司總經理紀東森說。

發展的底氣來自強大的技術實力。該公司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航空工業制動高性能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基地,打造我省規模最大的以煤層氣為原料的碳基復合新材料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生產的碳/碳復合材料、超高溫耐燒蝕材料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制動、光伏熱場等領域。

“以國內民航某主力機型為例,每套碳/碳復合材料的飛機剎車盤價值約40萬元,每年需要更換一套,目前該機型有3700架。全國僅有四五家企業具備相應的生產能力,騏杰就是其中之一。”紀東森說,目前已申請和授權的專利共138項,特別是可控滲硅技術,使剎車盤性能提升23.5%,這也是能夠獲得小米SU7 Ultra這類高性能跑車訂單的主要原因。

同樣位於該開發區的山西華月沁谷高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也在碳基新材料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其研發生產的碳纖維樹脂基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碳/碳化硅復合材料覆蓋了摩擦、熱場和耐燒蝕三個領域。該公司副總經理馬俊華告訴記者,他們的新材料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和性能要求。“自2024年后半年投產后,公司已進行了五輪試生產,產值達5000萬元,相關訂單合同已排到了5年以后。”

這兩家企業是沁水從“燃料”“原料”到“新材料”發展的生動縮影。

碳基復合材料作為最具發展前途的高溫材料之一,是高性能制動材料的首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生產成本中關鍵要素離不開煤炭和煤層氣,這正是沁水之優勢,更是沁水之機遇。

近年來,晉城市立足沁水縣煤層氣資源優勢,以沁水經開區為主戰場,確立了打造以煤層氣為原料,大力發展碳基產業生態鏈的“沁河碳谷”發展路子。

沁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永斌介紹,為推動碳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他們通過實施“政府+管委會+平台公司+龍頭企業”四輪驅動,引進落地一批碳基新材料前沿項目和共性關鍵技術,構建起“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的協同創新體系,形成了涵蓋研發、生產、服務、檢測、標准化制定全過程的碳基復合材料生產基地。目前,在山西騏杰、華月沁谷兩家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已吸引20余家上下游產業項目前來考察對接。與此同時,沁水經開區還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先后與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合作,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授牌為山西產業基地。一個涵蓋從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到耐燒蝕碳基材料的全產業鏈布局將在這裡加速形成。

以煤為基,向新而行。晉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薛明耀說:“我們計劃將‘沁河碳谷’建設成為全省碳基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基地,並制定了培育、發展、成熟‘三步走’的目標任務,力爭到2035年使碳基材料研發、制造和配套服務體系健全完備,擁有碳基材料裝備自主設計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100億元,新增碳基復合材料應用企業及關聯服務型企業20家。”

從傳統能源到高端新材料,從單一燃料到多元應用……一個以產業集聚、行業領先、活力充盈為特色的“沁河碳谷”正在太行山上迅速崛起,奮力書寫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鄭璐 通訊員盧科)

(責編:段思齊、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