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聞現場】鐵佛寺“村民講解員”上崗了

4月19日,高平市米山鎮米西村的村民張敏早早拾掇干淨著裝,將講解詞又默記一遍。“村裡的鐵佛寺因《黑神話:悟空》爆火,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我作為‘村民講解員’可忙了,今天是周末,人肯定也不少。”張敏說。
借助這波旅游熱,張敏和家人在村裡擺起了小吃攤,同時售賣相關文創產品,收入穩步增長。“前段時間我報名當上‘村民講解員’后,各項收入加起來,一個月掙了近5000元。”
沒聊幾句,張敏迎向第一波游客,為他們講解鐵佛寺的悠久歷史以及彩塑的藝術風格。
“以前就知道咱村有不少寶貝,可真要把這些講給客人聽,心裡還直打鼓。”講解結束后的張敏喝了口水,繼續和記者聊起來。她說,剛開始學習鐵佛寺相關文物知識時,她有些畏難,但一想到當講解員既能為村集體出份力,還能增加收入,就鉚足了勁兒學。現在,她不僅能把鐵佛寺的故事講得頭頭是道,還積累了不少經驗,能根據游客的反應,靈活調整講解方式。
如今,像張敏這樣的“村民講解員”已有7人。米西村黨支部書記李坤告訴記者,之前僅有文保員、志願者進行講解,但講解時間有限,難以將鐵佛寺的精華完整呈現給游客。為帶給游客更好的參觀體驗,村裡依托高平市鐵佛寺文創有限公司這一村辦企業,打造了“村民講解員”隊伍。
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張嘉琦有著豐富的接待講解經驗,在他的牽頭下,經過精心培訓,3月7日,“村民講解員”隊伍正式亮相。村集體還將講解收入的一部分獎勵給“村民講解員”,大家學習文物知識、打磨講解技巧的熱情空前高漲。
張嘉琦說,各位講解員格外重視游客反饋意見。有游客提出講解中專業術語偏多,大家一起研究后,將專業詞匯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表述。在不斷自我改進的過程中,講解技巧日益精湛。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游客感慨:“在這樣的小村庄,竟然有這麼懂文保、懂歷史的講解員,實在難得。”
“目前,‘村民講解員’已累計接待60多場活動,隨著‘五一’假期臨近,已經有不少旅行團隊對接相關預約工作。”張嘉琦說,希望通過村民的講解,更好地向游客傳播山西歷史悠久的古建文化,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推動鄉村文旅產業發展。(記者鄭璐 通訊員袁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