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要聞

讓更多“晉味”微短劇出圈出彩

2025年05月08日09:0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15秒一個反轉,30秒一個沖突,最后10秒再留個懸念,讓人看得停不下來。”當下,一集幾分鐘的微短劇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頭好”。日前,中部地區微短劇產業發展聯盟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山西微短劇產業發展再次引發關注。挺進微短劇賽道,推動“微短劇+”跨界融合,讓更多“晉味”微短劇出圈出彩,正當其時。

近年來,微短劇行業高歌猛進,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首次超過內地電影票房。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用戶對短平快內容的強烈需求,也折射出微短劇在文化傳播、拉動消費和產業融合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在經歷了幾年的生長之后,微短劇在創作上樹立了“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的鮮明導向,一批批精品佳作持續涌現。山西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旅資源,積極布局微短劇產業,成為山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課題。

令人欣喜的是,在各地“搶灘”微短劇賽道的當下,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從無到有,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在臨汾經濟開發區,2萬平方米微短劇基地內,配備有法庭、醫院、實驗室等高頻率拍攝場景,以及豐富的服裝道具和非遺展品,並建立了“場景協調專員”機制,為劇組“一站式”拍攝提供了極大便利。這個涵蓋創作、拍攝、制作、審批、發行全流程的基地,從去年8月啟動以來,相繼引入騰訊視頻、央視頻等機構,並吸引40余家微短劇相關企業入駐。短短8個多月時間,已有30余部微短劇完成拍攝,直接幫助數千人就業,並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金鵬指數·2024年中國微短劇基地排行TOP10”。在臨汾,全力打造“微短劇之城”的號角已經吹響。

競逐微短劇賽道,山西已經起跑,如何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是關鍵之舉。臨汾從打造微短劇攝制基地做起,不斷延伸產業鏈,闖出了一條風生水起的路子。無獨有偶,晉中也在傾力打造華北首家短視頻創作基地。實踐証明,栽上梧桐樹,自有鳳來棲。在全省打造一批微短劇攝制基地,選取一批微短劇拍攝取景地,為創作團隊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設立獎勵制度和扶持資金,培育高素質人才,引進頭部創作團隊等,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深耕微短劇賽道,找准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是重中之重。從“開胃小菜”到“精致正餐”,從“流量收割”到“質量制勝”,當前的微短劇正突破霸總甜寵、低俗獵奇等套路,全面融入主流價值傳播。如聚焦古籍保護、時代變遷、傳統非遺的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家裡家外》《醒獅》等都成為各大網絡平台的爆款。我省推出的《回家的最后一班公交》《過年好之花饃饃與馬卡龍》《你好!天命人》等都收獲了不錯的口碑。今年,國家廣電總局推出“微短劇+”行動計劃,推動微短劇與千行百業結合,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微短劇裡看品牌、微短劇裡看非遺……山西表裡山河,人文厚重,擁有肥沃的文藝創作土壤,如何以“精品化”破局,用“創新力”突圍,創作出社會責任與情感共鳴兼具的匠心之作,既需要創作團隊的精耕細作,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精准服務。

微短劇行業正在邁入2.0時代,內容為王、跨界融合、AI賦能成為顯著趨勢。期待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晉味”微短劇,出圈出彩,與時代共鳴,與人民共情。(陳力方)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