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動就出發︱宿在忻州,邂逅一場詩意棲居

草原的風送來遠方客人。4月18日,山西忻州奇村鎮雨泉閑庭民宿裡,20多位內蒙古游客踏入門庭。老板栗旭文笑著接過行囊,小院瞬間騰起歡聲笑語,千裡相逢的暖意,在毛建茶的茶香中蔓延。
從老宅到民宿,栗旭文的“轉身”,正是忻州民宿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2023年,栗旭文捕捉到民宿發展的機遇,將自家老房子改建成二層庭院式民宿。
“如今旅游市場形勢好,奇村發展日新月異,加上政府大力扶持民宿產業,村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守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多好的事兒啊!”栗旭文言語間滿是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與對未來的期待。
奇村溫泉民宿。楊帆 攝
這家全年營業、擁有20間客房的民宿,運營智慧盡顯經營巧思。為了讓住客有回家的感覺,栗旭文將鍋碗灶具准備齊全。每到傍晚,小院裡便充盈著各地美食的香氣,住客們或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在小鎮上的見聞,或是討論次日游覽周邊景點的路線。
漫步奇村,白牆黛瓦的村舍錯落有致,與山水相依相融。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讓汩汩溫泉水在一間間客房內煥發新生,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民宿產業。
奇村鎮被稱為“溫泉聖地”,憑借大自然饋贈的溫泉資源,這裡發展起大大小小100余家酒店、民宿。2024年,奇村鎮實施三線入地、立面整治等工程,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為“奇村溫泉”這張金色名片再添新彩。升級后的家庭式民宿,不僅在硬件設施上實現迭代,更在服務品質上向酒店式管理模式看齊。
走進雲溪裡民宿,碎石鋪就的小徑蜿蜒向前,兩旁花草繁茂。客房內,私湯溫泉氤氳著熱氣,讓顧客得以卸下一身疲憊,沉浸式享受身心的放鬆。民宿主理人董慧說:“現在游客對住宿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精細化、標准化的管理是民宿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今在奇村,淡季與旺季入住率持平、節假日一房難求已成為常態。全鎮酒店民宿聚業成群,百花齊放,形成了休閑養生、山水康養等差異化、多元化的業態格局,全方位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透過奇村,可以觸摸忻州民宿產業的發展脈搏。
清涼灣溫泉康養小鎮。人民網 馬夢迪攝
近年來,忻州市依托豐富的山水、天然森林氧吧、溫泉水等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房車露營等多樣化旅游新模式,推動民宿產業朝著規范化、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在距離奇村二十公裡外的雲中河畔,溫泉民宿集群正迎來一年中最迷人的時刻。清涼灣溫泉康養小鎮裡,獨棟木屋被蘆葦叢半掩,露天湯池霧氣蒸騰,與煙霞湖湖面晨霧交織成一幅朦朧的詩意畫卷。住客倚畔而坐,看水鳥掠過湖面泛起陣陣漣漪。
跟隨著工作人員姜嘉惠的腳步,穿梭於不同主題的房間內,扑面而來的是濃厚的文化氣息。步入淨心客棧,空靈寧靜的家具陳設讓人內心平靜﹔明禮客棧內,書畫筆墨點綴其間,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至美客棧則以美人文化為靈感,別具風情……
清涼灣溫泉康養小鎮深度挖掘當地文化,將忻州獨特的禪意、書院、美人、八音等文化元素融入民宿設計,打造出18種主題鮮明、風格各異的房型。每一間客房都是一個文化載體,為游客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
如今,清涼灣溫泉康養小鎮所在的雲中河溫泉旅游度假區已匯聚260余家酒店、民宿和露營地,擁有4000余間客房。眼下,30余家溫泉民宿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裝修,不久后將全新亮相。
而在忻州古城,民宿群落則以另一種姿態詮釋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踏入古城,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飛檐翹角的明清建筑鱗次櫛比。四十九、東盛泉、左右客等50余家不同主題風格的私湯溫泉酒店集群,在忻州古城依勢錯落分布。推門而入,簡約、恬淡、優雅,在光與影的變化中散發著古今結合的夢幻意境。
“以前游客來忻州古城,是吃喝半日游﹔如今通過引入民宿、新的游玩項目等,發展為吃喝玩樂游住行一日游。”忻州古城運營公司融媒體負責人張如亭說,自在、回家以及管家式服務,成為忻州古城民宿的魅力所在。
每逢節假日,古城民宿便一房難求,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這裡放慢腳步,聆聽古城故事,沉浸式感受忻州的文化底蘊。
忻州古城內民宿。忻州古城運營公司供圖
旺盛的市場需求,不僅印証了忻州文旅的獨特魅力,也為特色民宿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如今,忻州的旅居版圖上,更多特色民宿正在“拔節生長”——
車輪碾過蜿蜒山道,海拔攀升間,五台山深處的民宿自成天地。抄經修心、品茶論道、手作陶藝,一場場文化雅事在此上演,讓旅途浸染禪意與詩意﹔
寧武蘆芽山巔,夯土民宿依懸崖而生,土黃牆垣與蒼翠山林渾然一體,仿佛是大自然親手雕琢的棲居之所﹔
偏關老牛灣畔,窯洞民宿靜立,窗外黃河奔涌,對岸長城烽火台歷經滄桑,時空在此交匯,訴說千年傳奇。
事實上,在忻州,民宿不再是單純的歇腳處,而是成為串聯全域文旅的一顆明珠。無論是追尋康養之道的旅者、鐘情文化探索的雅士,還是渴望度假放鬆的游客,都能在此覓得心儀之所。而這蓬勃發展的背后,是忻州“軟硬兼施”產業布局的持續發力。
忻州古城夜景。人民網 馬夢迪攝
忻州錨定“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以真金白銀夯實硬件根基。五台山、雁門關等重點景區 17.7億元的投資,讓景區面貌煥然一新﹔13.6億元大手筆推進雲中河景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忻奇大道建成通車、溫泉輸送管道鋪設、停車區與驛站升級等工程穩步推進﹔9.43億元打造的清涼灣康養小鎮投入試運營,為康養業態注入新活力。軟件層面,忻州以“文旅 +”戰略為引領,推動民宿產業從單一住宿向深度文化體驗、生態觀光、休閑康養的復合型模式升級。
從雁門關下的青磚古巷,到雲中河畔的氤氳溫泉,忻州民宿正以“場景化體驗、情感化連接、生態化運營”三重創新,重塑旅居產業的價值鏈條。
亮眼的市場數據,正是對這一創新發展的有力佐証。今年1月至3月,忻州6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64.12萬人次,增長17.87%﹔門票(經營)收入2.92億元,增長28.55%。
如今,忻州,這座千年古城,正將山河歲月的故事,精心釀成當代人向往的生活美學。無論是暫別喧囂的都市旅人,還是追尋詩意的文化愛好者,都能在此找到心靈的棲居之所,續寫著“此心安處是吾鄉”的生活詩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