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聚合力 為城市繪新景

四月的太原春意盎然,春潮涌動。位於萬柏林區上庄街的中鐵城建一公司袁家庄項目的工地,塔吊高懸,機械轟鳴,數百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一面鮮紅的黨旗在施工一線高高飄揚,與安全帽的明黃色交織成一道奮進的風景線。
兩年前,這裡還是房屋低矮、設施陳舊的城中村,道路狹窄、安全隱患突出,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迫切。如今,通過“黨建引領生產”的深度融合,項目不僅跑出了建設“加速度”,更在質量、安全、綠色施工等方面樹立了標杆。
“工期再緊,黨建的引領作用不能鬆﹔任務再重,黨員沖鋒在前的勁頭不能減。”該項目經理段文輝站在工地瞭望台上,望著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向記者講述,曾經的袁家庄,是城市發展中被遺忘的角落,私搭亂建嚴重、基礎設施薄弱,改造工程面臨拆遷協調難、施工空間受限等多重挑戰。該項目黨支部成立以后,我們以“組織全覆蓋、責任全鏈條”為目標,構建起“黨支部—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三級聯動體系,將安全生產、技術攻堅等任務細化到崗、責任到人。
每周的工程例會上,都會有黨員帶頭認領“硬骨頭”的環節:反復調整規劃場布、優化管線遷改方案、攻克深基坑支護難題……“關鍵時刻,黨員就得頂上去!”作為一名黨員,技術負責人劉小青說。無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黨員們始終堅守在施工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帶領著工人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記者注意到,在工地入口處,一座紅白相間的“安全反思屋”格外醒目。工人老李在結束VR安全體驗后說:“戴上眼鏡,就像親身經歷了高空墜落,以后干活可不敢大意了!”這是該項目部創新打造的“黨建+安全”雙重預防體系,通過VR模擬、案例學習、應急演練等方式,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今年以來,項目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為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突破同樣離不開黨建引領。項目部聯合業主、設計、監理單位組建“紅色聯盟”,黨員牽頭優化施工方案,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將BIM技術應用於管線綜合排布,減少返工率達30%。此外,“農民工夜校”定期開課,黨員技術骨干手把手傳授砌筑、焊接等技能,累計培養熟練工人200余名。工友李師傅笑道:“夜校不僅教技術,還講安全、講法律,咱現在也是‘專業戶’了!”
到了傍晚時分,項目部的“職工之家”熱鬧非凡。工人們有的在圖書角翻看雜志,有的用免費洗衣機清洗工服,還有的排隊領取職工禮包。“沒想到工地生活也能這麼舒心!”鋼筋工小陳邊說邊接過冰鎮綠豆湯。像這樣的“福利”還有很多,項目部通過“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勞動競賽等活動,將關懷延伸到工人生活的每個細節,每月的評比“流動紅旗”更是讓工友們干勁十足,掀起“比質量、拼效率”的熱潮。
從夯基壘台到立柱架梁,從技術突破到管理創新,該項目部以黨建“紅色密碼”解鎖城市更新“新動能”,預計2025年底全面交付后,將惠及居民840余戶。眼下,該項目黨支部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計劃將“智慧工地”系統與黨建管理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施工精細化、綠色化。
“黨建做實了,人心就齊了,發展就有力了。”段文輝望著漸具規模的工地一線,信心滿懷。袁家庄的蛻變,不僅是一座城的更新,也是中鐵城建一公司賡續鐵軍精神的展示,更是一場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閆書敏 閔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